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Whatsnew

一帶一路峰會時隔四年重開,俄烏戰爭巴以衝突致影響力參與度下降|Whatsnew

新「八項行動」反映出,中國在試圖改變「一帶一路」早期作為對外投資和資本輸出項目和「戰略」的定義。

2023 年 10 月 18 日,中國北京,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發表講話。攝:Edgar Su/Reuters/達志影像

2023 年 10 月 18 日,中國北京,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發表講話。攝:Edgar Su/Reuters/達志影像

特約撰稿人 布犁

刊登於 2023-10-19

#一帶一路峰會#中歐關係#習近平#中國外交#一帶一路

10月17至18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中國北京舉行。這是2022年底中國政府放開疫情防控之後在北京舉辦的最大規模外事峰會。也是「一帶一路」的高峰論壇在2017年、2019年之後第三次舉行。此次峰會也正好是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概念的整十年。

在為期兩天的論壇上,習近平提出了「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新「八項行動」。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一帶一路」機制的正式組織化。根據第八項「行動」,參與「一帶一路」的各國將「加強能源、稅收、金融、綠色發展、減災、反腐敗、智庫、媒體、文化等領域的多邊合作平台建設。繼續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併成立高峰論壇秘書處。這意味着」一帶一路」將更接近於「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這樣的國家間組織。(延伸閱讀:《專訪環境律師張兢兢:環境法和國際條約怎樣約束中國海外投資?》)

相比雖然擴員但未有形成組織化機制的「金磚五國」,「一帶一路」的組織化進度明顯更快,也將更以中國為中心。

新「八項行動」還反映出,中國在試圖改變「一帶一路」早期作為對外投資和資本輸出項目和「戰略」的定義。此前,中國官方宣傳中已經逐漸不再稱「一帶一路」為「戰略」,而是指其為「倡議」。(延伸閱讀:《資源換基建:在剛果金的工地,看懂「中國模式」》)

此次提出的的新「八項行動」包括了文化交流、科技創新和人工智能監管和旅遊交流等非基建和建設投資的內容。其中還提到了「小而美的民生項目」和「建設廉潔之路……建立『一帶一路』企業廉潔合規評價體系,同國際組織合作開展『一帶一路』廉潔研究和培訓。」這些內容可能是針對此前被質疑的「債務陷阱」和在地腐敗等問題而提出的。(延伸閱讀:《多國請求債務減免,全球最大官方債權人中國要怎麼做?》)

不過,外界觀察指出,此次高峰會相比2017年和2019年的兩次,明顯在規模、覆蓋面和受關注度上要有所下降。(延伸閱讀:《巨龍與陰影:五年之後的「一帶一路」》)

2023年10月18日,中國北京,各國領袖在「一帶一路 」高峰論壇上合影留念。 攝:Suo Takekuma-Pool/Getty Images
2023年10月18日,中國北京,各國領袖在「一帶一路 」高峰論壇上合影留念。 攝:Suo Takekuma-Pool/Getty Images

相比先前兩次會議,此次高峰會中,歐洲和中東國家的參與度均降至較低水平。2019年舉辦的第二屆高峰會中,歐洲國家中有捷克、奧地利、瑞士、葡萄牙、白俄羅斯、匈牙利、塞爾維亞、意大利、希臘和阿塞拜疆派出了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出席。而今年的第三屆高峰會,歐洲國家領導人中只有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和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Aleksandar Vučić)前往北京。其中歐盟國家領導人只有歐爾班一人。

多數分析認為,歐盟國家的參與度低和中國無法與俄羅斯在地緣戰略上切割有關。本屆高峰會是普京在發動對烏克蘭的戰爭後第一次出國出席國際峰會。因普京和北京的關係繼續保持密切,歐盟已經多次表達了不滿。

上週訪問北京的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兼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 Fontelles)就在10月13日於北京大學發表的演講中批評了中國在烏克蘭戰爭中的立場:「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歐洲人認為中國雖然沒有公開支持俄羅斯,但也沒有利用其獨特的影響力說服俄羅斯停止侵略……這種拒絕在侵略者和受害者之間做出選擇的做法,在歐洲並不受歡迎……中國必須做出重大努力,讓烏克蘭人民相信中國不是俄羅斯在這場戰爭中的盟友。」

此外,中國在歐洲的「一帶一路」項目也受到了其他阻滯。其中包括了意大利等國的安全審查和不滿。今年七月,意大利國防部長克羅塞託(Guido Crosetto)公開表示加入一帶一路是「糟糕的決定」。隨後,意大利總理梅洛尼出訪美國,在和拜登會面中討論了意大利退出「一帶一路」等事項。預計意大利將在本次「一帶一路」高峰會結束後宣布正式退出。

這反映出,俄烏戰爭實際是「一帶一路」項目的最大隱憂之一。「一帶」在陸地上的的基礎設施和交通規劃,都聚焦於加強中國和歐洲之間的「互聯互通」。而戰爭既降低了這一「互通」的水平,也影響了作為「互通」基礎的中歐關係。(延伸閱讀:《競逐歐亞:中國一帶一路、歐美絲路野心、俄國歐亞夢與日本經濟走廊》)

正在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展開的戰爭危機也使得中東國家降低了對本次高峰會的參與。本來有望參與會議的埃及總統塞西和阿聯酋(台譯:阿聯)總統穆罕默德·本·扎耶德(Mohamed bin Zayed Al Nahyan)均沒有出席峰會,而是派出了較低一級的領導人。網媒《中東觀察》(Al-Monitor)的評論認為,這反映出了中國在中東的影響力仍然有限——在峰會進行的同時,中東各國領導人都忙於和到訪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美國總統拜登聯絡應對加沙危機,這反映出「華盛頓在以色列-加沙外交中的獨特地位是任何其他大國都無法比擬的」。

除此之外,亞洲領導人對高峰會的參與也有所下降。2019年時參與峰會的菲律賓和馬來西亞領導人本次均告缺席。其中,菲律賓領導人也缺席了此前杭州舉辦的亞運會。這是否意味着中國在周邊國家的影響力也發生了變化值得進一步觀察。

另值得一提的是,塔利班政府此次派出了商業和工業部長努爾魯丁·阿齊茲(Nooruddin Azizi)出席了高峰會。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