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格納為什麼兵變,又為何迅速收兵?俄羅斯還會有下一次叛變嗎?

烏克蘭戰場對瓦格納只有打廣告的效果,發起「武裝遊行」幫戰士爭取權益後交出指揮權,對普里戈任來說,也許是最佳的解脫方式。

(戰略風格,戰略所碩士,獨特戰略視角觀點解析時事。)

俄羅斯的私人武裝公司「瓦格納集團」(Wagner Group)領導人普里戈任(Yevgeniy Prigozhin)於6月23日發動兵變,聲稱控制了俄羅斯兩個城市的軍事設施,並派遣一部份部隊將前往莫斯科。

25日凌晨,已前進至莫斯科州,距離首都莫斯科市不足200公里的瓦格納大軍,突然收到領導人普里戈任的命令,停止前進並開始撤軍,理由是透過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的調解,並經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同意,雙方已經達成協議。

雖然事件看似在24小時內迅速平息,但卻留下滿滿的疑問,瓦格納集團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要發起這場兵變,又為何迅速收兵?這一切都要從瓦格納集團的成立與壯大談起,才能搞清楚整起事件脈絡。

瓦格納集團成立與壯大的原因

瓦格納由於能在中東與非洲國家佈建武裝力量,獲得了不少經濟利益,光是支持對象提供的「保護費」,估計每年能賺進數億美元。

瓦格納集團是「私人軍事服務公司」(private military company,下稱PMC),指在高風險區域,提供更有組織的武裝力量服務,包含但不限於武裝保鑣、軍品運輸、情報蒐集、軍事顧問等。例如需要通過危險海域的商船,就可以雇用火力較強的PMC擔任武裝保安人員。

瓦格納集團的前身「斯拉夫軍團」,是一家在香港註冊的PMC,2013年起開始招聘人員,參與敘利亞內戰,已曝光的任務為守衛代爾祖爾(Deir ez-Zor)的油田,也有與IS伊斯蘭國交戰的紀錄。2014年還參與俄軍佔領克里米亞半島的行動。

斯拉夫軍團創辦人為俄羅斯情報機構「格魯烏」(GRU)退役中校烏特金(Dmitri Utkin),烏特金也是此次領兵進軍莫斯科的前線指揮官,亦為俄羅斯軍情局特種部隊出身,據傳他曾經擔任普里戈任的私人保鑣;普里戈任在2014年後,開始大力投資斯拉夫軍團,最後取得控制權,並改名為瓦格納集團。

2023年6月2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就瓦格納的情況向俄羅斯全體人員發出電視呼籲。攝:Artem Priakhin/SOPA Images/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2023年6月2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就瓦格納的情況向俄羅斯全體人員發出電視呼籲。攝:Artem Priakhin/SOPA Images/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因為普里戈任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有多年私交,瓦格納集團的業務開始擴張,擔任俄羅斯政府的白手套,以軍事武力在海外地區,尤其是中東與非洲多個國家中,維護俄羅斯的利益。

例如在利比亞內戰中,俄羅斯為了支持軍閥哈夫塔(Khalifa Haftar),又無法直接出兵,就以數千名瓦格納集團的兵力支援其作戰。

瓦格納由於能在中東與非洲國家佈建武裝力量,也獲得了不少經濟利益,光是支持對象提供的「保護費」,就多半是以貴重資源開採權(油氣、黃金、鑽石)作為交換,根據外媒估計,每年能賺進數億美元。

有鉅額保護費的收入,瓦格納自然能夠招兵買馬,獲得更多的人員與裝備。所以PMC業務對俄羅斯、瓦格納、受保護對象來說,都是一門好生意。瓦格納集團也因此迅速擴張,在俄烏戰爭之前,不包含文職人員,其武裝人員規模就已經達到約八千人,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型PMC。

俄烏開戰後,瓦格納成俄軍最能打的機械化野戰軍

已在各國作戰多年的瓦格納部隊,其戰鬥力遠超過俄羅斯大部分的正規軍,並在2022年「波帕斯納亞戰役」開始反客為主,擔任主要進攻武力。

俄烏開戰後,由於俄羅斯一開始並沒有發布動員令,兵力嚴重不足,又不能上報太多的正規軍傷亡,以免引發國內的反戰輿論,在初期的攻勢受阻後,顯然只有容許瓦格納進入烏克蘭戰場,作為俄軍的輔助兵力,才能解決俄軍的人力問題,因此大約有編成四個團的八千名瓦格納戰士參戰。

不過已在世界各國作戰多年的瓦格納部隊,其戰鬥力遠超過俄羅斯大部分的正規軍,於是在2022年3月至5月的「波帕斯納亞戰役」(Battle of Popasna)開始反客為主,擔任主要進攻武力,俄軍反成了支援後勤與空軍/砲兵火力的輔助單位,並且最終讓瓦格納部隊取得勝利。

2022年12月24日,俄羅斯聖彼得堡公墓英雄巷,一名工人在俄烏克戰事喪生的瓦格納集團僱傭兵德米特里·緬什科夫 (Dmitry Menshikov) 的墳墓前放置了一幅肖像。攝:Igor Russak/Reuters/達志影像
2022年12月24日,俄羅斯聖彼得堡公墓英雄巷,一名工人在俄烏克戰事喪生的瓦格納集團僱傭兵德米特里·緬什科夫 (Dmitry Menshikov) 的墳墓前放置了一幅肖像。攝:Igor Russak/Reuters/達志影像

波帕斯納亞戰役後,瓦格納集團證明自己不僅是PMC,正規野戰的戰鬥力更是兇悍,再加上當時俄軍兵力青黃不接,大量合同兵(志願役)合約到期退役,新徵招的動員兵力又還在訓練,因此俄國政府不得不給瓦格納集團更多重裝備,並容許更多管道招募兵力,如到監獄招募人犯,或容許外國人加入等。

這些措施讓瓦格納的兵力最盛時期達到了五萬人,包含一萬名由俄軍退伍軍人組成的幹部,以及四萬名補充兵,並擁有超過100輛戰車(T-90M與T-72B3)、數百輛裝甲車、直屬砲兵、野戰工兵與補給後勤車隊的機械化野戰軍。

隨後當俄軍在烏克蘭戰場全線都轉為守勢,只有瓦格納野戰軍保持攻勢,並連續攻破了烏軍的多個重鎮,包含蘇勒達爾(Soledar)與巴赫姆特(Bakhmut),期間烏軍派出至少30個旅的全部或部分兵力對抗,仍檔不住瓦格納野戰軍的攻勢。(更多瓦格納集團兵力,可見另文分析。)

看似戰功赫赫,戰力彪悍的瓦格納野戰軍,在攻下巴赫姆特的時刻,對於俄羅斯政府的威脅,卻已經超過戰功了,成為俄政府需要優先拔除的眼中釘,即使俄烏戰爭還在進行中。

瓦格納集團對俄國威脅已超過戰功遭清算

從瓦格納佔領城市或往莫斯科開進的部隊,都沒有任何補給車隊隨行來看,就知道這是一場「勞資糾紛」引發的「罷工示威」。

瓦格納集團有了戰功後,開始對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指點江山」,甚至其領導人普里戈任多次把批評矛頭對準俄羅斯國防部,除了私人恩怨(不提供瓦格納補給)之外,更多次指責其戰略與戰術指導有問題,點名國防部長紹伊古(Sergei Shoigu)與參謀總長格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應該下台。

不管普里戈任的指控是否正確,對俄羅斯政府來說,瓦格納集團已如同軍閥化了,即以武力作為政治資本、佔有國家資源,以擴張地盤為唯一目的。就算普京總統與普里戈任有多年私交,後者對前者表現得多忠心耿耿,普京也無法容忍國內出現軍閥。

於是在今年5月底,俄國防部要求,所有參與「特別軍事行動」(special military operation)的人員,不論身份都必須與俄國防部簽合約,歸俄國防部統一指揮與發放薪資。任何人都看得出,這個政策即是意圖收編瓦格納集團的野戰武力,而且必然也獲得了普京總統的同意。

但瓦格納明顯不想被收編,最主要的問題恐怕也不是外界認為的普里戈任的政治野心,而是「待遇」,首先要了解瓦格納的薪資問題。

2023年6月24日,俄羅斯頓河畔羅斯托夫市,瓦格納僱傭軍從南部軍區總部撤出,返回基地。攝:Vasily Deryugin, Kommersant Publishing House via AP/達志影像
2023年6月24日,俄羅斯頓河畔羅斯托夫市,瓦格納僱傭軍從南部軍區總部撤出,返回基地。攝:Vasily Deryugin, Kommersant Publishing House via AP/達志影像

PMC公司畢竟是刀口舔血,拿命換錢的職業,在商言商,其武裝人員的待遇自然也遠高於一般行業,僅以瓦格納招募囚犯為兵時公開的「最低待遇」為例,起薪(月薪)約24萬盧布(8.9萬台幣),更重要的是,作戰達成KPI,還有每次10萬台幣起跳的獎金,打得越好,賺得越多。此外受傷有額外撫恤金,陣亡時家屬可獲得約數百萬台幣的補償金。

作為核心骨幹的俄軍退伍老兵,其待遇更是囚犯兵的幾倍,在戰地每個月賺40萬盧布都稀鬆平常。但看看俄羅斯正規軍的待遇,合同兵在戰時的待遇,也只有20萬盧布,作戰獎勵也極少,整體薪資比瓦格納的囚犯兵還不如,換作你是身經百戰的瓦格納老兵,薪資少了超過一半以上,這合約簽得下去?

有些人會指,為何俄軍不用瓦格納的標準來與瓦格納戰士簽約?實際上,此舉會造成軍中待遇的不公平,正規俄軍也極可能要求比照辦理,進而導致俄國軍隊的人事成本膨脹數倍,甚至養成部隊為了賺錢而搶功的心態,讓部隊從為國家服務的機構,成了為賺錢而拚命的傭兵組織,這是任何國家都不允許的情況。

所以衡量到底,俄政府只能將瓦格納武裝力量——尤其是核心的野戰軍人力強制收編——全國部隊統一待遇,才能消除種種隱患。

當然瓦格納會透過各種管道表達反對收編的意願,但顯然俄政府鐵了心不予同意,尤其是普京總統在6月中旬發表談話,認為任何武裝都應該與俄國防部簽合約,顯然就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於是,終於在6月23日,瓦格納爆發了軍中譁變,由前線營地後撤的大批瓦格納部隊,佔領了俄羅斯的頓河畔羅斯托夫市(Rostov-on-Don),並派遣一支約五千人的裝甲部隊往首都莫斯科(Moscow)進軍。

瓦格納的兵變訴求沒有討論價值,因實際上了解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及瓦格納佔領城市或往莫斯科開進的部隊,都沒有任何補給車隊隨行來看,就知道這是一場「勞資糾紛」引發的「罷工示威」。

但畢竟瓦格納是有實彈的武裝部隊,如何不引發大規模衝突而妥善解決,還是考驗俄政府高層的政治智慧。

2023年6月24日,俄羅斯頓河畔羅斯托夫市,人們走過由瓦格納私人僱傭兵集團戰士控制的南部軍區總部附近的當地馬戲團。攝:Stringer/Reuters/達志影像
2023年6月24日,俄羅斯頓河畔羅斯托夫市,人們走過由瓦格納私人僱傭兵集團戰士控制的南部軍區總部附近的當地馬戲團。攝:Stringer/Reuters/達志影像

瓦格納軍事譁變為何能迅速和平解決?

對俄軍來說,現在也是整併瓦格納的最好時機,因幾乎全線轉入守勢,兵力數量需求大為降低,只需鞏固現有的10萬平方公里佔領地以及亞速海海岸線,就已能對國內交代。

首先是普京總統的演說,拉高這場勞資糾紛中,瓦格納可能付出的代價是「叛國罪」,明顯警告瓦格納,普京總統並不挺老友普里戈任,並且防堵任何可能的政治或軍事力量支持,行動上亦開始搜查瓦格納總部,以及檢察機構以叛國罪起訴瓦格納參與行動的眾人,表示俄政府是「認真的」。

普京總統的表態與行動,也是因為這種「武裝遊行」表達訴求的先例絕不可開,直接定性為「叛國罪」,堵死了未來還有武裝力量想要依樣畫葫蘆的可能性。

但俄軍部隊顯然也是受命沒有朝瓦格納開火,但在瓦格納朝莫斯科開進後,車隊有遭到零星的空中轟炸作為警告,雖沒造成重大損失,但有一定威懾效果。瓦格納防空飛彈部隊亦確認擊落一架俄羅斯的Ilyushin IL-22M空中指揮所,造成10人死亡。(瓦格納宣稱是誤擊,並賠償每位死者至少500萬盧布)。表示俄政府知道問題的核心實際上是勞資糾紛,有可談的空間,因此先在輿論上壓制瓦格納後,再連夜安排雙方都信得過,又有份量的人介入,即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來協助調解。

最終,檯面上的結果是瓦格納停止任何行動,返回駐地,普里戈任本人前往白俄羅斯,所有瓦格納戰士的叛國罪等刑事指控被撤銷,並獲得安全保障。

相信還有檯面下的結果,只是沒有公開,筆者推測是至少在俄烏戰爭期間,簽約加入俄軍的瓦格納戰士,比照其原有的待遇大致不變,但必須簽屬保密協定,不得公開,以免影響俄軍整體的士氣。因為這點才是瓦格納集團的原始訴求,只有滿足這點,這次的軍事譁變才可能平安落幕。

對於俄軍來說,現在也是整併瓦格納集團的最好時機,因幾乎已經全線轉入守勢,兵力數量需求大為降低,只需鞏固現有的10萬平方公里佔領地以及亞速海海岸線,擊退烏軍的反攻,就已經能對國內交代,順勢等待談判結束戰爭。

就算俄軍未來要發動大規模攻勢,相信已經是整併完瓦格納的野戰軍,並且先前動員的30萬人已經訓練了幾乎一年,也無大規模傷亡,是好整以暇的生力軍,人力不像開戰時那麼吃緊。

加上俄國已經宣布的擴軍計畫,2026年前將從115萬擴軍到150萬,包含70萬合同兵(志願役),僅今年6月的公告,就宣布將組建一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一個防空集團軍、一個野戰軍,合計26個旅,大幅度擴增戰鬥兵力。這些兵力是否能準時到位,才是影響未來俄烏戰場的真正關鍵。

2023年6月24日,瓦格納集團負責人普里戈任離開南部軍事重鎮頓河畔羅德科夫(Rostov-on-Don)。攝:Stringer/Anadolu Agency via Getty Images
2023年6月24日,瓦格納集團負責人普里戈任離開南部軍事重鎮頓河畔羅德科夫(Rostov-on-Don)。攝:Stringer/Anadolu Agency via Getty Images

普里戈任交權?只是障眼法而已

烏克蘭戰場其實對於瓦格納只有打廣告的效果,發起「武裝遊行」幫戰士爭取權益後交出指揮權,對普里戈任來說,也許是最佳的解脫方式之一。

此外關於普里戈任的去向,有些觀察家認為,普里戈任怎麼可能如此輕易放手,被流放到白俄羅斯,可能是與普京演的一齣雙簧,目的是讓瓦格納的軍力進入白俄集結,接手俄軍已經進入白俄的戰車等重裝備,再由北面借助地利之便,攻入烏克蘭首都基輔,讓烏軍不得不派重兵防備。

但筆者認為,瓦格納數萬野戰兵力的存在本身,對於俄國的威脅已經超過戰功,本身需被處理的優先性,遠大於攻擊烏克蘭。何況,瓦格納真要進白俄集結,由於俄軍早已經進駐白俄,瓦格納要進去,根本不用演這一齣全球媒體關注的譁變戲,就算需要保密,化整為零的以民眾或觀光客身分進入白俄,外界根本難以察覺。

且以常理推斷,如果普里戈任有政治野心,不會不明白瓦格納在烏克蘭戰場的戰功還不如打下大半札波羅熱(Zaporizhzhia)與赫爾松(Kherson)的第58集團軍,發起軍事政變就算抵達莫斯科,也難以服眾,幾乎無改朝換代之可能,徒然成為眾矢之的。

如無政治考量僅在商言商,烏克蘭戰場其實對於瓦格納只有打廣告的效果,但損兵折將需要賠付大量金錢,又沒有保護費這種收益,實際上非常不划算,發起「武裝遊行」幫戰士爭取權益後交出指揮權,對普里戈任來說,也許是最佳的解脫方式之一。

外界更常忽視的是,瓦格納除了在俄烏戰場的野戰軍之外,其武力還有遍布中東與非洲的雇傭軍,如前文所述,承接俄國政府不方便出面的業務,擔任白手套,是瓦格納經濟命脈的來源,沒有俄國政府允許,瓦格納根本不可能接到這些工作。

相對的,普京可沒說瓦格納不能繼續這部分的生意,普里戈任已在俄羅斯國內樹敵無數,樹大招風成了箭靶,流放白俄後沒了俄國的政敵監視,也許在生意上會更好操作,相信這也是說服普里戈任的重要條件。

2023年6月25日,俄羅斯莫斯科克里姆林宮附近,一名親俄人士舉著一面旗幟,旗幟上有俄羅斯總統普京的肖像,上面用俄語寫著「為了祖國,為了主權,為了普京」。
2023年6月25日,俄羅斯莫斯科克里姆林宮附近,一名親俄人士舉著一面旗幟,旗幟上有俄羅斯總統普京的肖像,上面用俄語寫著「為了祖國,為了主權,為了普京」。

還會有下一次叛變嗎?俄國的「卡祿山」隱患

靠著普京的個人威望與給予的利益,讓車臣領袖小卡德羅夫效忠,但普京無論任期多長,總有一天要退位,繼任者如沒有普京的能力與威望,車臣共和國還能為俄國效力嗎?

在俄國境內,有軍閥化疑慮的武裝部隊,除了瓦格納野戰軍外,還有另一支就是車臣共和國所屬的第141特種機動團。

這支部隊雖然編制是一個團,但實際上有1.2萬人的龐大規模,理論上由俄羅斯聯邦國家近衛軍節制(控制管理之意),但實際上指效忠於卡德羅夫家族,俄語稱為Кадыровцы,直譯就是「卡德羅夫的追隨者」,俗稱車臣軍。

車臣軍原本是效忠老卡德羅夫(Akhmad Kadyrov),即現任車臣領導人小卡德羅夫(Ramzan Kadyrov)父親的車臣分離主義民兵,但在1999年第二次車臣戰爭期間,整軍跟隨老卡德羅夫向俄羅斯投誠,協助打擊車臣分離主義。

在戰後,普京不但容許車臣繼續保留這支部隊,還繼續擴增規模,除了表達對車臣地方政府的完全信任,還能夠容納投降的叛軍(招撫比剿滅成本低),並且協助俄羅斯作戰,除了在俄烏戰爭幾乎全員出動參戰,先前還參與了敘利亞戰爭,因為戰功彪炳,被稱為「普京總統的伊斯蘭彎刀」。

然而,保留這支效忠車臣領導人家族的部隊,實際上有很大的風險,目前是靠普京總統的個人威望與給予的利益,讓車臣領袖小卡德羅夫效忠普京,進而使車臣部隊效忠普京與俄羅斯。但因為小卡德羅夫擁有私人武裝力量又有地盤,常被軍事觀察家稱是「卡祿山」,亦即可能是發動俄羅斯版「安史之亂」的安祿山。

普京總統無論任期多長,總有一天要退位,萬一繼任者沒有普京的能力與威望,擁有獨立武裝、實戰經驗豐富的車臣共和國,是否還能夠這麼盡心竭力的為俄羅斯效力,是否需上演「消除藩鎮」的戲碼,就都很難說了。

讀者評論 9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kes 昨晚普里戈任有發錄音檔解釋,其中一個所為「正義行軍」的主因是與俄軍的合約問題。
    正如這篇分析指出的,瓦格納跟俄軍的合約衝突,一來多數傭兵不願意被收編,二來被收編後薪資待遇確實有極大差距,加上先前大小衝突不斷的齟齬,一般軍事領域也點出勞資問題不是主因,也是催化雙方不滿的原因。
    其實這件事過去西方軍圈都有多次提及,可惜華文媒體不太關注。雖然你覺得荒謬,但對於拿錢幹事的傭兵來說,一來錢拿得比以前少,二來又被顢頇的俄防部收編,這口氣怎樣也吞不下去。

  2. 根據作者所解讀,這次事件是「薪資問題」的「勞資糾紛」。
    假如作者推測屬實,那我肯定這是工運史上最厲害的遊行示威了。
    瓦格納派兵佔領了軍事指揮中心,進兵至首都200公里,沿途擊落6駕直升機,殺害了12名俄國士兵。以上這些行為無論任何國家也是叛國罪,極有可能被判20年以上監禁。
    冒著這些風險,是為了「薪酬待遇」?
    完全荒謬。

  3. lukas233 實際上有沒有外國勢力 和普京害不害怕外國勢力是兩回事🙃 現實政治里,別說義和團了,波爾布特也拿過中美的援助

  4. 哈哈哈这里也能看到外国势力,你有见过外国势力收买义和团的吗?

  5. xzhang19 瓦格納也可能在「外國勢力」和「敵對勢力」的下威脅普京政權。

  6. 哗变:指军队突然叛变。

  7. 错别字,”兵变”打成了”哗变”

  8. 有点前后矛盾,前文说瓦格纳已经是军阀化的力量,对莫斯科形成巨大威胁。后又说瓦格纳跟莫斯科只是劳资纠纷。但是能够发动武装游行的军阀势力,难道和莫斯科之间的矛盾就是钱的矛盾吗?不可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