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大陸深度

越發稀薄的文革比喻,如何限制包括#Metoo在內的中國政治想像?

某種情況下,我們越使用歷史比喻,反而對歷史就越無知。

2006年5月21日,北京跳蚤市場上的一名商販展示文化大革命的宣傳海報。攝:AP/達志影像

2006年5月21日,北京跳蚤市場上的一名商販展示文化大革命的宣傳海報。攝:AP/達志影像

白秋渠

刊登於 2023-11-13

#語義#文革#自由派#政治想像#知識分子#中國#評論

(白秋渠,中國政治研究者)

2018年7月,當中國的#MeToo運動引起的網絡激辯正火熱進行時,學者劉瑜在個人微信帳號的一條朋友圈曾將爭論推向了一個高峰。劉瑜將#MeToo行動者在社交網絡上曝光侵害的行為,比作文化大革命中的「大鳴大放大字報」。她認為#MeToo行動者的行為具有「集體性的、遠距離的、帶有狂歡性質的公審」的性質,違背了法治精神中的證據為先和程序正義,以此批評#MeToo行動者在法制之外尋求公平正義的鬥爭模式。劉瑜的評論旋即引發大量批評。

從社會運動的組織形式、行動模式和訴求而言,#MeToo與文革截然不同:前者沒有明確的中心組織,以社交媒體為主要的行動平台,以講述被侵害的故事為行動方式,訴求是揭露和挑戰社會中的性別不平等。文革則是由中國共產黨的權威領袖毛澤東繞過黨的建制體系,以反官僚為口號發動學生和工人,對黨內「走資派」進行攻擊的運動。二者之間的巨大差異使得直接比較很難幫我們更好地理解#MeToo。

但在分析的效果之外,文革在劉瑜的批評裏還起到了重要的修辭作用:它讓讀者迅速地聯想到文革在公衆記憶中存留的形象:混亂、暴力、無秩序,從而引發旁觀者心中對這一形象的恐懼——而恐懼,一向是政治中最具有動員力量的情感之一。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