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讀者來函:我在上海浦東T2航站樓,看到終點前過不去的那條線

「老外都當天來當天走,還能牽狗上飛機。有一次我看到一個中國小姑娘牽着兩隻狗,我很激動啊去問人家,結果奶奶的,加拿大籍。」

讀者來函:我在上海浦東T2航站樓,看到終點前過不去的那條線
滯留者在A區洗曬的衣服。
  • 滯留旅客大多數是國內航班的乘客
  • 滯留旅客出行最常見的原因是去找目的地的家人
  • 滯留旅客截止5月8號最長在浦東機場住了46天
  • 滯留旅客的主要食物是香辣牛肉麪,第二食物是紅燒牛肉麪
  • 滯留旅客大多數是中老年人,有五零後
  • 滯留旅客中,曾有5個月大的嬰兒住了半個月

浦東機場T2航站樓唯一的入口在出發層中間的位置,安保人員拒絕了我的國務院小程序核酸顯示的結果,要求紙質蓋章核酸。通過後我進入了大廳,大廳兩側的地面幾乎沒有人,放肆地反射着所有的光線。但黑暗處,仍有光不那麼亮的地方。

一個身影從不遠處走過:他穿着防護服,但是袖子和褲管全部擼起到了關節以上,自然也沒有戴帽子,乍一看就是一個只有軀幹部分的大白。他拿着一盒泡麪,疾步走着。我想喝熱水,便跟着他走到了出發層最北端的M區,看到了彭叔。

我和彭叔認識於一條機場經驗貼的評論區。彭叔帶了兩個可愛的孩子從蘇州來到浦東,特別好認。彭叔的妻子和另一個孩子在加拿大,他們一家期盼着會合,然而彭叔的美籍小女兒在過海關時被攔下:浦東海關找不到小女兒的入境記錄——入境記錄在中國旅行證上,而彭叔完全沒有想着從中國出境回加拿大需要帶中國旅行證。小女兒飛不了,從上海再回蘇州拿證的話就會被7+7隔離,彭叔和兩孩子只好先滯留機場,再想辦法找人從已經沒人的家中拿證送證。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