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Whatsnew

北約75週年峰會:新冷戰風險下,歐洲關注特朗普回歸|Whatsnew

暫時北約除了提到中國的持續威脅和對俄羅斯的支持外,並沒有給出清晰的對中國政策。

2024年7月9日,美國華盛頓,北約 75 週年慶祝活動上,各國領導人在安德魯·梅隆禮堂(Andrew W. Mellon Auditorium) 合影留念。攝:Kevin Dietsch/Getty Images

2024年7月9日,美國華盛頓,北約 75 週年慶祝活動上,各國領導人在安德魯·梅隆禮堂(Andrew W. Mellon Auditorium) 合影留念。攝:Kevin Dietsch/Getty Images

特約撰稿人 李海

刊登於 2024-07-15

#2024 美國大選#外交#俄烏戰爭#北約

媒體是公共服務的重要一環,我們的即時報導一直免費,幫助你和身邊人獲得最新的準確資訊。然而報導不是憑空而降,有會員付費支持。今天加入端傳媒會員,可享8折,暢讀全站內容。

2024年7月9日至11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北約)峰會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舉行。這是美國本土第四次舉行北約峰會,在烏克蘭戰爭持續、瑞典等北歐國家加入北約、美國即將在年底大選,北約現任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即將離任的時間點,在北約成立75週年舉辦的峰會引起了傳媒和分析人士的廣泛關注。而在峰會上,美國總統拜登的多次失言,也讓「假如特朗普當選,歐洲和北約該如何確保集體安全?」成為峰會前後的某種「潛在議程」。

俄烏戰爭成為北約核心關注

此次峰會雖以紀念北約成立75週年為重要主題,但峰會上討論最多的也最深入的議題仍是俄烏戰爭下北約的應對。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此次參與了峰會並成為會上焦點。此次他帶來的烏克蘭需求主要分為個方面:一是確認烏克蘭未來加入北約的資格,加快這一進程;二是在俄羅斯頻繁對烏克蘭城市和基礎設施施加打擊的這一節點為烏克蘭爭取更多的北約國家防空武器和戰鬥機支援;三是謀求更大的許可,以使用北約國家援助的武器打擊俄羅斯境內的目標;最後是繼續呼籲北約國家在支持烏克蘭上團結一致,以確保對俄羅斯形成足夠的威懾力量。

峰會結果看來,烏克蘭部分實現了前面數項目標。

本次峰會的聲明中,北約國家表示將「堅定不移地聲援烏克蘭人民,英勇地保衛他們的國家、土地和我們共同的價值觀。」關於烏克蘭加入聯盟的議題,北約表示「烏克蘭的未來在北約⋯⋯我們將繼續支持它走上不可逆轉的全面歐洲-大西洋一體化道路,包括加入北約。」其中的「不可逆轉」被認為是非常明確的信號。而在立場之外,北約也承諾對烏克蘭加強安全援助和訓練,提供軍事裝備、援助和培訓,任命一名北約駐烏克蘭高級代表,並以北約盟國為名義為烏克蘭建設強大軍隊籌措基金。

關於防務系統和武器,在峰會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還表示北約盟國已經在向烏克蘭運輸此前承諾的 F-16戰鬥機,而美國和其他盟國將在未來數月向烏克蘭提供十餘套防空系統(包括四套「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美國還宣布向烏克蘭提供2.25億美元的援助,包括各種防空裝備,陸軍火炮系統和彈藥等。

至於打擊俄羅斯境內目標的要求,澤連斯基稱「如果我們想拯救我們的國家並保衛它,我們就需要取消所有限制。」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則對此表示烏克蘭有權為了自衛打擊俄羅斯境內目標,此前美國已經放鬆了使用美製武器進行打擊的部分限制,北約也將繼續推動其他盟國放鬆限制。不過,在被問到是否會回應澤連斯基的請求全面放鬆對進攻俄羅斯境內目標的限制時,北約成員國領導人,尤其是美國總統拜登則沒有給出明確肯定的答案。

北約75週年時刻,新冷戰風險在歐洲加大

北約此次的峰會聲明有很強的「備戰」意味,其中提及多項更新指揮系統、加強部隊調動能力、提高太空戰、電子戰、網絡戰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一些歐洲政治人物認為加強的「備戰」姿態可能加大冷戰式軍事對峙重新回到歐洲的可能性。一直和俄羅斯保持較好關係的匈牙利和土耳其就對俄烏戰爭的前景表示了憂慮,並對北約積極應對俄羅斯的姿態有所保留。

匈牙總理歐爾班在參加峰會前先後出訪了烏克蘭、俄羅斯和中國,推廣自己的「穿梭」式和平外交。他的行程得到了俄羅斯和中國的讚賞,但被歐洲多國批評不能代表歐盟和不夠保護烏克蘭的利益。

而在北約峰會期間,歐爾班繼續推動自己的議程,呼籲儘快實現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和平。他投書美國《新聞周刊》,在文中他表示北約要提防聯盟的功能從防禦轉向進攻。歐爾班稱「如今,北約內部越來越多的聲音認為與世界其他地緣政治權力中心進行軍事對抗的必要性不可避免。這種對抗不可避免的說法就像是自我實現的預言。但北約領導人越相信衝突不可避免,他們就越在促成衝突。」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則同樣對北約在烏克蘭的作用表達了保留。他表示土耳其支持烏克蘭的領土完整、主權和獨立,但是將繼續努力斡旋促成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談判。他指北約不能進入直接和俄羅斯衝突的狀態。

埃爾多安同時還對以色列入侵加沙表示了強烈不滿。他在峰會上多次表示以色列的軍事行動違背了北約的價值和規則,他表示土耳其將會推動中斷北約和以色列的合作,以促使以色列在加沙撤軍。不過,考慮到土耳其仍然依賴美製武器,並且正在討論升級土耳其空軍的 F-16戰鬥機機群,土耳其在相關問題上的立場或許不會過於強硬。

被認為親俄的斯洛伐克總理費佐(Robert Fico)則表示,烏克蘭加入北約將使得世界滑向「第三次世界大戰」。俄羅斯外交部則在同期警告稱美國在德國部署更多導彈將導致冷戰不可避免。

2024年7月11日,美國華盛頓,北約 75 週年慶祝活動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左)與美國總統拜登(右)會見。攝:Susan Walsh/AP/達志影像
2024年7月11日,美國華盛頓,北約 75 週年慶祝活動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左)與美國總統拜登(右)會見。攝:Susan Walsh/AP/達志影像

「新特朗普時代」成為熱議話題

儘管北約的75週年峰會是拜登主導,但是隨著先前拜登在辯論上表現不佳,各國都開始討論假如11月特朗普上台,美國的政策會否發生變化,北約和烏克蘭戰爭又將會走向何處。而就在峰會上介紹澤連斯基登場時,拜登還口誤稱「歡迎普京總統」,儘管他隨後立即反應過來,並解釋說這是因為自己非常關注俄羅斯和普京帶來的問題,但這更加強了許多人對秋季美國大選帶來不確定性的憂慮。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參加峰會同期在美國列根中心(雷根中心)發表演說,他直指各國正在「等待11月」——11月將是美國大選塵埃落定的時刻。他以此指出許多人在擔心特朗普再次上台,可能屆時將撤回對烏克蘭的支持,還可能讓美國遠離北約,不再承諾保護盟友等。澤連斯基對此引用列根的言論,稱「和平戰略一直很簡單——足夠強大,足夠堅定,這樣敵人就不會認為戰爭能有收穫。」他呼籲美國全力支持烏克蘭:「沒有美國,世界就不可能安全。如果不關心世界事務,美國就不可能成為領導者和世界夢想製造者。」

加拿大卡爾頓大學(Carleton University)教授 Stephen Saideman 認為,特朗普一旦重新上台,將可能影響的是北約的基礎信任。因為作為軍事同盟的北約,其最大的威懾力在於美國為盟友提供的軍事和核武器保護傘,但美國總統擁有巨大的軍事決定權,一旦美國總統認為沒必要保護盟友,軍事聯盟就會出現根本的危機。

不過,目前為止對於特朗普上台後會如何應對北約,其新政策和第一個任期有何異同,四年政策是否會根本性地影響美國和北約的長遠關係,觀察人士們暫時也沒有明確結論。這方面的情況有待之後長期觀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在參加北約峰會後拜會了特朗普

中國議題升溫,但北約尚未有「中國政策」

中文媒體在此次峰會上的關注焦點之一,是北約峰會宣言中以前所未有的嚴厲語氣提到中國。宣言中稱「透過所謂無上限夥伴關係以及對俄羅斯國防工業基礎的大規模支持,中國已成為俄羅斯對烏克蘭戰爭的決定性推動者。」

宣言還稱中國對北約構成了各方面的威脅。包括「續惡意網絡和混合活動」、虛假資訊、中國核武庫的擴大等。宣言還稱北約在「提高我們的共同意識,增強我們的應變能力和準備能力,並防範中華人民共和國脅迫和分裂聯盟」。

對此,中國外交部報以激烈回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7月11日表示,北約「掩蓋不了其作為冷戰遺存、陣營對抗和集團政治產物的事實。」「北約的黑手伸向哪裏,動盪和混亂就出現在哪裏。」其還指北約「固守對華系統性挑戰的錯誤定位、抹黑中國內外政策」、在烏克蘭問題上「鼓吹『中國責任』毫無道理,用心險惡。」

而匈牙利作為北約內部的「不同調」聲音,其外長 Péter Szijjártó 在峰會期間表示:「不會支持任何人推動把北約在印太事務變成反華集團。」他還稱「這將是一場巨大的悲劇」。

儘管如此,暫時北約除了提到中國的持續威脅和對俄羅斯的支持外,並沒有給出清晰的對中國政策。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 Mathieu Droin 和另外幾名學者此前投書美國《外交事務》雜誌稱北約不符合亞洲國家如印度和印尼不希望選邊站的需求,也沒有足夠的力量投送到亞洲,因此適合應對中國的辦法將是包容性的,歐美國家和亞洲國家之間的多層次、國與國、與地區性組織合作的平台。

實際上不同北約國家的中國政策也並不一貫。如英國新政府是否將延續在亞洲佈署更多軍力就值得觀察。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