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大陸深度

黯然退市、接受重罰——滴滴被「重鎚」的背後與中國政經底層邏輯的變化

中國要馴服壟斷的互聯網巨頭,不僅僅爲了經濟因素,還希望這些平台能夠成爲政權的拱衛力量。

2021年7月,中國,北京的滴滴總部大樓外。

2021年7月,中國,北京的滴滴總部大樓外。攝:Yan Cong/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超先聲

刊登於 2022-08-11

#互聯網監管#互聯網巨頭#中國經濟大變局#中國政治#評論

超先聲,互聯網科技觀察者

7月21日,焦灼等待一年的滴滴終於迎來了對自己的最終處罰。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依據《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行政處罰法》等法律法規,對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處人民幣80.26億元罰款,對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程維、總裁柳青各處人民幣100萬元罰款。

跟隨處罰決定的,還有一則《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有關負責人就對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依法作出網絡安全審查相關行政處罰的決定答記者問》,試圖對這個並無先例的鉅額罰款作出一些解釋。

在這則答記者問中,用語嚴厲,指向明顯,跟一般的政府處罰公文大相徑庭:「網絡安全審查還發現,滴滴公司存在嚴重影響國家安全的數據處理活動,以及拒不履行監管部門的明確要求,陽奉陰違、惡意逃避監管等其他違法違規問題。滴滴公司違法違規運營給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和數據安全帶來嚴重安全風險隱患。因涉及國家安全,依法不公開。」

此前於2021年4月1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巴巴開出了有史以來最高的182億元天價反壟斷罰單,並開出了國市監處〔2021〕28號《行政處罰決定書》。這封針對阿里巴巴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內容詳實,詳細列舉了阿里巴巴的違法事實、取證調查經過、法理依據,尤其就認定壟斷地位進行了深度探討,決定書長達幾萬字,堪稱一篇範文。

而滴滴事件的《答記者問》,除了處罰滴滴的幾個理由之外,通篇充滿了居高臨下的訓斥口吻,並有「陽奉陰違」這種近年來經常用來形容腐敗官員與「兩面人」的用語,這說明處理滴滴事件不是通常的技術官僚主導的程序化過程,而是意識形態大主管對權威被挑戰的憤怒反應。

在處罰通知書發布10分鐘內,滴滴就默契公布了認罪認罰的公告,言辭謙卑,「誠懇接受,堅決服從,認真整改」。

資本市場對滴滴事件最終有了說法而提振了情緒,當晚,在美中概股普漲,市場預期中國以網信辦爲首的對互聯網行業疾風驟雨般的監管或宣告終結,行業將得以喘息。

但一年前滴滴被下架的26個應用仍未確定上架日期,逾一年沒有新用戶增長的滴滴到底何時能恢復正常運營,仍是未知之數。

阿里與滴滴

回頭來看,2021年對阿里巴巴的反壟斷調查,以及2022年對滴滴違反網絡安全的處罰,兩者頗有可比之處。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