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國際大陸深度

馬克龍訪華:一場「互打楔子」的中法歐美博弈

一位在國內改革議程中不甘放低身段的總統,在北京卻表現得身段異常柔軟。

2023年4月6日,中國北京人民大會堂外的歡迎儀式上,法國總統克龍在檢閱儀仗隊後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握手。

2023年4月6日,中國北京人民大會堂外的歡迎儀式上,法國總統克龍在檢閱儀仗隊後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握手。攝:Ng Han Guan - Pool/Getty Images

雷隆

刊登於 2023-04-11

#中法#雷隆#評論

作為一個歐洲中等強國的國家元首,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4月初對中國的國事訪問,收穫了超乎尋常的接待熱情和國際關注,不僅完全蓋過了同行的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的風頭,而且也超過此前已經到訪北京的西班牙和德國政府首腦,成為這一時節的「現象級」話題。

顯而易見,這種話題熱度的緣起,不侷限於中法雙邊關係框架內。在這場雙邊外交的光影中,除了「半在場」的歐盟,還隱藏着「不在場」但並未缺席的烏克蘭、俄羅斯和美國,以及更廣泛意義上的台灣,可以說是「兩國交好、多方博弈」。而在中法交好盛況的背後,也各自隱藏着為未來打下的種種楔子,這或將成為未來數年間塑造中法、中歐關係走向的一個個道岔。

在為期三天的訪問中,馬克龍從中國得到豐厚回饋,卻也在國際上引發了不小爭議,連他作為「歐洲領袖」的形象也遭受到前所未有的質疑。一位在國內改革議程中不甘放低身段的總統,在北京卻表現得身段異常柔軟。馬克龍究竟是真的具有重塑歐洲戰略自主性的雄心?還是志大才疏?甚至流於滿足於為本國企業謀利的市儈氣?

奇特組合遭遇差別待遇

這種「奇特組合」與其說體現了歐洲內部的團結,不如說暴露了內部的不團結。而事實也證明,中國充分地利用了其中的尷尬之處。

所有的觀察人士都將「馬克龍+馮德萊恩」這對訪問組合,解讀為馬克龍希望為此次國事訪問增加更多的「歐洲維度」,這種解讀固然有其道理,但問題在於:這種組合在多大程度上具有自主性,又在多大程度上受制於東道主?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