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族群與認同的關聯,在各個世代並不相同。為此,本文另外採用進一步的統計模型,檢驗年齡與族群的共同作用,答案也是一樣的:整體而言,老年人說自己願意為國家而戰的比率會低一點(可能是因為覺得自己太老,上不了戰場),但「同年齡層內」互相比較,依然沒有族群差異──同年齡的原住民、閩南、客家、外省人之間,願意為國家而戰的意願並無差異。
在國族認同仍有歧異的台灣,族群之間為國家而戰的意願,為什麼會沒有差異?這可能是因為,不分族群、不分認同,台灣仍然是所有人的「家園」,人們存在保護家園的情感基礎。此外,雖然對國家未來的走向看法不一,但是,不管是希望台灣獨立,還是認同中華民國,也都在保衛同一群國民所組成的「國家」。何況,多份民調都顯示,台灣希望與中國統一的比率極低(在一成以下),也可能增加所有人抵抗中國侵略的意願。
在族群之外,讀者或許好奇,家庭經濟的狀況會不會影響作戰的意願?經濟狀況良好的人,會不會比較不願意冒險,戰爭來臨時寧願逃跑或躲起來?或者,家庭入不敷出、生活困苦的人,會不會「無恆產者無恆心」,對國家更沒有向心力,不願意為之而戰?雖然公開版的世界價值問卷中,並未公布客觀上收入多寡的變數,但是,資料中有受訪者回報的「前一年家庭收支狀況」,可以用這個變數來回答前面的問題。
而答案也是「沒有差別」──不論前一年家庭收支狀況如何,同樣也都有約四分之三的人回答自己願意為國家而戰,並沒有因為家庭當下的經濟狀況,而影響對國家的向心力、及保衛家園的意願。
同樣地,在歐美一些國家,教育程度經常是政治重要的分歧基礎,之所以如此,尤其是因為教育會影響職業、影響階級,進而影響人們的政治歸屬;但是在台灣,教育程度也不影響為國家而戰的意願:
(作者按:教育程度在台灣也會隨著世代不同,愈年輕的世代愈可能受過高等教育;為了考慮這個現象,筆者有另外自行以統計模型「控制」年齡之後考慮世代的影響,答案也是一樣的:橫跨不同年齡層,教育程度都不影響「為國家而戰」的意願。)
這些資料在在顯示,台灣固然是個內部分歧的社會(實際上,任何多元的社會,都一定存在分歧),但是,在這個實際面對戰爭風險的社會,當人們面臨對國家、對家園最大的威脅,台灣社會可以說是團結的;這樣的團結,也橫跨了各種社會、經濟的界線──願意為國家而戰,不是任何群體的專利。
保護民主的生活方式?「有及格」vs.「完美」
認為台灣民主「剛好及格,但還有缺陷」的人們,跟認為台灣民主已經「接近完美」的人們,保衛國家的決心並無二致。
當然,還是有一些因素,會影響人們保衛國家的意願,其中一個就是對台灣「有多民主」的評估。
問卷中詢問受訪者,「請問您認為台灣現在的民主程度如何?1是一點也不民主,10是非常民主」,有約三成的受訪者回答6分以下,回答7、8、9、10分的,則各有一成五到兩成。本文用下面這張圖表,呈現人們對台灣「有多民主」的評估,與保衛國家意願的關係:
如果10分中取得超過6分才叫做及格,那認為台灣民主化程度在「及格線以下」(1-6分)的人們,願意「為國家而戰」的比率是約三分之二,而認為台灣民主化程度在「及格線以上」(7分以上),願意這麼做的比率則將近八成,兩者相差超過一成。這樣的差異,在統計上有達到顯著,亦即「證據足以讓我們說有差別」;換言之,認為台灣民主發展「及格」的人,確實會更願意「為國家而戰」。
有意思的是,在認為台灣民主已經「及格」的人們當中,不論給的分數是7分、8分、9分,還是滿分10分,願意為國家而戰的比率,就沒有差異了──只要認為台灣民主「及格」,有多靠近「完美」就不再重要。換言之,認為台灣民主「剛好及格,但還有缺陷」的人們,跟認為台灣民主已經「接近完美」的人們,保衛國家的決心並無二致。
我們該如何解讀這樣的數據呢?本文認為,一個可能的解釋是,由於台灣最主要的外在威脅,來自不民主的中國,因此,「保護民主的生活方式」、「保護我們現在難得的成就」成為另一個「保衛國家」的理由。因此,認為台灣是一個「及格的民主」的人,更有額外的理由認為,自己需要保衛現在這個民主的生活方式,或者保護台灣人爭取民主的成就,所以更願意為此而戰。
正由於台灣所面對的,是不民主的中國,因此,只要認為台灣「還算是個及格的民主」,就足以視為一個值得保護的對象,或者一個足以捍衛的成就,就已經足以給人們保家衛國的動機,至於民主體制是否「完美」就顯得無關宏旨——因為再怎麼不完美,都比「失去這個至少及格的民主」來得好。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認為台灣民主不及格的這群人(約佔全體三成),仍有高達三分之二願意「為國家而戰」,這意味著,除了「因為我們是民主的台灣」以外,人們還有許多其他願意捍衛國家的理由,足以支撐三分之二「認為台灣民主不及格」的人作戰的意願。
至於這些理由可能是什麼?(比如為了保護所愛的人?)除了民主之外,人們認為台灣如果真的被侵略,自己將會失去什麼?這些都有待進一步的研究調查才能釐清。
我台灣,我驕傲?
愈為台灣感到自豪的人,愈有理由認為自己要保護自己的國家,保護「我們台灣人」已經達到的成就,不想被其他人統治。
此外,從關於民族主義的理解中,也可能發展出一個猜想:愈是為自己的國家感到光榮的人們,因為覺得自己的國家獨一無二、無可取代,愈有可能為了自己的國家而戰;相反地,對於自己的國家不感到光榮的人們,可能會覺得「是否在這個國家都差不多」,因此不那麼願意為國家而戰。這在台灣成立嗎?
在問卷中有一個題目,是「請問您對於作為一個台灣的人民會不會感到自豪?是很自豪、自豪、不太自豪,還是一點也不自豪?」,其中回答「不太/一點也不自豪」的人合計約兩成,「自豪」的有六成,「很自豪」的也有兩成,這三群人願意為國家而戰的比率高低也有差異:
從圖表上可以看出,對於身為台灣人感到「自豪」的人們,願意為國家而戰的比率達到四分之三,與平均相同,這比「不太/一點也不自豪」的人高出一成多;但「很自豪」的人們又更高,來到逼近九成的超高比率。(三組之間的差異都有達到統計上顯著,也就是說,證據足以讓我們說確實有差異。)
因此,民族主義的猜想可以說是正確的:愈為台灣感到自豪的人,愈有理由認為自己要保護自己的國家,保護「我們台灣人」已經達到的成就,不想被其他人(以台灣的狀況來說中即是中國)統治。
但是,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不太/一點也不自豪」的人,仍有將近六成願意為國家而戰;這意味著,即使不自豪的台灣人,多數仍然有其他理由,讓他們願意為挺身而出,不願意接受他國(主要是中國)侵略。至於這些理由是什麼,也需要進一步的調查研究才能得知。
跨越分歧的台灣共識
即使台灣人未必喜歡在現在的兵役制度下當兵、接受「教育召集」,然而就「意願」來說,台灣確實有推動全民防衛的空間。
從以上分析可觀察到,台灣人普遍願意「為國家而戰」,這樣的意願跨越了族群、經濟狀況與教育程度的分歧,顯示台灣人在國家存亡的大問題上,可以說是團結的;認為台灣的民主體制「及格」的人們,會更願意為國家而戰(至於民主體制是否「完美」就不重要),而「對於身為台灣人感到自豪」的人們也是如此──但是,即使認為台灣民主不及格,或是對身為台灣人不感到自豪,多數的人們也還是有其他理由,讓他們願意「為國家而戰」。
當然,這樣的分析有一定的限制,畢竟,人們實際上願意付出的成本(平時是否願意接受軍事訓練),以及對於「為國家而戰」具體而言要做什麼行動的想像(在前線?協助後勤?捐助?「不與敵人合作」是不是就算為國家而戰?)可能都非常不一樣。
此外,在調查研究中,也有所謂的「社會可欲性偏差」(social desirability bias),也就是說,人們可能會更傾向於回答「被認為比較好」的答案,即使人們心裡並不真的這麼想(一個著名的例子是,人們在問卷中都會傾向說自己不會歧視,即使實際上還是會);願意「為國家而戰」的比率,確實是有可能高估的。
不過,即使高估,對於「保衛國家意願,橫跨族群、經濟狀況、教育程度」、「認為台灣是及格的民主,或為身為台灣人自豪的人們,更願意為國家而戰──但即使沒有,也仍有高比率如此」這些結論,仍然很可能是成立的。
若具體對應到政策與倡議,意味著即使台灣人未必喜歡在現在的兵役制度下當兵、接受「教育召集」,然而就「意願」來說,台灣確實有推動全民防衛的空間。而李喜明將軍等論者,期待這樣的民防力量可以跨越社會分歧,有一定的團結、向心力,也並非癡人說夢,確有機會成為現實。
資料附註:本分析使用世界價值觀問卷(World Value Survey)第七波(2019年)台灣問卷資料,該問卷由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執行;本文使用的任一題項為缺失值即排除該樣本,分析樣本數1,184筆。
更正,我看到了,寫在最後面
可以的話,我想知道一下這份統計資料的採樣基數
戰時海空兩路都會被封鎖,台灣人只有參戰或投降兩個選擇。
也許可以將本島/離島列為變數之一?畢竟金、馬是最前線,當地民眾的想法也許和本島民眾有可比性。
很好的報導,希望看到2022年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