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深度

連續20年無緣世界盃,從「足壇流行語」看中國特色足球之路

中國足球,金句無窮,看似是「語言問題」,其實是「社會情緒問題」。

2022年3月24日,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中國球員在中國對沙特阿拉伯的世界杯亞洲預選賽上,慶祝他們第一個進球。

2022年3月24日,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中國球員在中國對沙特阿拉伯的世界杯亞洲預選賽上,慶祝他們第一個進球。攝:Francois Nel/Getty Images

特約撰稿人 白莉莉 發自新加坡

刊登於 2022-03-24

#中國男足

中國男足在昨晚(3月24日)的世界盃預選賽亞洲區十二強中戰平沙特,連續20年無緣世界盃。儘管在綠茵場失意,但國足依然是輿論場裏「一點即燃」的一個另類又獨具中國特色的話題。

不可否認的是,20年來,中國足球成了社會情緒的「按摩棒」——得意時,可以是虎口一開、虎軀一震、虎虎生威式的「中國(足球)可以說不」;亢奮時,可以是振臂一呼、揭竿而起式的「趕英超美抗日拒韓」;徘徊時,可以是有理有據、白紙黑字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足球之路」;潦倒時,可以是彈幕橫飛、國罵霸屏的「後悔入華夏,再不看國足」……

作家黃集偉說過一句話:中國足球,金句無窮,看似是「語言問題」,其實是「社會情緒問題」。相比於醫療、衞生、教育等公共領域「一切盡在不言中」式的無法言說,足球在中國的言論邊界較為模糊。它是公共話題的一塊自留地,宣泄公眾情緒的一個緩衝機,雜糅國家、民族、身份、角色的一包催化劑,也是製造鋭詞、生產新語的一台加速器。

在中國特色體制下,「足球語言學」也在政治背景、權利資本、大眾輿論的輪番澆灌下,開出了一朵時代烙印清晰的「語言之花」。在中國足球繼續無緣世界盃,再次成為「全球最早備戰下屆世界盃的球隊」之際,我們以20年為一個時間軸,從那些被中國足球碾過的車轍中,尋找這段時期社會思潮、大眾心態、時代體温的蛛絲馬跡,耙梳20個「足壇流行語」作解剖,試圖描摹中國特色足球語言學的基本輪廓。

1 「中國男足從此站起來了」

詞源:

2001年十強賽,中國男足衝擊世界盃成功,時任中國足協專職副主席閻世鐸,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歡迎中國隊暨答謝社會各界的招待會上表示:「中國男足從此站起來了!」

解詞: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