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國際深度

關東大地震一百年:一場天災留給當代的政治和族群問題

是影響近代日本乃至東亞最為深遠的一場天災。

2020年9月1日,日本,中學生進行演習預防發生大規模地震,紀念1923年關東大地震,學生在桌子下躲避。攝:The Yomiuri Shimbun via AP Images/達志影像

2020年9月1日,日本,中學生進行演習預防發生大規模地震,紀念1923年關東大地震,學生在桌子下躲避。攝:The Yomiuri Shimbun via AP Images/達志影像

詹亞訓

刊登於 2023-09-15

#關東大震災#朝鮮獨立運動#地震#日本#轉型正義#評論

(詹亞訓,東京大學綜合文化研究科國際社會科學專攻博士候選人)

1923年9月1日上午11點58分,日本神奈川縣西部發生規模7.9、震度7級的淺層地震,造成包括首都圈在內的關東地區大規模的房屋倒塌、土石流及火災,稱為「關東大震災」。這場地震的規模雖不及311東日本大地震,卻是近代日本唯一直接衝擊首都圈人口密集區域的天災。根據推算,有超過10萬人死亡或失蹤、190萬人受傷、超過30萬棟的建築物全毀,基礎建設與經濟活動的損失約為現在的6兆日圓,超過當時國民生產總額的三分之一。同時伴隨的是關東各地的嚴重火災,甚至出現了火災旋風,短時間內造成近4萬人死亡。

在流行文化中,這段歷史距離華語讀者或許並不遙遠。2021年搭配雙人樂團YOASOBI的歌曲而受到矚目的同名原著小說〈大正浪漫〉中,穿越百年的信紙迫切要傳遞的訊息便是關東大地震的發生。2013年宮崎駿動畫《起風了》中男女主角相遇的場景,也是關東震後受災慘重的東京,以及曾遭火勢延燒的東京帝國大學。2022年的新海誠作品《鈴芽之旅》,穿梭於過去與現在、為過去百年發生重大地震災害的區域封印災厄的女主角所造訪的歷史,同樣包括關東大地震。

另一方面,在這些話題名作中沒有描繪的歷史——關東大震災中的虐殺事件——則至今仍在日本社會引發關於歷史認識的矛盾與衝突。19世紀末20世紀初,正是朝鮮獨立運動發跡的時期,久積的種族矛盾,在關東大地震中也一觸即發。多年來,要求推動歷史轉型正義的呼聲不絕於耳,但自2017年起,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就連續7年拒絕發送關東大震災朝鮮人犧牲者追悼儀式的例行追悼文,觸發右翼團體至儀式會場嗆聲、發表仇恨言論。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