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香港深度

支聯會解散:愛國民主變為國家敵人,止損與堅守的時代選擇

致敬執著。

2021年9月25日,支聯會在六四紀念館舉行會員大會,以41票贊成、4票反對通過解散。

2021年9月25日,支聯會在六四紀念館舉行會員大會,以41票贊成、4票反對通過解散。攝:林振東/端傳媒

思城

刊登於 2021-09-28

#思城#香港#評論

因支持北京學運、成立於1989年5月的「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支聯會),在國安法壓力下,最終在9月25日以會員大會表決方式完成解散,是繼六四紀念晚會被禁、六四紀念館被關停之後,再消失的一個六四組織象徵。以「愛國」作為立腳點的支聯會,過去數年雖遭本地批評保守溫和,但其包括支援內地民主發展、守護八九歷史真相、延續悼念集會等在內的重點工作,則始終是在「港獨」以外,最銳利的政治議題。

支聯會主席李卓人、前副主席何俊仁,在牢獄中通過信件公開呼籲主動解散支聯會,但同樣身陷囹圄的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則從獄中表達出不贊成解散支聯會的態度,她指不希望「恐慌性解散」對民氣造成打擊,並對「解散救人」論調表示存疑。

支聯會三位帶頭人,對於組織要解散與否的不同意見,更表明了民主陣營對如今中共遊戲規則的不同認知。它留下了一個未有定論的結局。

但支聯會終究還是解散了,從一個「愛國運動」變成「國家的敵人」,反映的是32年來香港政治話語空間的劇變。長年作為港中英三方政治磨心甚至敵對的支聯會,如何在過渡期前後波瀾詭譎的政治環境下求存,發展出一條看似穩妥而堅守原則、但又為之後發展埋下伏筆的政治路線?又如何燒開了愛國與愛黨的界線,成為了國家的對立面,走到了如今的處境?

而支聯會三位帶頭人,對於組織要解散與否的不同意見,更表明了民主陣營對如今中共遊戲規則的不同認知。它留下了一個未有定論的結局:在不斷進行著「解散」潮的香港,「止損」是否真的可能?而企硬(站穩立場)、執著與堅守,對這個釜底抽薪的時代來說,是否仍有意義?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