中國力推無人駕駛網約車,AI技術競爭引民間失業憂慮|Whatsnew

無人駕駛技術在中國的「躍進發展」,既和2024年中國政府大力推動AI技術有關,也和相關產業的全球競爭有所關聯。
2023年9月2日,中國重慶,無人自動駕駛出租車平台「蘿蔔快跑」的車輛在街道上行駛。攝:He Penglei/China News Service/VCG via Getty Images
大陸 人工智能 社會

媒體是公共服務的重要一環,我們的即時報導一直免費,幫助你和身邊人獲得最新的準確資訊。然而報導不是憑空而降,有會員付費支持。今天加入端傳媒會員,可享8折,暢讀全站內容。

進入七月,以正在湖北省武漢市上路實驗的「蘿蔔快跑」無人駕駛網約車為代表的中國的無人駕駛網約車上路實驗,引起了輿論的高度關注。

一方面,「蘿蔔快跑」的無人駕駛技術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智能程度引起人們討論。比如7月7日「蘿蔔」和行人擦撞事件就引起許多討論。輿論普遍關心無人駕駛車輛能否適應中國的道路交通環境及無人駕駛車輛「拋錨」阻擋其他車輛的相關片段

另一方面,自動駕駛的「蘿蔔快跑」也引發了「無人駕駛網約車會否會導致網約車和出租車司機失業」的熱議。在經濟前景並不樂觀、失業人群涌入網約車的「勞動力蓄水池」的當下,自動駕駛技術在中國的實驗、相關的監管和產業政策及其引發的社會影響,在未來將很值得關注。

2024年5月15日,中國武漢,一輛「蘿蔔快跑」的車輛在道路上行駛。攝: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5月15日,中國武漢,一輛「蘿蔔快跑」的車輛在道路上行駛。攝: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無人駕駛技術和無人網約車在中國的「躍進發展」,既和2024年中國政府大力推動AI技術有關,也和相關產業的全球競爭有所關聯。

就在2023年,儘管已經創業多年,在中國多地有小規模實驗的無人駕駛還仍在「瓶頸期」。廣州媒體2023年9月的報導曾指「由於自動駕駛商業化遲遲難落地……行業整體進入調整期……不時傳出企業裁員、高管變動等消息。」

但2024年,中國政府迅速加快了無人駕駛技術應用的開放實驗。3月13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到百度在北京的亦莊園區視察,參觀了無人駕駛技術實驗。李強當時稱要「牢牢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要發揮我國應用場景豐富的優勢,開放更多應用場景,加大制度供給,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營造更加寬鬆的環境。」

4月,特斯拉 CEO 馬斯克到訪中國,在北京得到李強會見。同時,中汽協發布《關於汽車數據處理4項安全要求檢測情況的通報》,將特斯拉列入符合汽車數據安全4項合規要求的商家。中國各地此前禁止特斯拉進入的敏感部門隨後陸續解除對特斯拉的限制。這意味着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之後將有望在中國「落地」

在特斯拉即將進入中國自動駕駛市場的競爭背景下,中國的地方政府、車企、互聯網公司加快了自動駕駛車輛的上路實驗。

上海報業旗下的「財聯社」報導,此前中國全國已經建設了17個「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區」,分別位於北京、上海、廣州、重慶、長春、無錫、泰興、嘉興、武漢、襄陽、長沙、瓊海、成都和西安。此外還設立了7個「車聯網先導區」、16個「智慧城市和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實驗城市」,總共開放測試道路超過3.2萬公里,測試牌照7700張。報導指這些城市中絕大多數都有「良好的汽車產業基礎」,「能提供政策和產業支撐」。

到7月3日,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更聯合發布了智能網聯汽車「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名單。名單中進一步將實驗城市拓展到了內蒙古、遼寧、安徽等省份的重要城市。央廣網對此報導指,這些實驗可以同時整合國有資本和民營資本的優勢,從而「提升城市道路交通效率」。

在中國運營無人駕駛網約車的,當前主要有百度旗下的「蘿蔔快跑」、初創企業「小馬智行」和「文遠知行」等,參與測試的城市目前則包括了武漢、長沙、廣州等地的部分區域。其產品除了無人網約車外,還包括了無人小型巴士等AI公共交通產品。

其中,「蘿蔔快跑」在武漢的實驗規模較大、區域較廣、媒體曝光度高,其背後是中國互聯網巨頭百度,因此也被就此視為相關領域的代表。

而「蘿蔔快跑」得到關注後引發了民間對「自動駕駛搶走工作」的討論。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速變緩,許多人加入網約車司機行業,使網約車成為「勞動力蓄水池」。無人駕駛網約車的出現,引發了一些人對技術變更下更大規模失業和隨之帶來社會不穩定的擔憂。

2024年7月10日,中國重慶,乘客掃描二維碼乘坐無人自動駕駛出租車平台「蘿蔔快跑」。攝:He Penglei/China News Service/VCG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7月10日,中國重慶,乘客掃描二維碼乘坐無人自動駕駛出租車平台「蘿蔔快跑」。攝:He Penglei/China News Service/VCG via Getty Images

截止發稿時,雖然民間對自動駕駛「搶工作」的議論不斷,但相關產業和政府方面似乎認為技術必然要進步,「陣痛」也必然要面對。

代表中國汽車行業的、人民日報社旗下的《中國汽車報》在7月16日刊文《「蘿蔔快跑」活了的背後》。文章稱無人駕駛技術的熱議「不禁讓人驚歎於科技進步的力量與速度,也讓人看到了科技改變生活的鮮活案例」。文章還強調「全球範圍內的科技競賽愈演愈烈」,指發展無人駕駛技術是「在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的關鍵,從而「2023年以來,我國對待自動駕駛的態度明顯變暖,高層政策不斷,地方利好頻出」。

相關產業人士則對外表示無人駕駛網約車不會造成大規模失業。一些業內人士和部分網絡評論,將司機行業對無人車輛的牴觸視為「電燈剛被普及時,蠟燭廠的工人四處奔走呼叫要求抵制電燈」,他們認為,在無人駕駛的成本足夠低之前,出租車和網約車司機不見得會完全失業,同時產業更迭會「消滅一些工作崗位,但同時又會創造一些新的工作崗位。」他們可以「轉崗」到無人車輛的產業鏈帶來的新工作崗位上,「可以優先給他們進行一些培訓,然後安排相關的維保工作崗位。」

一些報導就指出,「蘿蔔快跑」雖然車輛本身無人,但是聘請了大量輔助人員,輔助人員和車輛的比例或為2比1,其中包括像「打遊戲」一樣實時監控車輛情況的「安全員」、在街頭活動和提供支持的「調度員」等崗位。

不過,無人駕駛行業創造的工作崗位和原先的網約車行業相比如何?這些工種的收入待遇和工作條件和原先的網約車工種有怎樣的區別?目前仍有待觀察。

也有一些互聯網企業人士認為可以通過「加盟制」把一部分無人駕駛汽車利潤分給網約車司機,如360董事長周鴻禕就提出建議,指百度可以把「」蘿蔔快跑」變成一個出租車平台,把車輛租給司機,司機從中分成。部分網民則嘲諷這一建議:「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

《澎湃新聞》報導指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無人駕駛網約車將在5年內實現「大規模商業化」。而中國的許多科技創業公司正在研發更多的無人駕駛技術應用場景,除了無人網約車之外,許多公司,包括美團、順豐等外賣和快遞公司,正在開發和實驗無人物流和貨運車輛,以期「大幅降低物流成本」。商用車「可以替代人工的三班司機,一年可省下約50萬元的人工成本,所以更容易做到商業閉環,也更容易做大規模。」

讀者評論 3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司機,請放棄掙扎吧。

  2. 司機要替國家想,你不下崗誰下崗🤡

  3. 「指百度可以把“”萝卜快跑”变成一个出租车平台」,多了一个反引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