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2015年5月7日,時間已到了晚上10點,隨著知名的大笨鐘敲響,英國各家民調公司的負責人恐怕都感到胃部一緊、心頭一沉。鐘聲意味著全國投票站將在這一秒關閉,而按照往例,電視台也會立刻公布出口民調的預測結果,向觀眾報告誰是大選贏家。BBC 的主播對著鏡頭宣布,保守黨應能贏得316席議員,大勝工黨的239席,這也與最終結果,保守黨330席、工黨232席,相去不遠。
但是,直到大選最後階段,各家民調都顯示兩黨平手,平均支持率都在34%上下。顯然,不是一家公司有問題,而是全國各家民調公司都有問題。
集體的危機需要集體的解決方式,在那段時間,英國民調理事會(British Polling Council,BPC)扮演關鍵的角色,協助整體產業集體因應這樣的危機。這個理事會並不常上新聞,卻是內行人都聽過的組織,負責民調產業的內部自律。
@Bitterly_Swing426,民調公司有電訪員團隊,統計團隊,是行銷或是市場調查的專業公司,非選舉其必定也會有商業委託,做一些行銷或是市場調查或銷售評估形象評估廣告效益評估之類的
台灣民調黑箱對民調公司和政客有利可圖,絕對不可能會有自律組織站出來整合的
請問民調公司的商業模式是怎麽樣的?島内爲何這麽多民調公司,除了政黨豢養外還有什麽方式賺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