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大陸台灣深度

「沒有中國的中國研究」:全球變局下,台灣中國研究的重構與新定位

台灣的中國研究不僅是學術研究,也是攸關台灣命運的政策研究。

2024年1月4日,中國南京,摩天大樓在濃霧中若隱若現。攝:Costfoto/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1月4日,中國南京,摩天大樓在濃霧中若隱若現。攝:Costfoto/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王信賢

刊登於 2024-06-09

#二十大#中共#中國研究#習近平

(王信賢,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特聘教授兼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副主任。)

近年來,國際間關於中國研究「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的討論不斷,由於很多情勢異於過往、難以判斷,導致出現是否應該由現有的研究傳統過渡到另一種研究傳統的呼聲。這主要肇因於兩方面,一是「習近平因素」,自從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習近平正式掌權以來,透過反腐打貪、在黨內成立各種「委員會」與「領導小組」,通過諸多法律,甚至修改憲法廢除國家主席任期制等,使得整個國家的權力更加集中,再加上研究領導人性格的難度極高,因而讓原本就已透明度不高的決策「黑箱」(black box)更加難以窺探。

另一因素是在2018年3月正式啟動的「美中戰略競爭」,兩大國從關稅、貿易、科技、文化、軍事戰略等,無不爭鋒相對,導致全球化風潮的退散,使得國際互動更加難以預估。此外,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干擾,中國複雜的內政與外交因素,以及各種灰犀牛與黑天鵝事件、常態與非常態因素的疊加,使得一切變得不是那麼理所當然,那麼難以預測。這是當前全球中國研究所面臨的重大挑戰,在學術界與政策圈皆然,作為國際中國研究重鎮的台灣,當然也無法避免。

中國研究的兩種張力

一般而言,針對以特定區域或國家為對象的研究都面臨兩種張力,分別是「區域研究 vs. 學科專業」以及「學術研究 vs. 政策分析」,而隨著中國從社會主義轉向市場經濟、爆炸性的快速崛起以及美中戰略競爭的開展,中國研究的兩種張力更加明顯。

學科專業 vs. 區域研究

美國政治學名宿 Gabriel Almond 與 Stephen Genco 曾在名為《雲朵、時鐘與政治研究》(Clouds, Clocks, and the Study of Politics)的文章中對政治研究提出反思,其將學科的要求比喻為「時鐘」,代表的是規則、精準與可預測;然而,實際的政治運作卻猶如「雲朵」般,如此變化萬端與難以捉摸。也就是說,「學科要求」與「現實政治」之間的抉擇往往是兩難的。同樣,學科專業與區域研究間的張力亦復如此。

以中國研究為例,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等稱為「學科研究」,研究者感興趣的往往是各自學科的理論問題,進而以中國作為研究個案,藉以支持或批判現有的理論;而對中國研究屬於「區域研究」,研究者可能更關心「中國」本身的發展動態,並透過中國歷史、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科際整合、整全式地解釋甚至是預測。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