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林泉忠:緬懷恩師傅高義,「中日通吃」背後的治學之道

中日關係極其微妙與複雜,而研究中日關係的難度則遠在研究中國及研究日本之上。學術泰斗傅高義是如何在三者之間游刃有餘的?

曾著有《鄧小平時代》一書、美國哈佛大學社會科學院榮休教授傅高義(Ezra F. Vogel)於12月20日在麻薩諸塞州康布里奇去世,享年90歲。

曾著有《鄧小平時代》一書、美國哈佛大學社會科學院榮休教授傅高義(Ezra F. Vogel)於12月20日在麻薩諸塞州康布里奇去世,享年90歲。攝:Zhan Min/VCG via Getty Images

刊登於 2020-12-26

#傅高義#林泉忠#評論

驚聞恩師傅高義教授猝逝,筆者陷入了一陣深深的哀慟之中。據傅家公子轉述,傅高義是患上大腸癌。對於是否做手術,他有兩個選擇,不做的話,仍然可以多活一段時間,不過無法完成他晚年想完成的最後一本大型著作——胡耀邦研究。傅高義選擇了做手術。筆耕不輟的傅高義在進手術室之前還在工作,也沒中斷與外界的聯繫。或許他本人也樂觀認爲很快就可以出院,未料因術後併發症,就此撒手人寰。

筆者與恩師的結緣始於1997年9月從東京大學前往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留學,承蒙東大指導教授田中明彥寫給傅高義先生的推薦信,那時剛好是傅高義第二度出任費正清中心主任,有幸受教於傅高義教授門下,歷時兩年。

哈佛大學是傅高義教授結緣最久與最深的學府,畢業後他受到主持東亞研究中心的著名漢學家費正清教授的賞識,於1973年接替費正清接任中心主任。該中心於1991年費正清逝世後更名為「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並發展成美國乃至世界做中國研究的重鎮。此過程中,傅高義扮演極爲重要的角色。從1952年在就讀碩士課程直到走完人生道路,他人生超過四分之三的時間在哈佛度過。

爲了方便工作,傅高義早年就搬到了費正清中心後面的Sumner街上,步行僅兩三分鐘的距離。他的寓所也是他和各國學者、朋友交流的重要場所,在他晚年時還成爲每月一次日本年輕學子及在哈佛進修的年輕官僚菁英聚集的讀書會場地,稱為「松下村塾」或俗稱「傅高義塾」。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