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一座為「收復台灣」修建的橋,與被留在橋下的人

大橋2020年通車,意味著京台互通計劃的大陸部分全部完成。橋建好後,長嶼島上的生活卻沉沒了。
端傳媒六週年 台灣 大陸 台海關係

陳金花穿著平底鞋站在碼頭上,腳下是一條由灰黃的石塊和泥土壘起的、不足50米長的簡陋窄道。窄道有深深淺淺四個顏色,是四任村長的共同作品,長嶼島每有一位村長上任,就會把碼頭向海裡多修一截。

已有些年頭的快艇離碼頭總有幾十公分距離,她小心跨上去,注意不蹭著艇邊的泥土。陳金花要去對岸的福州松下,下船後,她會去松下碼頭的親戚家裡換個鞋子,她還想穿裙子,好不容易出次島,她想打扮漂亮些。

她曾經有漂亮出去的機會,就在碼頭前方走十五分鐘的距離,有座巨大的橋,與只有0.65平方公里的長嶼島相比,這座橋像一條看不見首尾的巨龍,橫跨在長嶼島的腦袋上。幾年前修橋時,巨龍從天上伸出一條細長棧道,連接起島和橋,那是陳金花第一次可以坐車離開島,不用特意穿平底鞋,也不用為了方便登船而放棄漂亮裙子。

成為會員

即享端傳媒全站暢讀

立即訂閱

端 X 華爾街日報 雙會籍

年末優惠65折,支持2024年的華語獨立新聞

約HK$1.8/天

評論區 24

評論為會員專屬功能。立即登入加入會員享受更多福利。
  1. 這篇文章對場景、風景的敘述非常的能引起畫面,有一種在看國文課本選文的感覺!像是「風浪一層層過去,橋也從橋墩一層層壘到橋面。」、「這些棕的紅的黑的水泥房子,沿著島上起伏不定的地勢參差樹立,像新孵育出的海馬,伸長脖子看著大橋。」真的好有美感。

  2. 工程是好工程,国家统一的需要,就是做的不够细致

  3. 人都這樣,只看見眼前利益,沒想過以後會怎麼樣。有些事支持就好了,問題是表態以後會有什麼連鎖反應,他們從來沒有想過。

  4. 相信國家、政權的小百姓往往就是被用完即棄,如留在島上的小賣店一樣

  5. 很喜歡這種盡可能不帶主觀意識平鋪直敘的報導。
    一個基本建設從興建到完工,
    當地居民原本期盼建設好後帶來交通便利及地方繁盛但實際上卻只帶來永無止盡的噪音。
    「不能因為你個人的因素而影響到整個國家的發展」,
    相忍為國的思想下,人民的聲音總是如此輕易就被掐熄了。
    但國家的發展是否可以無視人民的需求無止境擴張呢?

  6. 虛妄的口號,無望的悲哀

  7. 馬祖是福建的!
    而垃圾是近些年才有的產物,為何扯到清朝去了。一個幾百人的小島,能產生多少垃圾,可想而知!

  8. 不要说小小的长屿,平潭岛都是个毫无发展前途的地方,一年刮两场大风,一场大风刮半年,根本留不住人。从综合实验区到自由贸易区再到国际旅游岛,口号震天响,花钱如流水,除了喂饱了一批投机炒房客,全然不见收效。这座耗资百亿的大桥,最大的作用应该就是满足某些人“我们离收复台湾又近了一步”的大梦不。

  9. 精彩而且饒富韻味的報導

  10. 好好看的一篇報導

  11. 去过两次平潭岛了,但从来没有意识到有一个桥墩是建在这样一个小岛上的。感谢这篇报道。

  12. 这算是一个超级大白象工程吧……

  13. 非常有意思的報導,謝謝端

  14. 看到大练乡乡民搬进标准化现代小区,留出的地给开发商建别墅,就很说不上来的难受。农村规划,拆散宗族血缘,都统一安排进小区,间隙挤到阳光都晒不完整,而且你能看得到新建的房子之间越来越挤,便利设施也是商家引进的刺激消费的体育馆。走在老家的路上,明明是乡下却连散步的地方都没有,这里也拦住,那里也拦住,等着做规划。不明白人的生活到底该在哪里

  15. 过着一种次要的生活…

  16. 非常好的一篇报道,很是感动!这些被留在桥下的人需要被看见和被听见!

  17. 「他像這個島的小國王。」
    這句很點睛,通篇讀下來真有這個感覺。

  18. 是誰提出這個蠢計劃?

  19. 這種大白象工程,出發點從不為民,在橋兩旁多建一對停車處讓人截計程車或小型貨車卸貨不難吧!這橋不知何時才發揮到預想的作用,搞不好兩岸發生不願見到的武力衝突,這些基建就毀了。

  20. 這篇寫得真好。

  21. 也许是乡土情结吧,很多人是舍不得离开住了一辈子乃至从先祖辈住下来的地方的。
    看到大桥的选址未考虑当地生计,真是异常惋惜。要是这样的项目能有更多的调研和协商就好了。

  22. 雖然聼起來很冷血,但是地方狹小資源貧濟,這個島上的居民是不是可以去其他地方尋求機會呢,隔壁的大練島也比長嶼島好啊

  23. 峨眉峰还TM独照表示:

    真是一篇精彩的调查报告,我也是第一次知道这座大桥的故事,不由感慨万千。项目负责人居然把工伤遇难者形容为所谓“守桥人”,这种将事故合理化的话术实在令人发指!我很欣赏作者克制的叙述方式,不增加主观评论,反而让整篇文章更加厚重和具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