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台灣深度台灣MeToo

彭仁郁:台版MeToo浪起後,我們如何跟上浪,可以一起走多遠?

性暴力不會因為這波MeToo運動而終結,但這是社會集體共同覺醒、深入了解性暴力複雜性的機會。

插畫:Mantha Mok

彭仁郁

刊登於 2023-07-10

#metoo#台灣metoo#性別平等#性騷擾

(彭仁郁,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2006年由美國非裔女性性別平權運動家特蘭納・博克(Tarana Burke)發起,2017年10月因美國影視界性醜聞而驟升規模的MeToo運動,五年多來在全球超過80個國家延燒,終於在2023年5月抵達台灣。許多人問,為什麼在亞洲性平意識名列前茅的台灣,引爆時間點卻晚於日本、南韓、中國,甚至菲律賓?

事實上,2018年4月,長期為性暴力受害者提供救助的勵馨基金會,曾發起「多陪一里路#MeToo」大遊行,號召社會大眾響應全球正風起雲湧的反性暴力運動,但引發的關注相當有限。一直要到2023年4月底,以進步派政黨幕僚選戰日常為敘事焦點的《人選之人——造浪者》台劇上映,台版MeToo才獲得了充分的「造浪」能量。

劇中那一句「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好不好?」,宛如毅然陪伴女性黨工追討正義的堅定告白,讓她不再孤身對抗職場日常的父權壓迫文化。這句台詞,旋即成為無數個受害者的充權強心針,令她/他們一個個打開曾迫於各種內、外在壓力而隱忍的傷口,亦將許多觀眾的心理頻率調整到適於接收受害見證的波長;它激勵了知情者捍衛發聲者、撻伐加害者的意志,也促使自詡為進步圈的組織,翻新性暴力相關知識,重新校準性別平等規範及處置程序。

不過,真實人生總比戲中劇情複雜千百倍。當眾多受害者冒著二度傷害的風險,從暗處走出,對世界細說暗夜裡反覆啃噬內裡的不堪記憶後,無人能擔保每個故事都能走向完滿結局。我們該如何跟上浪的速度,才不致辜負這些鼓起勇氣現身的負傷靈魂?

第一步:承認所知極為有限

自19世紀末起,關於性暴力真相的揭露,是一段由揭發-控訴和掩蓋-反撲所交替構成的漫長歷史。

這把火,從政界、學界、媒體界、社運界,一路延燒到藝文界、影視演藝界、音樂界、教育界、醫界、體育界……,被具名揭露的加害者名單愈來愈長,近月來,幾乎日日爆出新的受害見證,人們已經開始同理疲乏。然而,這些見證探照出的局部暗面,比起真實性暴力遼闊的地下世界,恐怕只是蒼穹微星。我們是否真正準備好,直視人類文明深處的廣袤黑暗?

處遇

處遇為專業助人工作者(社會工作者、心理師、精神科醫師、職能治療師等)盡可能全面地深入了解案主遭遇的困境,陪同案主察覺、釐清自身困境生成的脈絡,並與之討論協商,尋找改善、修復或療癒路徑的整體過程。目的在於協助案主了解自己的狀態及所需後,能引入適當資源改善困境,且創造各種重新和社群建立友善連結的可能。

台灣至今未曾進行性暴力盛行率的全面調查,宛如把頭埋在沙裡的鴕鳥,把無知當作最高段也最荒謬的自我保護手段。因此,實際情形永遠只能從通報數字進行極不準確的推估。

若參考衛福部保護司統計資料,台灣每年平均總共接獲通報的性暴力案件量為一萬餘件(如2022年性侵害通報件數為9234件,性騷擾申訴調查成案件數為1515件),但現代婦女基金會參照國外性侵害黑數研究推估,實際案件數每年可達3至20萬件。由此可想見,這一波浮上檯面的事件,不過是冰山一角。

雖然國家人權委員會已於去年展開「兒少安置機構及校園性侵議題系統性訪查」,這是令人欣慰的發展,但距離全面掌握性暴力的型態,發生脈絡,個人成因、結構因素,傷害的多元樣貌,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在此情況下,相關法制與處遇設計不良,是必然的結果。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