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弦子: 《金髮夢露》——影像虛假,痛苦真實

作爲影迷,夢露帶給了我迷影的幸福,但作爲女性,我更希望能愛她的失敗與痛苦。

《金髮夢露》劇照。

《金髮夢露》劇照。網上圖片

弦子

刊登於 2022-10-21

##metoo#女性主義#弦子#評論

【編者按】:Netflix劇情電影《金髮夢露》上映後招致兩極評價,但我們發現在外文語境和在中文語境中,批評是存在差異的。在中文語境中,不少批評認為電影矮化了夢露,展演她的痛苦時並沒有對等地讚揚她的反抗和勇敢,而後者被認為是電影應該承擔的責任之一。更何況導演自己也說,這部電影中有虛構的情節,因此更讓部分批評直指構造這些虛構情節來貶低夢露的可疑之處。

這關涉到幾個影像構建的問題:

在對夢露的公共形象的建構中,觀眾所想像的夢露到底是什麼樣子的?觀眾所批判的,是基於怎樣的對夢露形象的期待?夢露實際的遭遇是怎樣的?人們對電影的批判,又折射出對女權的何種渴望與想像?而夢露是那個盛放這些期待的合理「容器」嗎?

對電影引起的輿論進行分析,也將是具有爭議性的,但我們認為它很重要,因為最近許多人關注同一個問題——女權主義到底「教會」我們什麼?

在《金髮夢露》的最後,夢露翻遍了房間,終於找到一張鈔票,她將鈔票高高的舉起,像孩子一樣跑過花園,卻發現年輕的郵差已經離開。夢露手裏那張綠色美鈔就像在天空漂浮一樣,被特寫鏡頭久久跟隨,這是導演多米尼克再明顯不過的暗示:由美鈔所代表的「美國夢」,許諾一個窮苦女孩可以在夢想的締造之地——好萊塢——收穫無盡成功與愛。於是諾瑪·簡來到了好萊塢,成爲瑪麗蓮·夢露,可事實上一切都是虛幻,只剩下她與即將到來的死亡,悵然若失。

飽受爭議的《金髮夢露》裏,多米尼克採用了大量以視聽畫面參與解構的敘事手段,這也爲電影設置了較高的觀影門檻,當多米尼克試圖通過影像對諸多概念加以解構時,觀衆已陷入對影片大量展示的暴露鏡頭與創傷畫面的震怒,以至於關於本片的誤讀所引發的爭議,與本片的主體同樣成爲一個值得解讀的樣本。

關於本片的誤讀所引發的爭議,與本片的主體同樣成爲一個值得解讀的樣本。

夢露,是一個美國爲全世界所輸送的最重要的文化符號。作爲她的傳記電影,《金髮夢露》對夢露的影像作品的再次演繹,成爲了組織電影敘事的重要線索,也是散落在全片的謎語,等待被觀衆檢索。謎語是晦澀的,於是觀衆們爭論,對夢露那被風吹起的裙襬的反覆特寫,到底是對男性凝視的諷刺,還是對夢露的二次剝削?

多米尼克在接受《視與聽》採訪時這樣解釋重現夢露影像的意義:「她被困在我們對她的記憶中,想要掙脫出來。這是一部關於無意識的電影,我們和她知道的一樣多,因爲她的生活本質上是未經檢驗的。」以這句解釋作爲謎底,我們會發現自己錯過的線索:對男性凝視的呈現固然觸目驚心,卻並非敘事的最終目的。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