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深度六四週年

抹去與傳承:33年後,香港的六四記憶之戰

「要抹去香港人的記憶,需要多久時間?」

前《鏗鏘集》記者Rachel(化名)保留著以前參加六四燭光集會的蠟燭。

前《鏗鏘集》記者Rachel(化名)保留著以前參加六四燭光集會的蠟燭。攝:林振東/端傳媒

特約撰稿人 羊紫紫 發自新加坡

刊登於 2022-06-03

#八九六四#六四週年#維園六四集會案#國殤之柱#民主女神像

民主女神像失了蹤。安家在香港中文大學山腳11年,她在2021年12月24日天未亮時,被校方悄無聲息抬走。校生趕到,廣場上只剩下一個方框痕跡。今年六四,她第一次缺席了。

中大學生Luna(化名)強調,民女是「被偷走」的。她說民女溫柔而堅實,是校園內外公共的連繫。這份連繫不能斷,Luna就和幾個同學製作3D迷你民女雕像,放在校園不同角落,呼籲同學把這些承載着六四回憶的小雕像尋找出來,延續這份記憶。

記憶來自1989年,黑夜裏的北京,軍隊開槍鎮壓示威民眾,香港人徹夜難眠。那一年,有青年大學生、記者北上支援、報導運動,年紀更輕的孩子在電視機前、或在家人的眼淚中,目睹時代的轉折。

33年後的今天,他們之中,有人加入支聯會,堅持悼念六四,甚至身陷囹圄;有人成為記者,報導六四直到不可報導;有人做了老師,教書育人,卻再不敢向學生多談「敏感」歷史;有人成了學者,研究香港人為何忘不了六四。

歷史曾在千里之外,記憶在香港落地生根。超過30年的紀念行動,成了屬於香港的歷史和記憶。九七主權移交後,隨政經局勢變化,傳承六四記憶本已面臨更多困難;國安法後,公民社會急遽萎縮,維園再被封鎖。從公共空間到法庭,從傳媒到教育環境,在記憶與遺忘之間,我們將走向哪裏?

2021年12月24日,中大民主女神像被拆除後,平安夜晚上有市民、中大學生及校友到民主女神像原址燃點蠟燭悼念。
2021年12月24日,中大民主女神像被拆除後,平安夜晚上有市民、中大學生及校友到民主女神像原址燃點蠟燭悼念。攝:林振東/端傳媒

當公共的六四紀念物消失,以新實踐延續記憶

2021年12月,兩個著名的六四紀念藝術作品——香港大學的國殤之柱和香港中文大學的民主女神像,先後被校方移除。

「民女唔見咗(民女不見了)。」12月24日清晨7時許,中文大學前學生會成員Allan(化名)拿起電話,那頭傳來同學的聲音,他馬上醒了一下,立即聯絡熟識的學校職員,但原來連職員也非常震驚、對民女「失蹤」一事並不知情。直到今天,中大仍未公開民女的去向。

「沒想到她以這樣的方式離開我們。」Allan說。「在同學眼中,民女除了象徵普世價值,還是我們的共同回憶。」

中大學生習慣叫民主女神像作「民女」,附近一帶變成「民女廣場」。約朋友食飯、新生入學迎新營、六四悼念,一句「民女等」,大家心領神會。不少校友在網上貼出照片回憶,民女曾被戴上黃色頭盔、成為反修例運動的象徵;又曾被披上彩虹帶,成為性別平權行動的一部分。

民女雕像於2010年由中大同學及市民護送入校園,當時至少2000人聚集在大學站廣場保護民女。「2010年,社會仍容得下大陸不喜歡的東西,校方仍有自主空間;現在,社會不容許我們有異於政權版本的記憶,所謂敏感的價值觀已經不被接受了。」Allan說,「感覺我們一部分的自己被強行奪走。」

當天下午,Allan和一些同學自發到空蕩蕩的民女現場,放下花束和電子蠟燭,悼念消失的民女。有人哭得雙眼腫了。

學生Luna也去了悼念。她感覺從入學開始,民女一直在那,像「家人」一般陪伴。除了紀念六四,Luna還覺得民女是一種藝術的溫柔,令公共空間有了意義,提醒人們毋忘歷史。「不用大聲呼籲,她是堅實、默默地站在那裏......她成了一種公共的bonding。」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