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人香港深度影像

異鄉人:專訪攝影師劉博智,50年華人流散史

許多華人經過幾十年打拼,既無法融入當地主流生活,也沒有足夠金錢返回故土。

劉博智於2009至2019年,用十年間研究及拍攝古巴華僑,結集成作品《古巴唐人》。圖為其中一名受訪者--黄家 Julio Wong Morales。

劉博智於2009至2019年,用十年間研究及拍攝古巴華僑,結集成作品《古巴唐人》。圖為其中一名受訪者--黄家 Julio Wong Morales。攝影:劉博智

特約撰稿人 難分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22-09-16

#攝影#異鄉人

「『為何你經常來這裡游泳?』、『因為毛主席喜歡游泳,所以我也游泳。毛主席游的是長江,我游的是珠江。』」今年72歲的劉博智憶述,文化大革命演得最烈的時候,有大量中國人從內地游水偷渡來港,當時的香港流傳著這段廣東人應付公安的對話。

出生於1950年的香港,父母祖籍台山,家中有七兄弟姊妹,家人在九龍太子花墟道經營士多維生。他從小就要騎單車送貨幫補家計,認識不少街坊鄰居,那時候發現,他們都是來自中國不同地方的中下階層,從番禺、客家、上海、東莞都有,「那時候完全沒意識到他們是逃避共產黨而離開。」

記憶中,母親擔著擔挑,把餅乾、糖、油、壽星公煉奶等副食品、貼身衫褲帶上廣州給親戚。劉看到這些東西,明明都是中國造的,不明白為甚麼它們送回中國去。他們士多也會幫客人寄郵包回內地,寄的物品也是與媽媽帶回廣州的一樣。

於是他開始想像,這些人為何離開家園?便開始與他們聊天,用相機為每個人拍攝肖像,「肖像最吸引的地方,是可以看到他們每個人的生活也很不同,也令我很好奇他們的背景。」他沒有意識到,自己這麼早便開始拍攝他往後「50年不變」的攝影命題:華人流散史。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