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專訪中國藝術家鄭聖天:「現實主義」與「現代主義」之外的第三條道路

跨越1949、跨越蘇聯、跨越中國。

中國藝術家鄭聖天。

中國藝術家鄭聖天。圖:影片截圖

特約撰稿人馬傑農

刊登於 2022-02-04

#中國藝術#鄭聖天

鄭聖天的藝術生命,幾乎貫穿了1949年以來的中國歷史。

1953年,鄭聖天入讀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後改稱浙江美術學院,現稱中國美術學院),兩年後,萬隆會議(第一次亞非會議)召開,馬訓班(馬克西莫夫油畫訓練班)在京舉行。馬訓班由蘇聯藝術家馬克西莫夫主持,是中蘇關係的「蜜月期」的見證,其學生如靳尚誼、詹建俊、侯一民、汪誠一等此後奠定了中國油畫的新標準。1958年,鄭聖天畢業留校,加入剛成立的美術出版社,並着手創辦半月刊《躍進畫報》。《躍進畫報》是大躍進時期的革命出版物,它宣傳大眾文藝,兼具現代主義色彩。此時正值三年困難時期,《躍進畫報》創辦一年有餘即停辦。隨後,鄭聖天調入版畫系,參與創辦「連宣工作室」(連環畫宣傳畫工作室),「連宣工作室」是中國迄今唯一一個教育和傳承連環畫宣傳畫的工作室。「連宣工作室」停辦後,鄭聖天調入油畫系。

1981年,鄭聖天考取中國文化部公派資格,赴明尼蘇達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訪問,期間他遍覽歐陸和北美的當代藝術現場,並拍攝了大量的藝術影像。歸國後,鄭聖天又回到浙江美術學院任教,普及當代藝術知識和理論。1985年,鄭聖天一度任油畫系主任兼外辦主任。1980年代末席捲全中國的‘85新潮,其中不乏鄭聖天的助力和滋養。‘85新潮是1980年代中國文藝思潮的高地,它將教科書和民間的西方文藝概念熔鑄成型,是新中國文藝史第一個玉汝於成、見諸公眾的潮流,同時兼收民間和學院的勢力。1990年代開始,鄭聖天一直旅居温哥華,繼續在各種藝術機構工作。

「鄭聖天說:我的人生就是一個廣場,人來人往,熙照攘攘。八十多年來,他在這照來攘往的廣場中的遭遇、觀察、應答與行動,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研究資源。」而原中國美術學院副教授石可也稱,鄭聖天扮演了着代理者(agent)的角色,歷史正經由這樣的代理者角色而發生。他製作的幻燈片、促成的短期培訓班、在《新美術》等媒體上發表的文章,都是當時西方藝術在中國的重要例證。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