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孫金昱:浪漫有罪?前媒體人馬金瑜遭家暴,為何要因詩和遠方飽受指責?

對浪漫愛的祛魅,有淪為新「女子防身術」的風險。

馬金瑜和她的丈夫。

馬金瑜和她的丈夫。網上圖片

刊登於 2021-02-13

#評論#孫金昱

2021年春節前一週,為了給身邊幫助自己和被拖欠債務的朋友一個解釋,嫁入藏地的大陸女記者馬金瑜的自述《另一個拉姆》,在大陸微信朋友圈一夜傳開。在自述中,這是一個懷揣理想主義與浪漫情懷的女性,因遭遇多年嚴重家暴,而最終無力經營網店、且欠下大量債務、身心遭受重創的故事。起初,馬金瑜的遭遇引起了輿論同情。

但「另一個拉姆」的自比與自述,在隨後幾天中讓馬金瑜迅速陷入輿論漩渦。她的形象,從一個遭遇長期家暴、最終帶着三個孩子逃離的受害者,到才華橫溢卻為愛涉險、選擇人生「逆城市化」的浪漫悲劇人物,再到逃避網店經營不善的責任、隱瞞丈夫的藏化漢人的身分、「誇大」家暴事實的「扯謊精」⋯⋯不過一週時間。像所有要素豐富的女性故事那樣,大眾對這名家暴受害者的嚴苛的審視,隨之而來。

對馬金瑜的批評並不都是簡單的責備受害者。她的職業經歷、與眾不同的人生選擇、乃至她不凡的寫作能力使她的遭遇混合了多個層次。嫁入藏區、嫁給藏化漢人謝德成、稱他扎西,是把愛情童話建立在一個由她默許的民族浪漫想像中;她的藏地農產品網店生意經與這浪漫愛情深度綑綁,互相支撐。馬金瑜的自述起初是為給朋友和同事一個交代,在事件發酵後,朋友和同事的回應與發聲補全了她文學化敘事中缺失的細節,也從旁觀者角度解釋了馬金瑜不少令人匪夷所思的決定。某種意義上,這些聲音是建設性的批評,指出了馬金瑜在人生策略上、處事風格上值得深思和檢討的問題。

然而這些提醒式的批評,在輿論風暴中一旦脱離了身邊人視角,就迅速演繹成對受害人自作自受的嘲諷,人們疑心起她所遭遇的家暴事實,甚至還帶著一絲對南方系傳媒人和公知的哂笑:一個善講故事的女記者,以杜撰或誇大家暴的方式,讓他人為自己失敗的商業經營買單;她既是浪漫愛的受害者、也是浪漫愛的鼓吹者。相信愛情,在這個現實感十足、同時又看重女性獨立和力量的當下,不僅顯得不合時宜,更有與父權社會合謀之嫌。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