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周處除三害》為何港台冷待,大陸卻爆紅?陸港台三地影視體系啟示錄

香港導演在台灣拍一部港味韓風的台灣犯罪片而在大陸爆紅,陸港台三地缺失與互動下,新華語影視體系正在形成?

《周處除三害》劇照。

《周處除三害》劇照。

特約撰稿人 李照興

刊登於 2024-03-19

#黃精甫#阮經天明道#周處除三害資源#明道#周處除三害在線看#周處除三害故事#周處除三害#阮經天

甚至大陸國台辦發言人也要回答關於《周處除三害》的提問,影片在大陸的高熱度被解釋為「同胞同文同種,特別容易共情共鳴」,並「鼓勵台灣相關業者赴大陸發展」。

台灣電影《周處除三害》在中國大陸熱映及票房大捷的話題,可謂超出一切預期。電影於3月1日在大陸正式公映,截至15日大陸地區票房已近4.5億人民幣,全國排片佔比還以20%居首,最終票房由較早時預估的1億元人民幣不斷提升至6億。

熱度首先體現在公映首周內,大陸社交平台的觀後感洗版。自媒體各自蹭流量發挖片中由演員、原型到衣著,或政治隱喻的話題;第二週由主流媒體以至外媒引為中國流行現象報道,甚至成為大陸國台辦發布會中要回應的提問,達到牽動兩岸文化及市場關係的層次(發言人當然也不放過統戰機會,把影片在大陸地區的受歡迎,解釋為「說明同胞同文同種,特別容易共情共鳴」,並「鼓勵台灣相關業者赴大陸發展」)。

《周處除三害》能成為這樣現象級爆款,固然已大大超過了單單作為一部犯罪電影的本質。有人研究它得以在中國大賣之道,有人刻意過度解讀當中的象徵比喻,有人復盤它的營銷策略。現在看來,除了作為爽片大快人心,令向來戲院觀影尺度保守的中國觀眾大開眼界以外,《周處除三害》帶出的整個華語片創作及市場的未來可能性討論更形重要。

市場層面,它的大尺度及受歡迎揭示了中國審查及分級制遲遲未能開放的滯後,連帶是對整個華語電影市場健康發展的可能性探討:作為一個不確定但又可能會有極大收益的市場,中國大陸影市如何能真正融入全球華語影視體系,通過大市場,大收入,豐富製作資本流,形成更健全的電影產業及生態。

在創作層面,作為香港導演於台灣攝制、而在中國大陸才獲得巨大成功的電影,它同時也突顯了陸港台三地電影環境的某種特徵及缺失,以至這些互動關係如何能互補進一步發揮,並形成一個新華語影視體系的可能。

作為一個不確定、但又可能會有極大收益的市場,中國大陸影市如何能真正融入全球華語影視體系,通過大市場,大收入,豐富製作資本流,形成更健全的電影產業及生態?

2024年的中國,審查尺度竟然放開了?

我想我是極為罕有、為了看「已刪剪版」而再看多次《周處除三害》的觀眾。在中國大陸上映之後,於網絡私域中,中國觀眾在尋找的,都是未刪減版的資源。事實上,中國觀眾從不是沒辦法去看這些大尺度的話題電影,大部分新片,無論是荷李活製作抑或韓日台港作品,基本上都能在中國的各種網上、社群中,找到盜版資源。所以《周處除三害》最基本的震撼,的確是源自它竟可以堂而皇之的得到龍標,在中國的院綫公開放映,並且沒有分級的限制。

這意味着這部不乏暴力與性暗示的成人口味作品,是能公開接觸到任何年齡的觀眾層。這也成為它得以引起鬨動的首要因素:尺度那麼大!如何通過的?——更好奇的是如何通過審查得到龍標,而非它的尺度有多大。

《周處除三害》劇照。
《周處除三害》劇照。

由此核心好奇引發,成功燃起的是中國觀眾由來已久的對電影院上片可供選擇的不滿,以至必須進場一看究竟的慾望。它假設了一個場景,是潛在已久的對中國開放審查尺度的幻想。今次最成功的發行及宣傳商聰明地抓住了這期待,並用一招反宣傳把影片推到風口:先是在點映場(優先場)之後傳出正式公映時要「換盤」即放刪剪版的風聲(比較兩版本其實刪去的不多,也不具影響性劇情),從而把此片尺度驚人的訊息傳遍。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