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楊路:GDP指標,中國特色的經濟「玄學」?

一場疫情下來,中國的全球經濟地位反而加強。但這樣的情況是否能夠持續到2021年,乃至更遠的將來呢?

2020年7月31日,中國數字娛樂展覽在上海舉行,市民在內參觀。

2020年7月31日,中國數字娛樂展覽在上海舉行,市民在內參觀。攝:Yang Jianzheng/VCG via Getty Images

刊登於 2020-12-15

#中國經濟#楊路#評論

又到一年一度的經濟展望時間。作為一門中國特色的經濟玄學,GDP(國內生產總值)預測背後的政治經濟邏輯與暗含假設,可能比數字本身更重要。

主流預測背後的假設

預測中國GDP是一門不折不扣的「玄學」,原因在於這其中涉及兩個問題:第一是你認為中國經濟當前的增長潛力是多少?第二是你認為政府在當期的增長目標是什麼?

GDP是單位時間內一個經濟體內所有經濟活動的貨幣價值綜合。這個統計方法本身當然很不完美:現行統計方式不考慮環境資源的損害,對於服務行業和數字經濟的統計有很多問題,與人們的實際幸福感和獲得感也很難說有什麼直接關係。但這一系列缺陷並不妨礙GDP成為經濟學中最常見也最實用的統計方法。道理很簡單:GDP的概念和方法全世界(基本)統一,也有較長的數據歷史,這對於進行跨地區和跨時間的經濟研究非常重要。在大部分情況下,GDP增長的變化,也比其他任何經濟指標都更能反應一個經濟體的大致運行情況。

但預測中國GDP又是一門不折不扣的「玄學」,原因在於這其中涉及兩個問題:第一是你認為中國經濟當前的增長潛力是多少?第二是你認為政府在當期的增長目標是什麼?兩者都非常重要。前者決定了經濟的「自然增長」中樞和軌跡,而後者則決定了短期的波動程度。但回答這兩個問題在中國卻需要非常不同的技能,因為前者是一個技術問題,而後者則是一個政治問題,甚至是博弈問題。

增長潛力和政府增長目標並不總是一致的。假設中國的增長潛力是6%,但政府出於某種原因,需要在明年達到10%的增長——這完全有可能。政府可能通過強力的短期干預——比如實施大規模的財政或者貨幣刺激措施來把短期增長大幅推高。但這麼做往往意味着劇烈的波動,大規模經濟刺激,通常都以推高債務和擾亂經濟結構為代價,這在中長期就會形成對於增長的拖累。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