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公共文本與現象真實:無家者電影《濁水漂流》,有沒有拍出露宿街頭的真相?

什麼是露宿街頭的真實?一部公共文本,所立足與被審視的,又在何處?

《濁水漂流》劇照。

《濁水漂流》劇照。 網上圖片

梁俊彥

刊登於 2021-07-04

#梁俊彥#評論

香港日前上映了一部社會公共性較強、題材罕見的本土劇情電影《濁水漂流》,講述無家者(台:街友、陸:流浪漢)的故事,電影改編自2012年的一單真實事件,港府對深水埗一條天橋下的無家者進行突擊清場,清走大量私人物品,隨後政府被這批無家者集體告上法庭,事件以港府賠償告終。

在香港近年政治壓抑、制度失靈的背景下,這部弱勢吿政府、民告官的電影,無疑具有一些符號意味;但相信大部分去觀看電影的人,主要是懷抱著對無家者群體的關懷,希望藉此電影能對這個群體的真實生活現狀有所了解。

對影片的評價兩極。固然有認為導演不落俗套、心懷底層的讚譽,也有氣急敗壞的負評。其中,從事無家者相關工作的社區工作者(社工)、政治工作者(地區組織、壓力團體等)對影片的批評,尤令人關注。

普遍來說,批評核心是:與現實有差距。筆者並非專業影評人,在電影美學層面,無意多加評論,也明白劇情片無需做到「故事真實」;筆者想要指出的是影片引人介懷之處:是否帶出了「現象的真實」——一部公共文本,所立足與被審視的,是什麼?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