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從未有過一個夏天,讓熱射病、限電、乾旱和山火,得到如此廣泛和焦慮的關注。8月23日,中國中央氣象台連續第12天發布高溫紅色預警,四川、重慶、浙江等中部省份部分地區最高氣溫仍達40℃以上。有媒體統計,今年夏天至少已有35人因中暑死亡,涉及13個省份。
高溫下的脆弱人群,多爲戶外勞動者、工人和老人。在媒體有關中暑(熱射病屬於重症中暑)的報道中,外賣員是戶外勞動者中最常出現的群體。與此同時,杭州正在經歷罕見的持續高溫。據報道,自1951年以來,杭州共計22天最高氣溫超過40℃。而今年截至8月23日,杭州40℃以上天數已達到14天。
當外賣員遭遇極端高溫,他們面臨的是什麼?又會如何應對?高溫是否如我們所以爲的,也是他們最爲擔憂的?8月3日和8月9日,最高氣溫分別爲37℃和40℃,端傳媒跟隨杭州一位女外賣員參與她在高溫下的戶外工作。我們謹慎的嘗試並非圍觀與獵奇,而是希望通過她的視角還原極端高溫下他們的戶外日常。
第一次遇見陳芳,是在杭州購物中心M的一樓大廳。當天上午,杭州市氣象局發布高溫預警,預計未來一週以晴熱高溫天氣爲主,最高氣溫爲38℃至40℃。
7月,杭州共有26個高溫日(最高氣溫≥35℃),其中4天超過了40℃。進入8月的杭州,高溫酷熱持續至下旬。8月21日,當地氣象局發布「高溫倒計時」稱,24日以後高溫強度將逐漸減弱。截至8月23日,今年夏天杭州主城區高溫日達到了54天,40℃以上有14天。
彼時爲8月2日早上10點半,氣溫34℃。陳芳戴着醒目的美團外賣黃色頭盔,拎着一份用白色塑料袋裝好的餐食疾步走向出口。我快步跟上前,試圖追上她。M購物中心整體呈半圓弧型,凹面有五個出入口,東南面是一處空曠的停車場。我掀開兩層透明塑料門簾,在烈日下攔住她。
除了黃色頭盔和耷拉在背後的漂黃馬尾,陳芳全身被黑色包裹。黑色鴨舌帽、薄外套、運動長褲和防曬手套,和一條遮住口鼻、頸部的防曬面巾,就是她全部的防曬裝備。我表明來意,提出想跟她跑一天外賣,她不可置信地說:「這天氣太熱了!」
最終她同意了我的請求。於是,在8月上旬的兩個高溫天裏,我成了陳芳的「跟班」。
每天都聽到外賣員中暑的消息
8月3日上午8點,杭州街頭人車嘈雜,陽光打在瀝青路上明晃晃,一眼望去不像清晨,更似午後。這是杭州的第34個高溫日,我騎着租來的電動車前往和陳芳約好的會面地點——城北餘杭區一處街道中心的廣場——準備當她的跟班。
陳芳每天八點多開始送外賣。今年32歲的她成爲一名外賣騎手不到半年,過去幾年都在電子廠打工。兒子已經10歲,九月將升入小學三年級。陳芳給他報了個暑假興趣班,早上7點多把他送過去,下午再由奶奶接回家。
騎電動車雖不費力,行駛時也有風,但直接暴露在日照下,渾身仍是熱烘烘的不適感,鼻子很悶,身體像一團被烘烤的麵包。高度近視的我直視過於明亮的前方時,不得不微眯雙眼。
8點15分,陳芳發來語音:接到單了,無法在原地等我。我決定前往遇到她的購物中心M等待——M是她送餐3公里範圍內最大的一處商圈,不出意外的話,她一定會再來這兒取餐。
陳芳知道我在商場M等她後,強調了一句:「一般你們是跟不上我們的,因爲有時間規定。(我們)有時候會抄小路,(你們)不太會跟得上。」我對陳芳的提醒不以爲意,直到幾個小時後被遠遠甩在身後。
從4月26日杭州下發「常態化核酸檢測」的通知至今,已經過去四個月。M入口處的喇叭仍重複不歇大聲播放着:「進入商場,請有序排隊,打開支付寶,掃描二維碼,給工作人員查驗。」進出口處有兩層透明塑料軟門簾,中間近十平米,銀色矮圍欄在此隔開了兩條出入通道。外層直通室外,裏層與被冷氣包圍的商場隔開,簾後站着一負檢查健康碼和7日內核酸陰性證明的安保人員。
9點半左右,我終於在商場M東南凹面的非機動車停放處與陳芳會面。這時她已經送完了五單早餐。暫時沒有新單,陳芳決定來M周邊轉轉,等待系統派單。
她車頭上安裝了一個簡易鋼架,撐着一把和車身等長的遮陽傘。放手機的塑料支架固定在左後視鏡的鏡座上,車頭掛着透明藍邊的防雨軟板,踏板上放有一個褪色的美團外賣包。
「你沒準備防曬的嗎?」見到完全裸露面部和頸部、暫時脫掉長袖開衫的我,陳芳問道。和陳芳相比,我沒有防曬手套和面罩,也沒有能遮住全身的傘。經她提醒,我才將開衫袖子再次套住雙臂。但臉、脖子和手背只能暴露在外。
我遞給陳芳一瓶礦泉水,她指了指雙腿間的外賣包,「沒事,我也有帶。」
我們沿着小道開到了一家連鎖咖啡店門前。入駐M的大多數商鋪10點才開門,此時的商場內只有臨街大型超市和咖啡店已經營業。小道旁裝點着常綠灌木和一排稀疏的小樹。陳芳讓我開到樹影底下。
幾分鐘後,沒等來系統派單,她決定去其他「商圈」碰碰運氣。她口中的商圈,實際上指的是街邊商鋪的早餐店。在一個十字路口等紅燈時,陳芳看了看我的手背,又提醒了一句:不遮牢的話會曬傷的。我說就算工傷吧。綠燈亮起,陳芳笑着向前駛去。
我們停在一條約兩米寬的非機動車道上,幾棵大樹遮擋出一片陰涼的空地,邊上是一棟10層樓高的居民樓。雖然還是能感受到熱氣不斷襲來,但比太陽底下好許多。不遠處傳來除草機的聲響,我們開始在樹蔭下等待訂單。
陳芳是全職「專送」騎手,隸屬於購物中心M附近的一個美團配送站,配送範圍基本在3km以內,由系統派單,無需搶單,上線時間需滿8個小時。站點內目前有近70名全職外賣員,其中只有兩名女性。
「這會大家(騎手)都出來了。」陳芳說。上午10點前的早班專送騎手少,陳芳告訴我,她們團隊也就十幾個人。但10點之後,中班專送騎手開始上線,她能接到的單子也會隨之變少。餓了麼外賣員和美團衆包的兼職騎手也會攤薄她能接到的訂單。
林哥是中班騎手之一,與陳芳同屬一個配送站,手臂上戴着一副淺色冰袖。每天上午9點半,除了早班騎手,其他騎手需到配送站外開早會,20分鐘左右,主要講騎行安全。林哥的上班時段從早會結束至晚上8點左右,中間有一個小時休息時間。
林哥每天都能聽到外賣員中暑的消息。騎手中暑之後,會跟站長說明情況,再騎車回家休息,第二天接着上班。他發現,有些外賣員中暑是因爲沒有在電動車上安裝太陽傘,「頂着太陽一天,受不住。」有的騎手是因爲「喝太涼的水一下給激住了」。
「身體素質好一點的,硬撐就過去了,慢慢就習慣了。」林哥沒有中暑過,他感覺自己的身體還能頂得住。
陳芳告訴我,前一天他們配送站一名來做暑假工的大學生中暑了。她聽說,那名外賣員中暑後躺在了地上,後來在路邊坐了會,起來後繼續送餐。
她感覺今年夏天特別熱,「主要是很曬,以前沒這麼曬。」
跟着陳芳跑外賣的那兩天,我還撞見了她被「微笑行動」抽查。從2017年開始,美團對騎手進行不定期隨機抽查,要求外賣員拍攝包含頭盔和工服的面部照片並上傳,若審核不合格會被罰款或封號。
「微笑行動」彈出時,陳芳剛好送完一餐。她連忙打開車後箱,拿出美團工服和口罩。她將工服從頭上套下,拉下遮面巾,戴上口罩,將劉海向後梳起,再迅速戴上美團頭盔,舉起手機自拍。
「熱死了。」拍完照,陳芳又將工服和口罩塞回箱子。
超標電動車「提速」跑單
9點50分,等了近20分鐘後,陳芳的手機響了一下。她被指派了一個預約單早餐,要求在10點半送達。
陳芳不喜歡預約單,「很討厭的。」她向我解釋,騎手沒辦法只顧及預約單,特別是在用餐高峰期,同時有五六個即時單,可能與預約單不順路,或是路程太遠。而且,預約單收入與即時單一致,並不會給騎手增加補償,他們通常會當作即時單送,客戶和他們之間可能產生不快。前些天,陳芳提早20分鐘送達一份預約咖啡,顧客向她表達了不滿。「她問我爲什麼這麼早送來,我說商家都已經出餐了,我們就得去拿。」
10點剛過,我們動身去取餐。取餐點是小區底商的一家早點鋪,離我們乘涼的樹蔭百餘米,過一個紅綠燈便到。再次進入陽光直曬的馬路,彷彿被迫重新進入烤箱。取完餐,我們逆行一小段路後,抵達了顧客所在小區。趁陳芳去送餐的間隙,我打開手機自帶的天氣軟件,顯示34℃。站在小區底商外檐的廕庇處,仍像直面一台空調外機吹出的熱風。
結束預約單後,我們回到早晨約定見面的廣場附近。10點半,在一家滷鴨店門口停下,暫時躲在建築物的廕庇處裏。陳芳從外賣包裏掏出一個黃色塑料水瓶,喝了幾口水。她告訴我,喝完自帶的水後,每天至少還會喝完兩桶1.5升的礦泉水。
閒聊間,一名女外賣員騎着電動車徑直向我們這邊開來。她是陳芳所屬配送站的另一名女外賣員吳姐。吳姐全身被冰袖、紗巾和其他衣物遮住,車上也有一頂略顯誇張的遮陽傘。
停好車,吳姐和陳芳互相抱怨了一下手裏沒單。她們在系統中看到,同一站點實時排名第一的騎手,已經送完了12單。陳芳不清楚具體派單流程和細節,她推測和騎手賬號也有關,幹得久、送得快的人,可能會被分配更多訂單。
吳姐以爲我是新手外賣員,感到很好奇。「一般都是我們這種家裏有經濟壓力的,想多掙點錢,才出來跑外賣。」吳姐說,「這工作不適合年輕小姑娘。太陽這麼大,要曬黑的。」「我不是年輕姑娘嗎?」陳芳立即反問。她倆笑了笑。
寒暄過後,吳姐決定再去商場M附近碰碰運氣,和我們告別。此時已接近11時,陳芳的黑色運動褲上有明顯的汗水浸溼痕跡,大塊汗漬從大腿位置向四周蔓延。早上出門時,我隨身攜帶的兩瓶410毫升的水,已經喝光了一瓶。
高溫和等單,讓陳芳很是煩躁。她向我描述了心情好的時刻:當手裏同時握着幾個單子準備去送時,「就很爽。」
這種「爽」的體驗很快就來了。過了11點,陳芳手機裏終於出現了新訂單。11點15分,我們前往一家牛肉拌飯店取餐,送至一百多米外僅一街之隔的服裝店,步行也就兩三分鐘。隨後,我們又趕到不遠處一家燒餅店等餐。陳芳的情緒明顯高漲,說話時也笑起來了,「手上已經攢了五六單。」
不過,喜悅逐漸變成了急躁。11點58分,在一家漢堡店等餐的陳芳着急起來。此時,另一單還差7分鐘就要超時了。陳芳慌忙地給同事發語音,請求後台調度。
「來不及了!」陳芳決定先去送另一單。她橫穿過馬路,從車流裏脫身,進入路的另一側。我沒有徑直穿過去,被擋在車流這一側。
這是第一次,我跟丟了陳芳。
我停在一家奶茶店外的屋檐下,幾分鐘前陳芳給我發來語音,讓我在這裏等她,這是她送完第一批訂單後的下一個取餐地點。這時已經中午12時10分,天氣程序顯示體感溫度44℃,溼度53%,紫外線指數爲11,強度「極高」。
「剛送完第一批,現在開始第二批了。」12時20分,我在奶茶店門口等到了陳芳。不到20分鐘的時間裏,我們在相互僅間隔百餘米的四家店鋪取好了餐,第二批訂單的配送在陳芳電動車的滿速穿梭中開始。我將車速擰到最高,但還是被她越甩越遠,只能依靠她車頂的紫紅色遮陽傘定位。眼看着紫色遮陽傘逐漸變成一個點,消失在車流中。我又跟丟了。
我租來的電動自行車最高車速爲25km/h,時速超過15km/h時,車身便會發出「滴滴」的輕微提示音。租車行老闆告訴我,提示音是因爲車輛限速,「感覺慢的話,可以幫你升級。」我向他確認,升級後是否就能超過規定(2019年中國發布的電動車新國標)的時速25km/h。他表示,到店裏再和我詳細說,微信上聊這個不方便,隨後撤回了之前發來的幾條消息。
「你的車沒有提速嗎,25(km/h)是絕對跟不上我的。」陳芳的電動車提速過,但她不清楚具體數值是多少,車頭屏幕只會顯示最高25km/h的標識,「反正我每次都(將車把)轉到底。」
我在廣場旁的背陽處等待陳芳,附近有許多餐飲店。12時48分,那把紫紅色遮陽傘又重新回到我的視野。
12時50分至55分,我們繞着廣場周邊的幾家快餐店取了四份訂單,隨後逆行約五百米後進入一個老小區送餐。「熱嗎?」離開前陳芳問我,「你看我褲子上全是汗。」
13時11分,在去往別墅區送餐的路上,陳芳又疾速消失在我的視野內,我只好原地停下等她返回。後來的那個下午,我還跟丟了三次。
從別墅區出來後,我跟着陳芳去了一家電動車換電站。陳芳嫺熟地從車座下取出電池塞進儲存櫃的空格子中,再將從另一個格子取出的滿電新電池裝回車身。跑了近40公里後,早上8點出門時裝上的舊電池,在過去五個小時裏已經用掉了80%的電量。
陳芳購買的套餐可無限次更換電池,每月收費300多元。這種換電模式的電動車已經成爲許多外賣員的選擇,可省下數小時充電時間。我租來的電動車也是這種號稱「無限續航」的智能換電車型。
比起高溫,更害怕風雨
「熱死了,去吃午飯吧。」13時45分,送完25單後,陳芳決定下線休息。她帶我去了一家常去的陝西面館。推開玻璃門,空調冷氣順着打開的門縫撲上全身,渾身的暑氣被驅散不少。
店面不大,四張四人桌,只有我們兩個客人。陳芳要了一份11元的涼面,又從冰櫃拿了一罐百事可樂。我跟着也點了一份。匆匆吃完午飯,剛下線20分鐘的陳芳,又急着在系統上線,準備下午的行程。
陳芳告訴我,除了飯點高峰,午後的訂單也會比較多。「外面太熱,一些男的中午想回去休息。他們不出來,我能拿的單子也就多了。」根據配送站的規定,所有員工下午2點至5點之間有一個小時的休息時間。陳芳想趁其他人休息的檔口多送些訂單,多賺一點。
陳芳所在的配送站沒有底薪,按單數以階梯式計費。不同檔位(單數)設置了不同單價,最低檔位是每單5.6元。她堅持每天至少跑完50單,最多的時候跑過70多單。7月份,陳芳的工資超過了1萬元人民幣。
「熱也得送啊,我們要掙錢。」陳芳說,「做好防曬就行了。」每天用衣物遮得十分嚴實的陳芳沒有被曬傷過,但她大大咧咧沒抹防曬霜,「曬黑是肯定的,特別是臉和手」。比起高溫和太陽,她更擔心風雨天,在雨中搶速度容易發生交通意外,全身被淋溼比暴曬更難受。
「像我們這種學歷低的,只能做這行了,工廠裏工資又很低。」陳芳說,只要自己願意多跑幾單,就能多賺一些,跑多少掙多少。
高溫對林哥來說也不是要緊事。「我們不怕熱,怕窮。」
林哥向我展示了他的賬戶明細,4月份收入也超過了1萬元。他從今年3月開始送外賣,每月大約跑1500單,月收入在9500至10200元之間,平均月收入9800元左右。工資結構中的絕大部分是按總單量計算的基本薪酬,其他還涵蓋了顧客自願支付的少量答謝金(2元-5元/次)、不到20元的訂單獎勵(如物品較重時的補助)、活動獎勵和天氣補助。
7月下旬和8月中上旬,林哥收到了一筆38元的「天氣關懷」獎勵,以及共計125元的「高溫關懷金」。這些以「高溫」爲名的收入並非高溫補貼,林哥說,這是完成一定訂單量才會給的額外獎勵。
陳芳聽其他騎手說,年底會發放夏季三個月的高溫補貼,每月大約300多元。「這也是聽他們說的,到底有多少,我也不知道。」
午後的杭州暑氣燻蒸。
14時20分,我跟隨陳芳從廣場附近到1.2公里以外的小區送餐。爲了追上陳芳,我將車把手轉到最底,T恤在身後鼓起,身後留下陣陣暖風,頭盔帶子勒在黏糊糊的脖子上。陳芳說,我的臉很紅。我笑了笑,其實早些時候從後視鏡裏就注意到了。
大多數市民的電動車車頭上掛着常見的防曬遮陽罩,長袖防曬外套和白色遮面巾也成爲他們出行的必備物。非機動車道上的路人在紅綠燈路口停車時,會盡量躲在樹蔭下。
接近下午3點,天氣預報顯示,體感溫度46℃,紫外線指數爲7,強度「高」。停在太陽底下,若沒握着車把手,它的表面很快被曬得滾燙。
我們來到一處許多棟居民樓聚集的的街區送餐。行進鄰近小區的一條直道後,我感覺像被無數個空調外機包圍,偶爾有涼風穿過背後。隱形眼鏡似乎快被烤乾,我不停眨眼,徒勞地試着擠掉不適感。
闖紅燈對陳芳來說是常事。到當天下午4點,陳芳已經送了35份訂單。在跟丟數次之後,我決定結束今天的「跟班」,去找租車行老闆提速。
兩天後的傍晚,我在購物中心M內的一家奶茶店巧遇陳芳。當天最高氣溫40℃。陳芳告訴我,她已經送出了60單。和店員接過兩杯外賣果茶後,她向我告別,繼續跑活。
8月9日,第二次跟陳芳跑外賣時,我已經能緊跟上她了。這種能追上外賣騎手的新奇和興奮並未持續多久。兩個半小時後,當陳芳開着換過新電池的電動車穿越雙向道路時,我的電池已不足以高速行駛。我轉滿油門,看着她越來越遠。
沒與陳芳正式告別,當天中午結束了我的第二次跟單計劃。回到家,挎包裏的隱形眼鏡潤滑液,滴出了熱水。
尾聲
8月19日,杭州市最高氣溫爲40.5℃,我所在的街道爲41℃。下午4點40分,日曬已不強烈,紫外線指數僅爲1,但體感溫度仍高達48℃。我的核酸陰性報告即將在幾小時後過期,需要出門再做一次,以免第二天被擋在需要7天內核酸陰性證明的公共場所外。大陸網民們把這種行爲稱爲「續命」。
傍晚6點半,氣溫降到36℃。我騎着自行車前往1.5公里外的一處核酸採樣點。檢測點外並行排了兩條近百米的長隊,人聲嘈雜,熱風陣陣。我的脖子和後背不停冒汗。
「請各位排隊人員戴好口罩,不攜帶口罩,將無法爲您做核酸檢測。」採樣亭外的喇叭輪番播放着這句警示。上個月,同行的朋友因爲沒戴口罩,曾在其他檢測點被拒絕做咽拭子。之後每次出門核酸,雖然覺得荒謬,我還是會隨手將一個口罩塞進褲兜。
晚上7點,隊伍緩慢前移,因爲悶熱我將口罩拉至下頜處,前面還有二十多個人。做完核酸步行至自行車停放點,手機因高溫發燙宕機,重啓後才順利打開騎行程序。
緩慢騎至小區樓下時,心跳突然加速,像空腹喝咖啡後的心悸感,手臂也滲出汗珠,頭變得沉重,本想堅持着再走幾步,眼前卻突然開始發黑,伴着白色光點。我撐着身體走向不遠處的長凳,彎腰蹲了下去,眩暈感開始好轉,視線也清晰起來。然而,每一次試着起身行走,同樣的眩暈感又會反覆出現……幾次嘗試後,不得不打電話叫來家人,把我扶回了家。
我中暑了。這時,離我最後一次見到陳芳已過去10天,而40℃左右的高溫也已持續了10天。
(爲尊重受訪者意願,陳芳、林哥、吳姐爲化名。)
@第十一个观察者 你提的几点有人写过,有兴趣可以看看 https://project-gutenberg.github.io/Pincong/post/e3740531873bfd5e9ef69280ac7d8002/
文章不太深入,不过有最下方的相关阅读作为补充,挺不错的。看到文末作者说自己中暑的事情,我想起前几天家人中暑,却因为分隔两地,只能遥遥送去关心。这样的天气让人有太多的无力感,总觉得近几年的高温天气应该有更多的报道更多的目光。
文章不深入 但文字很有在现场般的真实感 让人愿意一口气读完 谢谢作者在高温下的付出 感受到外卖员在烈日中的辛劳 真不容易!
有趣。謝謝作者。
写的很好读,细节尤其生动。我不觉得这样记事风格的文章是浪费,高温天下外卖员怎么辛苦的记录一定是有意义的。
文章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不等於 浪費了這個選題,這個選題是作者在高溫下一步一步跟出來的,又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默:我知道,那几个专题我一直在跟踪,不过我还是希望作者能提及到一点。感谢你回复我
希望大陆的作者写文能够更有深度一点儿,别浪费这个选题好吗
啊,其實在下面的推薦欄裡面就有跟外賣員勞資關係相關文章,至少我目前看到的是有的。
@第十一位觀察者
你說的這個主題端是有報導過的,我記得還不止一篇,有評論也有對當時某位還沒被抓的外賣員維權知名人物的訪談,你各位也是活躍的老讀者了,應該看過才是。或者可以多用看端的關鍵字搜索。
當然端要能把這些文章加在推薦欄的話那更好。
我来补充一下关于高温补贴的事情吧。大陆这边的高温补贴发放也是存在明显差异。如发放的时间点上,文中的美团的高温补贴,对于这种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从事工作的人员,高温补贴应该更加合理的每天发放,而并不是集中在月底发放,远水解不了近渴,不如每天发放适当的补贴并提供劳保产品。如发放的多少上,事业单位,就是政府的公务员了。大陆某县对公务员的高温补贴是200元,而对于非公务员且真正在高温下工作员工给予的高温补贴是300元。公务员大都在有空调的室内环境工作拿200补贴(这倒是印证了公务员铁饭碗福利高的一面)可是环境对比如此之大的情况下,高温工作者的补助却只差100元,标准何来呢?还有就是如何贯彻高温补贴的下发,前几天河北邯郸某县区的环卫工人罢工,罢工原因有二,一是环卫公司拖欠工资,二是高温补贴及劳保物资没及时发放确实无法在高温下进行工作。而雇佣这些环卫工的公司并非政府,而是外包公司。对于这些不清楚雇佣关系的工人,工资索取尚且困难,更何谈补贴的发放呢?
需要形而上的深度分析,也需要形而下的描述和感受。作者辛苦了,快递员就更加辛苦了 ...
太需要這個報導了,在高溫的威脅下,所有人都可能是加害者和受害者。我知道最近中國和美國的關係十分冷淡,但是環境議題不應當當作是政治懲罰。
好文章, 感谢撰稿人.
PS-我也在杭州
外賣騎手真是一份宣傳時說是自由,實際上是風險非常高的辛苦體力活。
好看,細節很動人。
在这种极端天气下,关注普通劳动者的故事,这就是我喜欢端的原因之一。
稍微有一点点流水账。可以考虑精炼一下挑重点来写。
辛苦作者了!
中共說,美方惡意挑釁,全球暖化問題不談了,看日後最後誰受害更深了,呵呵~
写的非常好,作者辛苦了。“陈芳让我开到树影底下”是否应该改为“陈芳让我开到树荫底下”?
楼下的差不多得了
@第十一個觀察者 同意你的看法。這些內容也不一定要撰稿人去編寫。比如文中提到電動車禁令,就可以在「端百科」部分增加一下相關禁令帶來的爭議與反對聲音,這是很典型的中式官僚主義:一放就亂,一抓便死 的好例子。
很好,真实的文章,但是不够深入。
希望撰稿人能探究一下外卖公司如何通过外包,众包服务规避工伤认定和赔偿+规避高温补偿和各种法定福利,使得外卖员陷入几乎完全不受劳动法保护的状态,其实我更希望能看到有一个人能详细写一下这种新时代下的“雇身工”般的劳动阶级是如何被剥削的,这篇文章缺乏这类内容
写的这都是什么啊……..speech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