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影像

在以哈炮火和反戰浪潮中,普立茲新聞攝影獎公布

普立茲獎委員會特別表揚採訪以哈衝突的記者在艱難處境下報導,非常多記者更在過程中殉職。

2023年12月5日,以色列襲擊了學校後,一名巴勒斯坦女孩在醫院在擔架上尖叫。攝: Ibraheem Abu Mustafa/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2月5日,以色列襲擊了學校後,一名巴勒斯坦女孩在醫院在擔架上尖叫。攝: Ibraheem Abu Mustafa/Reuters/Pulitzerprize

特約撰稿人難分

刊登於 2024-05-10

#影像

以色列哈馬斯戰爭自去年10月爆發後,反戰聲浪在美國持續升級。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聲援巴勒斯坦的學生,於4月17日佔領校園,在草坪上搭建起稱為「加沙團結營地」數十個營篷,要求校方從以色列撤資。

警方先後兩次進入校園清場,共計超過230人被捕,部分參與學生被停課,引起國際關注,反戰示威,從哥大蔓延至美國及世界各地多所學校。各地媒體和學生記者投入報導抗爭活動。哥大改以網上為主的混合式授課,當局派警員駐守,校方周一(6日)宣佈,把大型畢業禮取消。

同一天,新聞業界最高殊榮「普立茲獎2024」公布得獎名單,該獎項正好由哥大統籌。據新聞學院 Poynter 網站 指出,原來在校園內舉行的評審環節,因示威關係,改於借用美聯社紐約辦公室進行。

今年,路透社攝影團隊憑加沙衝突報導奪得「突發新聞攝影獎」,而美聯社美洲難民潮的圖片則得到「特寫新聞攝影獎」。

長達7個月的以哈戰爭,同樣於周一迎來轉機,哈馬斯接受停火協議,以色列卻認為提議未達到以方要求,繼續在加沙的軍事行動。

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駕駛一輛以色列軍車在加沙街道上巡邏。攝:Ahmed Zakot/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駕駛一輛以色列軍車在加沙街道上巡邏。攝:Ahmed Zakot/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7日,以色列南部阿什凱隆,一名婦女在躲避哈馬斯火箭襲擊後前往鄰居家。攝:Amir Cohen/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7日,以色列南部阿什凱隆,一名婦女在躲避哈馬斯火箭襲擊後前往鄰居家。攝:Amir Cohen/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7日,以色列南部斯德洛特的防空洞外,屍體散落滿地。攝:Ammar Awad/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7日,以色列南部斯德洛特的防空洞外,屍體散落滿地。攝:Ammar Awad/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26日,在一場葬禮上,遇害者的朋友和家人在火箭警報聲中尋找掩護。攝:Evelyn Hockstein/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26日,在一場葬禮上,遇害者的朋友和家人在火箭警報聲中尋找掩護。攝:Evelyn Hockstein/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9日,從以色列阿什凱隆市看到,以色列的鐵穹反飛彈系統攔截了從加沙發射的火箭。攝:Amir Cohen/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9日,從以色列阿什凱隆市看到,以色列的鐵穹反飛彈系統攔截了從加沙發射的火箭。攝:Amir Cohen/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31日,以色列空襲加沙走廊後,巴勒斯坦人在尋找傷亡人員。攝:Anas Al-Sharif/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31日,以色列空襲加沙走廊後,巴勒斯坦人在尋找傷亡人員。攝:Anas Al-Sharif/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11日,一名巴勒斯坦男子在加沙走廊抬出一名已故婦女的屍體。攝:Ibraheem Abu Mustafa/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11日,一名巴勒斯坦男子在加沙走廊抬出一名已故婦女的屍體。攝:Ibraheem Abu Mustafa/Reuters/Pulitzerprize

路透社奪「突發新聞攝影獎」

大會形容路透社報導,「這些影像來得原始且及時,記錄了去年10月7日起,哈馬斯對以色列的襲撃,及以哈戰爭最初幾個星期的情況。」

以色列婦人神情悲傷地站在鄰居的家中,房子被哈馬斯火箭襲撃至破爛不堪;「鐵穹」飛彈防禦系統劃過天際造成的光軌;巴勒斯坦難民營地面被以軍炸出大洞,滿地鐵枝和瓦礫。

去年10月7日,哈馬斯武裝份子襲撃以色列開始,造成1200人身亡。以色列其後發動報復式襲撃,加沙走廊至少34000人死亡,包括兒童,230萬人流離失所。世界糧食計劃署指出,加沙近半人口,處於飢荒狀態。

得獎團隊成員包括攝影師 Mohammed Salem、Ahmed Zakot、 Amir Cohen、Ammar Awad、 Evelyn Hockstein、Anas al-Shareef、Ibraheem Abu Mustafa、Ronen Zvulun和特約攝影師Yasser Qudih。

其中 Salem 拍攝加沙婦女擁抱5歲姪女屍首的照片,同時奪得世界新聞攝影「年度圖片」獎項。

路透社總編輯 Alessandra Galloni 稱,團隊中許多攝影師,本身亦痛失家園和親友,冒住生命危險報導。她提到,去年10月,該社視覺攝影師 Issam Abdullah,在黎巴嫩邊境採訪時,死於以色列軍隊坦克炮火之下。

2023年10月17日,在加沙南部納賽爾醫院的停屍房,一名女士正抱著她五歲侄女的的屍體。攝:Mohammed Salem/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17日,在加沙南部納賽爾醫院的停屍房,一名女士正抱著她五歲侄女的的屍體。攝:Mohammed Salem/Reuters/Pulitzerprize

大會特別表揚:採訪以哈戰爭記者

這年,普立茲獎委員會特別表揚採訪以哈衝突的新聞工作者,指他們在艱難處境下報導,有非常多記者在採訪現場中殉職。

「突發新聞攝影獎」以外,還有兩個獎項頒發給相關報導。《紐約時報》團隊,報導10月7日哈馬斯襲撃、以色列情報失誤、以色列造成大量傷亡的軍事回應,摘下「國際新聞報導獎」。

美國作者和記者 Nathan Thrall, 用詳盡親密的筆觸,撰寫於以列色佔領下,巴勒斯坦西岸人民生活的《Abed Salama 的一天:剖析耶路撒冷悲劇》,則奪得「一般非虛構書籍獎」。

2023年11月22日,以色列軍隊在加沙走廊進行軍事行動,攝: Ronen Zvulun/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1月22日,以色列軍隊在加沙走廊進行軍事行動,攝: Ronen Zvulun/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1月26日,哈馬斯對以色列的襲擊中被劫持為人質後獲釋,她在以色列乘坐的巴士上向祝福者揮手致意。攝:Amir Cohen/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1月26日,哈馬斯對以色列的襲擊中被劫持為人質後獲釋,她在以色列乘坐的巴士上向祝福者揮手致意。攝:Amir Cohen/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1月10日,在加沙中部,巴勒斯坦人步行離開加沙地帶,前往南部尋求庇護。攝:Ibraheem Abu Mustafa/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1月10日,在加沙中部,巴勒斯坦人步行離開加沙地帶,前往南部尋求庇護。攝:Ibraheem Abu Mustafa/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1月6日,砲兵部隊從以色列內蒂沃特向加沙地帶發射砲彈,一名士兵躲在掩護下。攝:Amir Cohen/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1月6日,砲兵部隊從以色列內蒂沃特向加沙地帶發射砲彈,一名士兵躲在掩護下。攝:Amir Cohen/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25日,一名男子抱著他的兩個侄子,正在尋找以色列襲擊加沙一棟住宅樓的受害者。攝:Yasser Qudih/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25日,一名男子抱著他的兩個侄子,正在尋找以色列襲擊加沙一棟住宅樓的受害者。攝:Yasser Qudih/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24日,在加沙納賽爾醫院,一名空襲倖存者躺在遇難者的屍體上。攝:Mohammed Salam/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24日,在加沙納賽爾醫院,一名空襲倖存者躺在遇難者的屍體上。攝:Mohammed Salam/Reuters/Pulitzerprize

美聯社奪「特寫新聞攝影獎」

美聯社團隊憑美洲移民潮報導勇奪「特寫新聞攝影獎」。該社加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新聞總監 Eduardo Castillo 表示:「移民不只是數字,更關乎人,他們離開自己國家的故事,背後原因」。

美墨邊界,婦人伏在地上,將幼兒遞過帶刺的鐵絲網;夜色之中,大批移民擠身在墨西哥貨運火車上,一路向北開往美國邊界;移民用灌木和樹葉搭建而成的臨時營地休息;路軌旁,委內瑞拉女士聽到丈夫的話掩面大笑,他摘了幾棵路邊野花送贈給她。

團隊花了2023年整年採訪,聚焦在這場全球性移民故事裡,人性的一面。照片記錄了移民在漫長旅途上的經歷,內心的焦慮、心碎,還有短暫的快樂和希望。大會形容:「這些照片讓人動容,記錄了前所未見的大批移民,從哥倫比亞到美國邊界的艱辛旅程。」

得獎團隊成員包括攝影 師Greg Bull、 Eric Gay、Fernando Llano、Marco Ugarte 、Eduardo Verdugo、特約攝影師Christian Chavez、Felix Marquez 和 Ivan Valencia ,當中六人來自加丁美洲,兩人來自美國。

普立茲獎於1917年創立,以美國報紙出版商約瑟夫普立茲命名,他捐贈遺產,在哥倫比亞大學建立新聞學院,創立新聞獎項。普立茲獎發展至今,已成為全球新聞業界最具威權性的獎項。

2023年5月9日,海地難民涉水從哥倫比亞穿越達連峽前往巴拿馬,希望抵達美國。攝:Ivan Valencia/AP/Pulitzerprize
2023年5月9日,海地難民涉水從哥倫比亞穿越達連峽前往巴拿馬,希望抵達美國。攝:Ivan Valencia/AP/Pulitzerprize
2023年9月20日,一名委內瑞拉難民拿著解鮮花,與丈夫一同沿著鐵路線等待,希望登上墨西哥韋韋託卡向北行駛的貨運列車。攝:Eduardo Verdugo/AP/Pulitzerprize
2023年9月20日,一名委內瑞拉難民拿著解鮮花,與丈夫一同沿著鐵路線等待,希望登上墨西哥韋韋託卡向北行駛的貨運列車。攝:Eduardo Verdugo/AP/Pulitzerprize
2023年7月23日,墨西哥的難民乘坐拖拉機前往美國,被墨西哥國民警衛隊成員拘留。攝:Felix Marquez/AP/Pulitzerprize
2023年7月23日,墨西哥的難民乘坐拖拉機前往美國,被墨西哥國民警衛隊成員拘留。攝:Felix Marquez/AP/Pulitzerprize
2023年9月23日,墨西哥難民在晚間乘坐北行貨運列車。攝:Marco Ugarte/AP/Pulitzerprize
2023年9月23日,墨西哥難民在晚間乘坐北行貨運列車。攝:Marco Ugarte/AP/Pulitzerprize

美聯社執行編輯 Julie Pace 說道:「我們利用專業和足跡遍及全球的攝影師,報導變化迅速的重要故事。跨國移民潮是過去幾年本社的重點報導,普立茲獎對美聯社肯定,尤其令人振奮。」

美聯社拉丁美洲故事與攝影執行總監 Ricardo Mazalán 認為,需要身處多國的攝影師合力報導,懷著同理心,才能把捕捉親密的時刻。攝影師 Bull 稱:「我想感謝在路上遇到的移民,在生命裡困難時候,願意讓我們與他們待在一起,信任我們來訴說他們的故事。」

過去5年,超過1000萬移民抵達美國邊境,許多來自委內瑞拉和厄瓜多爾,這兩個國家從前並非熱門的移民來源地。美聯社於拉丁美洲、美墨邊界的攝影師,持續報導這些地區的貧窮、暴力、迫害、天災等驅使移民離開本國的原因。

2023年5月13日,委內瑞拉難民在墨西哥的格蘭德河用布覆蓋自己發短信。攝:Fernando Llano/AP/Pulitzerprize
2023年5月13日,委內瑞拉難民在墨西哥的格蘭德河用布覆蓋自己發短信。攝:Fernando Llano/AP/Pulitzerprize
2023年9月21日,從墨西哥進入美國的移民沿著格蘭德河穿過鐵絲網。攝:Eric Gay/AP/Pulitzerprize
2023年9月21日,從墨西哥進入美國的移民沿著格蘭德河穿過鐵絲網。攝:Eric Gay/AP/Pulitzerprize
2023年5月12日,美國與墨西哥的邊境城市聖地牙哥的難民等待庇護,領取墦地義工分發的衣物。攝:Gregory Bull/AP/Pulitzerprize
2023年5月12日,美國與墨西哥的邊境城市聖地牙哥的難民等待庇護,領取墦地義工分發的衣物。攝:Gregory Bull/AP/Pulitzerprize
2023年5月9日,移民乘坐充氣床墊從墨西哥馬塔莫羅斯穿越布拉沃河進入美國。攝:Fernando Llano/AP/Pulitzerprize
2023年5月9日,移民乘坐充氣床墊從墨西哥馬塔莫羅斯穿越布拉沃河進入美國。攝:Fernando Llano/AP/Pulitzerprize
2023年5月10日,難民在越過邊境後在美國加州雅庫巴的臨時露營地睡覺,等待申請庇護。攝: Gregory Bull/AP/Pulitzerprize
2023年5月10日,難民在越過邊境後在美國加州雅庫巴的臨時露營地睡覺,等待申請庇護。攝: Gregory Bull/AP/Pulitzerprize
2023年3月29日,來自墨西哥華雷斯城的難民穿過格蘭德河進入美國。攝:Christian Chavez/AP/Pulitzerprize
2023年3月29日,來自墨西哥華雷斯城的難民穿過格蘭德河進入美國。攝:Christian Chavez/AP/Pulitzerprize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