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深度

「人社班」陸續停招之後,台灣高中的人文社會科學教育何以為繼?

「人社班是培養人文及社會科學人才的途徑之一,並非唯一途徑。即使沒有人社班,一樣可以給學生得到很好的學習。」

中山女高内的「人社班」。

中山女高内的「人社班」。攝:陳焯煇/端傳媒

端傳媒實習記者 陳禹蓁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23-04-26

#人社班#高中生#社會科學

(端傳媒實習記者 陳禹蓁 發自台北)

週三午後,六位學生一排劃開、齊坐在電腦教室操作電腦,悶熱潮濕的下午並沒有慢下她們手邊的動作:手握滑鼠、瀏覽前一個禮拜拍攝的訪談影片,在鍵盤間敲打、修改文件的同時,她們一面和鄰座同學或是老師交頭接耳,討論執行上的各種細節。而這一切,都是為了即將在5月底舉行的「專題研究」成果發表會做準備。

這群高中生的研究對象是台北市文化局登錄的歷史建築、台北市第二座垃圾焚化廠——龍口町塵芥燒却場,「雖然龍口町塵芥燒却場已經進入都更階段、不過我們還是覺得有很多可以做!」學生向記者分享,為了了解龍口町塵芥燒却場空間利用的可能,她們上禮拜採訪了室內設計師,討論老建築得以重生、自給自足的作法。

鎖定這個在日治時期承載全市垃圾處理需求的遺跡,這群未滿18的青少女不只要把研究寫成論文,還要拍成紀錄片。

同樣的時間,還有四間教室在進行相同的活動,學生依照專題研究的科目分班、與各科老師(國文、英文、歷史、地理、公民)分班討論,她們大部分已經進入資料分析和整理的階段、有些學生拿著平板與老師討論這次文本分析的重點,也有組別打開Google表單和老師討論從問卷收集到的資料。

一組關心身心障礙者就業輔導的同學直接在討論時間打起電話,三個女生相繼與電話那頭的承辦人接話,雖然年輕,她們的語氣沒有太多的不確定或羞澀,向電話的那端說道:「我們想了解身障者相關輔導以及身心障礙團體和公益組織的合作關係,關於如何幫助身障者就業?⋯⋯有無合適的受訪者可以讓我們訪問?」

這是中山女高人文及社會科學資優班(下稱人社班)高二學生「專題研究」課程時的場景。人社班是2003年由台灣教育部推動「高中生人文及社會科學基礎人才培育計畫」成立,計畫初期有建中、北一女、中山女高等學校加入,20年來已經在全台播下成果,吸引各縣市高中加入,據最新一期(2022年9月至2024年9月)計畫申請名單,共有12所學校參與。

「計畫也希望人社班讓人文社會科學在高中教育形成一個典範,讓同個學校的老師們知道,原來人文社會科學可以這樣教!」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人社班計畫主持人也是創辦推手之一的陳志柔說明,人社班成立的目的是源於破除社會對人文社會科學的刻板印象,避免讓學生誤以為它只是純然的背誦科目,吸引更多對此行有興趣的基礎研究人才。為了讓更多人「正確地認識人文社會科學的本質」,人社班計畫將人文社會科學教育在高中紮根,培育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學術研究人才。與此同時,「計畫也希望人社班讓人文社會科學在高中教育形成一個典範,讓同個學校的老師們知道,原來人文社會科學可以這樣教!」

中山女高内的「人社班」。
中山女高内的「人社班」。 攝:陳焯煇/端傳媒

人社班的課程主要由「人文社會科學導論」、「經典閱讀」、「專題研究」組成,計畫分由各區子計畫運作,引介大學教授及研究生進入高中開設人文社科領域課程。「人文社會科學導論」為大學教授針對歷史、政治、社會、心理、經濟等不同學科進行講座;「經典閱讀」則是由大學博士生選擇該領域經典閱讀作品,並以小班方式帶領學生閱讀與討論;「專題研究」是建立在先前對人文社會科學的了解,進一步對生活世界提出疑惑、從而找出解答。

在高一的「經典閱讀」課程,學生以9至10人為單位學習「歷史學」、「心理學」、「經濟學」等基礎科目,歷史學授課教師讓學生們將座位圍成一個圈,以問答方式和學生一起閱讀、討論文本。像是大學、研究所的研討會(seminar)課程,由老師提問、學生回答,推進文本閱讀、深化學生的理論知識。心理學課堂則是先由學生分組上台報告文本、指出自己閱讀文本的疑問,再由台下的同學及老師給予回饋。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