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人還是釣客? 後退一步拍,或多一份意味深長——專訪攝影記者葉英傑
反應慢是一個缺點,關鍵是如何將自己的缺點減到最小。
影像回顧:李克強和他同時代的政治人物
李克強主政國務院的十年,是中國和世界急遽變化的十年
開戰一周:以色列大規模反擊;加沙斷水斷電,轟炸不斷|Whatsnew
戰爭沒有結束的跡象,加沙正面對嚴重人道主義危機。
專訪移英攝影師王仲偉:香港之後的香港 告別之前的鄉愁
想念香港的時候,他總幻想自己身處海邊,任溫暖海風吹拂身上,城市暖黃色燈光,將整個人浸沒。
上海酷兒夜生活的迷幻影像
他們正在逃離一個不允許他們表達自己的環境。
七一香港:單一色調的紅旗慶典
城市的街道似乎已習慣再無市民的叫喊聲,取而代之是舖天蓋地的紅旗和消費優惠。
31位離港攝影師 留下最後的香港影像
看著一個個熟悉的名字遠去,不論是新生、是醒覺、或是夢想,一張張離散者的影像,以香港人共同的痛楚連結起來。
六四禁忌的出口:34年後,負片裏尋找回憶
負片中的一切,那人群、那燭光、那橫幅、那雕塑
圖書館沒有的「禁書」,藏身在香港人家中書櫃
仍然安放在櫃裏、桌上和床底一角的書本,在短短幾年之間突然成為了「禁書」。
五一沒有遊行,喧鬧的黃金周與沉靜的勞工之聲
城市一邊沉寂、一邊熱鬧,假日當值的工人照舊勞動。
從姜濤灣出發:鏡粉一年實習生
這幾年來我都在實習另一種默契、試圖活出另一種樣式。
上海2號線,體溫正常
「這個城市永遠不缺乏新鮮血液,不缺乏一個快速運轉的螺絲。」
影像:Art Basel,久違的五官神態
過去三年,戴著口罩、保持社區距離的參觀常態,於今年終於解放。
望不見歡欣人臉 香港人的口罩三年
每個人能夠自由地選擇時,才是真正復常。
「我不想成為戰地記者」 專訪烏克蘭攝影師 Maxim Dondyuk
「我有過多次命懸一線的經歷,很難說出當中哪次最危險。」
愛慾錄:你快樂,所以我快樂⎯⎯Nicole Pun的女同志影像
「是的,在女同志性事上,手都很重要。」
2022年度圖片回顧:世界在悼念中繼續前行
戰場上的聖誕沒有停火
影像:搬走二維碼、拆除核酸站 中國防疫政策急轉彎
「非必要不用去做核酸」
凍蒜之路:選戰下的台灣
這樣的選舉季節,則在台灣的日常創造出非日常的間隙,等開票結果塵埃落定,將旋即回歸平靜。
廣告圍城:台灣選戰風景
一幅廣告看板,即是一幅攝影作品;一則文字訊息,即是一項主張與立場。
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重啟,脫下口罩狂歡痛飲,香港回來了?
藍色防護衣、快速測試棒與紅碼,觀眾將複雜的感受化作黑色幽默,呈上全新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