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香港上市公司的審計新規,是否會讓問題重重的華融就此倒下?

面對嚴格的審計,實在很難想像華融的壞賬和減值處理會寬鬆如常。一旦變成資不抵債,全體國字號的債券評級將可能受到影響。

2021年2月21日,香港,一名行人經過中國華融大廈。

2021年2月21日,香港,一名行人經過中國華融大廈。攝:Lam Yik/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刊登於 2021-05-04

#任美貞#金融市場#香港金融中心#評論

今年一月底,華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前董事長賴小民因貪腐罪伏法,此國有壞賬公司之敗局,卻未有劃上句號。其千億級的爛攤子,終於因為香港一條看似無關的新法例,以無法如期公布業績的形式,而暴露於人前。

華融的源起

當長房央企十居其九都是由政府部門變身而成的,華融並無戰略性業務可恃,充其量只是一幅供銀行藏污納垢的地毯,而且是一張千瘡百孔的地毯。

要明白華融的現在與未來,必需先了解其過去。雖然頭頂央企冠冕,但華融從來就跟族類的孩子不一樣,正室孩子要快高長大,華融從出生那天,就被打上限定壽命的封印。1999年四大國有銀行被不良貸款壓得喘不過氣,國家成立華融等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下稱「四大」)接收1.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壞賬,讓銀行可以重新開始、改革上市。原訂計劃是用十年時間處理回收這些壞賬,四大資管公司於2009年關門。

在階級森嚴的央企家族,華融只能說是個庶出孩子。2005年,賴小民從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辦公廳主任的位置上,被派到華融時,可以說是十萬個不願意,只是奔走拉線無效。

四大零折扣接過銀行的壞賬,本來就天先不足,加上後天的混亂管理,本業差強人意。一位曾經從華融和信達資產管理手上購買壞賬的基金經理如此形容這些官辦企業:「它們對這種十分專門的業務可以說是沒有半點認識掌握。」四大的壞賬回收率長期低企,華融更是倒數第三,只有18%。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