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國際深度

再見「雅爾塔」:新冷戰爲何比舊冷戰更危險?

國家間政治也許會因此變得更「民主化」,但也意味着世界在未來將更不安全了。

2021年8月16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發表講話後步離講台。

2021年8月16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發表講話後步離講台。攝:Anna Moneymaker/Getty Images

楊山

刊登於 2022-06-02

#冷戰#印太戰略#新冷戰#楊山#評論

烏克蘭的戰事,如今在東線頓巴斯地區陷入僵持。莫斯科在開戰時擺出的志在必得的姿態不出意料地變成了泥潭。這場戰爭越來越像冷戰中美國在越南,又或是蘇聯在阿富汗了。所不同的是,如今的俄羅斯已經是一個經濟實力和軍事能力被嚴重削弱的大國。也因此,相較那兩場戰爭,烏克蘭戰爭更有機會撼動如今的國際體系。

就在上週,出訪日本並參加四國機制(QUAD)首腦峰會的美國總統拜登已經宣布,他將支持日本成爲「改革後」的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二戰後創立的聯合國,以安全理事會爲其最有強制力的、維護世界和平的委員會。至今爲止,除了原先的中國席位和蘇聯席位有過更迭之外,其格局幾乎沒有發生過變化。「改革安理會」幾乎意味着「顛覆國際體系」。

拜登是否只是一時興起?畢竟日本、印度等國希望成爲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主張,已經提出了超過20年。但是,在一切皆有可能的今天,把締造聯合國的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的畫像掛在橢圓形辦公室最顯眼處的拜登,是否真的會想要改變聯合國,及其所代表的「雅爾塔體系」?我們是不是要做好準備,和它說再見了?

再見雅爾塔?

要改變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構成和其功能,長久以來一直被視爲不可能的事情。畢竟,《聯合國憲章》已經明文規定,對《憲章》所刊載的架構的任何更改,都需要常任理事國集體表決同意,美、英、俄、中、法的任意一票反對,都足以讓改革聯合國的計劃落空。

然而,聯合國的機制也並非沒有漏洞。安理會是雅爾塔體系留下的大國架構。中文互聯網上的民族主義者和國際政治愛好者往往稱之爲「五大流氓」體系,意味着其中大國和小國的地位相當不平等。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