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being queer

未來會幸福嗎?酷兒未來,告別焦慮與不確定的時間觀

我們如何想像希望,就如何獲得希望。

2024年1月30日,美國加州洛杉磯,美國太空總署退役的奮進號穿梭機,覆蓋著白色防護包裝。攝:Mario Tama/Getty Images

2024年1月30日,美國加州洛杉磯,美國太空總署退役的奮進號穿梭機,覆蓋著白色防護包裝。攝:Mario Tama/Getty Images

海德薇格

刊登於 2024-02-11

#希望朋克#幸福#being queer#辭舊迎新#希望#未來#評論

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加・託卡爾丘克講到:「氾濫成災的暴力,愚蠢,殘酷和仇恨被各種好消息中和,但它們無法掩蓋一種難以形容的感覺:這個世界出了問題,這種感覺曾經只屬於神經質的詩人,如今卻已成為人群中普遍存在的一種不確定性和焦慮感。」

但實際上,暴力,愚蠢,殘酷與仇恨一直存在於歷史中,它不是今天、此時此刻才存在的事件。而那曾經獨屬於「神經質」的詩人的情感——不確定性與焦慮感,為何成為了今日普遍的情緒?

我們又如何得知好消息的發生?什麼又是壞消息?什麼引導我們走向幸福?是對未來的希望嗎?那對於「未來的感知」與「希望」又被如何構建?幸福究竟是一種標準還是一種感覺?不可否認,可以得到幸福的途經與現實產生了裂痕,許多人在向着「幸福道路」前進時,被保證的結果卻並未到來,於是人們開始發問。

所謂幸福,所謂未來的圖景,對未來時間的感知與對未知的希望,是如何被構建嵌入人的思維當中的?

我們如何想像希望,就如何獲得希望。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