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哀悼電影大師高達:當反叛與不妥協,離世俗觀眾越來越遙遠?

或許高達很清楚地知道自己一旦開了門,就會讓自己走進了好萊塢式敘事的窠臼⋯⋯

哀悼電影大師高達:當反叛與不妥協,離世俗觀眾越來越遙遠?
1963 年,法國新浪潮導演尚-盧.高達在意大利拍攝電影《輕蔑》。
「即便一切不如我們所願,也不會改變我們所願。」

曾執導《斷了氣》(Breathless,1960)、《輕蔑》(Contempt,1963)等經典電影的法國新浪潮名導尚-盧.高達(Jean-Luc Godard,1930-2022)稍早於瑞士羅勒辭世,享耆壽91歲。稍晚法國媒體再披露高達其實是採取了「輔助自殺」(Physician-Assisted Suicide)的方式結束生命,撼動國際影壇,畢竟在此之前,高達曾經表明自己仍有拍攝計畫正在籌備之中。

相較而言,電影是一門相當年輕的藝術,自盧米埃兄弟(The Lumière Brothers)的創作起算,至今發展不到130年。高達是自1955年開始創作,直至過世之前,時間跨度長達67年,亦即其創作生涯已橫越逾一半電影史時間。而在此漫長過程中,他幾乎不曾流於自我重複,而是一再試圖打破規則,並重新解構電影的本質。

當電影在20世紀中葉逐漸陷入僵化之時,是高達與楚浮(François Truffaut)等《電影筆記》(Cahiers du Cinéma)出身的影評人起身轉執導演筒,引領電影史駛入了一個全新的方向。誠如高達後來生動地描述:「我們就像穴居人闖進路易十五的凡爾賽般闖入了電影院。」(節錄自A Light in the Dark: A History of Movie Directors By David Thomson,P149)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