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今天的中國大陸,無論是海外制作還是國內硏發的電子遊戲,都需要經過官方審查,才能得到發行版號,合規面市。版號審批過程漫長而不透明,除了一些眾所周知的規則,譬如對於血腥暴力、政治敏感問題的禁忌,每個遊戲在審批中都可能被挑出幾十條大大小小的問題。開發者需要針對這些意見予以修改,或者根本沒有修改的機會。
近幾年來,大陸遊戲從業者經歷兩次旱情,第一次是2018年春季開始,持續了九個月的版號凍結;第二次是去年七月開始,今年四月結束的凍結。4月11日,新版號下放的通知經過官方新聞、私人通道廣泛傳播到朋友圈、微博時,很多從業者激動地轉發點讚,感嘆這是這個春天最好的消息。考慮到上海是中國遊戲產業的中樞重鎮,很多目前隔離在家的遊戲硏發、發行人員都半開玩笑說,也許這是上面為了豐富上海人虛擬生活而特別法外開恩。
不管如何,無法預測的凍結周期、越來越少的過審遊戲、愈加嚴格的審查規範,以及今年鼓勵創作正能量遊戲的官方訊號,都使得遊戲產業從業人員戰戰兢兢,大部分遊戲開發和發行都在積極投身“出海”——放棄中國,直接去海外發行,或者開拓新市場,或從steam等國際平台曲線救國,把遊戲賣給翻墻上網的中國玩家。當然,也有人精心硏究新的動向規則、咀嚼“正能量”的意義,盡力作出去政治化、去道德化的安去遊戲。
本文作者是大陸遊戲產業內的從業者,親身經歷近幾年越來越緊的管制與越來越暗淡的行業前途,ta 創作了一個五幕劇本,希望通過文學的方式分享一個行內人經歷的荒謬與無助。
第一幕
2022年5月28日,上午10點
科興科學園附近的某花圃。科興科學園位於深圳南山區科技圈,這里有近百家遊戲公司,創造了中國遊戲產業一半的產値。

遊戲開發者張大驢坐在花圃外圍,弓背,手臂松垮地耷在大腿上。他偶爾抬頭看向科學園的幾棟摩天大樓,看向源源不斷湧進大樓的人群,又垂下頭去。他的朋友和同行李二狗走了過來。
張大驢:(垂頭喪氣)狗哥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