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深度

媒體搖籃之難:還要讀新聞系,還要當記者嗎?

香港傳媒界急速萎縮,大專院校新聞系報讀人數驟減,仍然選讀新聞的本地學生及內地學生,如何面對政治現實和選擇他們的前途?

新聞系一年級生黃健浩、三年級生子秋、三年級生王愷澄。

新聞系一年級生黃健浩、三年級生子秋、三年級生王愷澄。攝:林振東/端傳媒

特約撰稿人 梁佩珊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22-08-08

#記者#大學#媒體#新聞#新聞系#香港

港區國安法於2020年中實施後,傳媒界出現寒蟬效應。《蘋果日報》、《立場新聞》、《眾新聞》、《傳真社》等傳媒相繼停運,多名傳媒高層被扣押逾一年,《香港電台》及《有線電視》多個時事節目出現人事變動甚至停播。面對紅線處處,以及風雨欲來的「假新聞法」,不少新聞工作者退休、轉行,新入行的記者漸少,傳媒界急速萎縮。

原為尖子學科之一的新聞學系,同時面臨衰落。香港有4間資助大學及3間自資院校設新聞學系,大部分收生成績偏高,知名度亦高,惟近年報讀人數均下滑。例如根據大學聯合招生辦法(JUPAS)數字,2019年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的報讀人數為1859人,至2021年僅得1541人,跌幅達17%;兩年前,自資院校珠海學院的新聞系也罕見錄得零收生,今年亦傳出浸大新聞系重組後將收縮。

在新的政治環境下,什麼人仍會讀新聞,什麼人仍會教新聞?傳媒界舊人如何看待在國安法下被視為沒有前景的學科?選讀新聞的本地學生及內地學生,如何面對政治現實和選擇他們的前途?

偏向虎山行

黃健浩(Donald)是浸會大學新聞系一年級生,他2021年入讀時,《蘋果日報》已停運,當時他預計到之後其他新聞機構將陸續停運,但依然力排眾議選讀新聞。「若果身處在一個太平盛世,政府願意對市民坦白,傳媒變相少了報導社會黑暗面和監察政府的功能。」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