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誰能保護M+:複雜情緒與普遍憂慮,專業性能擋住政治審查嗎?

若果將來,一個重壓下失去策展自主和接受完全中國式審查的M+,還會被藝術世界認可為有國際影響力的藝術機構嗎?

2021年11月12日,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正式開幕,當中有六個專題展覽,包括「M+希克藏品:從大革命到全球化」。

2021年11月12日,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正式開幕,當中有六個專題展覽,包括「M+希克藏品:從大革命到全球化」。攝:林振東/端傳媒

特約撰稿人 胡且越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21-11-21

#M+#亞洲國際都市

「從一個展廳到另一個展廳,巨大的空間似乎沒有盡頭。我努力從撲面而來的展品中尋找這間博物館未來可能去向的蛛絲馬跡⋯⋯我不停地走,直到有一刻我經歷了體力和心理上的雙重崩潰。我決定離開,回家休息。」

上週四,在香港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正式面向公眾開放前一天的媒體預覽日,逾百位媒體機構代表趕到現場,參觀即將同時開幕的六個主題展覽。空氣中瀰漫着嚴陣以待的緊張氣氛,混合着人們積累已久的好奇和興奮。在M+近十年建設期的漫長等待裏,博物館團隊持續利用其他場地策劃展覽和活動,收穫的社會性和政治性關注也總是多過對於藝術本身的討論。這一次又不出所料,港區國安法實施後的政治審查成為所有國際輿論的關注焦點,媒體問答現場儼然如一次政府答記者會。媒體會後的參觀環節,記者們被分成多組,如運動會般在舉着不同顏色小旗的工作人員帶領下快速地瀏覽各展區,聽取策展人們用極其簡略的方式不厭其煩地複述自己的策展內容。相機快門閃動,當然很快都集中在一些最具爭議的作品上。

最受關注的問題還是藝術家艾未未和他中指舉向天安門的攝影作品《透視研究:天安門》。去年三月,有香港議員質疑M+館藏的這件作品涉嫌「侮辱國家尊嚴」並「違反港區國安法」,認為應該重新審視其現有館藏和購藏機制,引發一波激烈的爭論。這件作品屬於收藏家烏里·希克2012年捐贈的約1500件中國當代藝術作品之一,整批藏品涉及自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不同階段,包含不少表達頗為直率和涉及1989年天安門事件的作品。M+最後將《透視研究:天安門》的作品圖片從網站撤下,僅保留作品文字介紹並稱將研究其合規性。之後M+也經媒體透露這件作品因策展的計劃和選擇原本就不會出現在開幕展覽中,以一種「專業性」的姿態回應這次政治性危機,因此也被包括艾未未在內的一些藝術界人士批評為「自我審查」。

公允地說,「專業性」似乎是M+在香港當下的政治環境中唯一可用來處理此類審查壓力的方式,其中的閃轉騰挪在一定程度上也包含了「自我審查」的意味。

艾未未影像作品《長安街》在展廳中顯眼的位置展出。
艾未未影像作品《長安街》在展廳中顯眼的位置展出。

M+風格的自我審查?

公允地說,「專業性」似乎是M+在香港當下的政治環境中唯一可用來處理此類審查壓力的方式,其中的閃轉騰挪在一定程度上也包含了「自我審查」的意味。這次開幕展中,「M+希克藏品:從大革命到全球化——當代中國藝術舉足輕重的四十年」佔據了最大的一個展覽空間,艾未未的《透視研究:天安門》確實不在其中。有趣的是,策展人皮力選擇了艾未未的另外兩件作品,影像《長安街》和刷白古代陶罐的裝置《洗白》都在展廳中顯眼的位置展出,顯示某種專業性上的微妙平衡。

要系統地梳理中國當代藝術史是不可能跳過艾未未的。為了確保「專業性」,M+策展團隊似乎選擇了一種將「自我審查」限制在最小範圍的策略——即暫時避開一些處於風口浪尖議題的單個作品,儘量不改變研究和策展的敘事框架,也試圖建立「對事不對人」的最佳實踐,從而在現有最大可能的程度上試探、維持和保護自己工作中的自由邊界。

除了艾未未的作品,這種策略在展覽中也另外有跡可循。例如王興偉的油畫《新北京》以攝影師劉香成關於六四事件的著名照片為藍本創作,這次雖在開幕展中出現,但與其2016年在香港展出時比略去了文字介紹,僅標明題目和作者。2016年在同一展覽中展出過的劉香成的其他一些六四相關照片這次也沒有被選擇展出。對於六四相關作品的這種處理方式似乎反映了這一議題近期在香港政治敘事中產生變化的現實,可能與維園集會和支聯會成員涉國安法案件有關,一些感性的可能觸動敏感神經的文字和作品被略過了。然而作為整體策展敘事中的歷史斷代,天安門事件依然與柏林牆倒下一起作為劃時代的史實出現在策展文字中,並沒有被策展人特意迴避。

為了確保「專業性」,M+策展團隊似乎選擇了一種將「自我審查」限制在最小範圍的策略⋯⋯從而在現有最大可能的程度上試探、維持和保護自己工作中的自由邊界。

王興偉的油畫《新北京》以攝影師劉香成關於六四事件的著名照片為藍本創作。
王興偉的油畫《新北京》以攝影師劉香成關於六四事件的著名照片為藍本創作。

香港與大陸依然有距離

要理解這種依託「專業性」和最小「自我審查」策略進行運作的可能性,首先必須理解當下香港關於藝術的審查方式和大陸的情況十分不同。

簡單來說,中國大陸的博物館和藝術機構面對的是一整套申報、審批和隨時強制關停、秋後算帳的展覽審查體系,即便文本上的標準是模糊的,但審查機制是十分明確的,內嵌於整體意識形態和文化管制的邏輯中。對比看,香港目前對於藝術展覽的審查依靠的仍然是製造點名式的輿論壓力和訴諸潛在的法律訴訟,特別是來自國安法的威懾,還沒有真正出現對展覽內容進行主動干預的審查機制,和備受規訓後常常過於敏感的自我閹割式的工作範式。這使得避開輿論風頭和敏感話題的「自我審查」可以暫時換來相對自由的空間。

例如這次希克藏品展中的許多作品,如果按照中國大陸藝術展覽的審查標準可能都是無法公開展示的。其次「專業性」作為香港社會普遍認可的共同價值觀念,在目前的社會輿論中是擁有廣泛支持的,也被編織在香港作為「亞洲國際都市」的官方敘事當中,是各方願意共同維護的標誌性形象。在媒體預展的問答環節,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在提及M+必須遵守香港法律的同時,不斷強調M+在藝術上的專業性。他甚至提到,之前艾未未爭議性的《透視研究:天安門》有可能在未來展出,前提是要同時展出所有《透視研究》作品(一系列艾未未面對不同代表權力的建築豎起中指的照片),才能更「專業和準確地」傳達藝術的本意。「專業性」在此被不斷努力推成一個絕對的錨點,以回應來自外部的巨大審查壓力,並通過展覽實踐爭取操作空間和政治脱敏。

與大陸的博物館和藝術機構相比,M+目前享有的專業自主性令人豔羨,但對於M+一直希望對標的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和巴黎蓬皮杜中心來說,這只不過是一個國際水準的藝術機構的最低要求而已。文化與藝術,特別是當代藝術,本質上是意識形態的集中體現。在政治上愈發收緊的中國,在自2019年之後持續動盪壓力凝結於內的香港,這種「西方」式的自由還能留存多久呢?特別考慮到未來香港和大陸再次通關之後,自由的M+對來自大陸觀眾的影響是否會讓管制者加大對它的審查壓力呢?一個重壓下失去策展自主和接受完全中國式審查的M+,還會被藝術世界認可為一個有國際影響力的藝術機構嗎?M+在此面對的一系列問題,和香港努力保持自身「亞洲國際都市」時遭遇的困難頗為相似。

與大陸的博物館和藝術機構相比,M+目前享有的專業自主性令人豔羨,但對於M+一直希望對標的泰特、MoMA和蓬皮杜來說,這只不過是一個國際水準的藝術機構的最低要求而已。

藝術家組合張英海重工業的新作《被釘十字架的電視機——天堂也不聽的禱告》。
藝術家組合張英海重工業的新作《被釘十字架的電視機——天堂也不聽的禱告》。

誰能保護M+

類似「保護M+」的呼聲在香港藝術界內部也出現了。很多人表現出對這個匯聚了許多參與者多年努力和整個香港社會大量資源的藝術機構能最終落成的感動和自豪,也視其為難得的、甚至最後的相對自由的表達空間。在M+海量的展品中,我們看到種種「自我審查」的痕跡,也能看到許多尖鋭的、批評性的作品得以保留。

開幕展覽之一的「香港:此地彼方——這城市自1960年代起的視覺文化」中,例如黃國才和白雙全早期的社會批判性作品都得以展出,雖然近年來香港社會運動的內容被有意無意避開了。藝術家組合張英海重工業的新作《被釘十字架的電視機——天堂也不聽的禱告》在宏大似教堂的「焦點空間」內展出,當中關於權力、暴力和瘋狂的評論也難免令人聯想到香港的某些晦暗現狀。

也有人有不同意見。資深評論人何慶基就認為作為超大型機構的M+如大笨象,「即使充滿理想誠意,未來的日子仍會舉步唯艱」,新形式下的新希望反而是在近年來更加活躍的「分開四散、獨立營運又不是太多人理會」的小型獨立藝術空間。無論何種觀念和方向,對M+和香港藝術世界未來的憂慮都是普遍的,是M+開幕這樣一件大事件激起的強烈迴響中複雜情緒的一種底色。這種憂慮是來自人們普遍的共識,即以「專業性」抵抗「政治審查」只是一時之舉。能抵抗政治的只有政治本身,而香港瞬息萬變的政治現實讓人們對此無法報以樂觀的情緒,正如在香港獨立藝術評論媒體「島聚」的新寫作項目《匿名者M》中,一位不具名的觀眾寫道:

「從一個展廳到另一個展廳,巨大的空間似乎沒有盡頭。我努力從撲面而來的展品中尋找這間博物館未來可能去向的蛛絲馬跡⋯⋯我不停地走,直到有一刻我經歷了體力和心理上的雙重崩潰。我決定離開,回家休息。」

無論何種觀念和方向,對M+和香港藝術世界未來的憂慮都是普遍的,是M+開幕這樣一件大事件激起的強烈迴響中複雜情緒的一種底色。這種憂慮是來自人們普遍的共識,即以「專業性」抵抗「政治審查」只是一時之舉。能抵抗政治的只有政治本身。

2021年11月12日,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正式開幕,門外輪候入場的市民。
2021年11月12日,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正式開幕,門外輪候入場的市民。

生不逢時?

對專業觀眾來說,M+的開幕本應該只是一個開始,有許多重要的文化議題可以在這個平台上辯論、對話而形成,例如後殖民的身份認同和全球化中的亞洲視角等等;一些因各種歷史機緣無法展開的關於中國和藝術的研究本可以在此生根發芽,與世界發生進行真正的對話。但這需要開放的環境和長時間的醖釀發酵。歷史如此弄人,當M+終於在2021年開幕時,審查的烏雲已懸於頭頂並隨時有擴大的可能,留給M+的時間似乎已經不多了。

對普通大眾來說,M+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體驗。僅僅開幕一週,M+迎來數萬參觀者,排隊觀展的隊伍一直人頭攢動。巨大的建築和海量的展品意味着無法一次看完所有展覽。即使看不完或者看不懂,很多普通觀眾也表示願意多來幾次。在M+入口處不斷流動變化的光影鳴謝牆上,贊助和支持M+的社會機構、公司、個人的名字循環播放着,視覺地呈現了香港社會大量資源如何通過細緻的組織工作凝聚於此。令人感慨的,M+的開幕讓我們直觀地體驗到一個專業的博物館空間對一個城市和國家文化的推動潛力,一種將藝術和大眾重新有機聯結的巨大可能,這更讓我們對它將要面對的不安未來充滿複雜的情緒。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