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2020美國大選反修例運動一年

鄭司律:放大美國大選結果,香港民間的孤注一擲與抗爭變奏

終歸,戰綫間的不平衡和扭曲,滋長不平衡和扭曲的反應。

2020年11月4日香港,市民在一個商場的咖啡店内,屏幕播放特朗普的記者會。

2020年11月4日香港,市民在一個商場的咖啡店内,屏幕播放特朗普的記者會。攝:陳焯煇/端傳媒

刊登於 2020-11-07

#鄭司律#評論

【編註】:本文原發於作者臉書,端傳媒版本在原文基礎上有新增及修訂。

這幾日,很多香港民眾都密切關注美國總統大選的選情。由於受中國因素影響,這幾年對中國表現強硬姿態的特朗普,極為受到香港人的支持。不過,特朗普和拜登的競逐在大選後兩日為止,仍然處於膠着狀態,而且結果逐漸向拜登傾斜,自然引起相當多傾向抗爭的香港民眾失望。

據悉這幾天的事態,已發展到因為有很多主力國際戰線的政治人物,包括了前眾志的核心黃之鋒和羅冠聰、曾任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的張崑陽等,都呼籲民眾冷靜看待選舉結果,並且信任民間團隊 Bipartisan 對民主共和兩黨同時交好的運作。但此番言論隨後便被香港網民狙擊,指責這些政治人物離地、「左膠」。

政治人物與網絡領袖的分野

我自己觀察,部份香港人對美國大選的關心程度,已演變為對個別政治人物特朗普的寄望。市民除了留意主打國際戰綫的政治人物,更多的是依賴被稱為網絡KOL(Key opinion leader, 關鍵意見領袖)的人。他們的節目往往有數以萬計的點擊率,而且有明顯清晰的政治傾向和判斷,卻和國際戰綫人物側重的平衡和審慎的方式相當有距離。

其中一個在美國大選前發生的例子,可以揭示這些KOL和政治人物的殊異。事緣被暱稱為「袁爸爸」的意見領袖袁弓夷(其政經評論頻道有十數萬追隨者),在網絡上表示,香港的抗爭者可以向他電郵護照副本,提供相關聯絡方法,協助手足流亡;但他迅速受到身處海外的羅冠聰、曾任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的邵嵐等人的批評,指不應該用電郵等方法處理護照敏感資料,並且有關言論有離事實,根本並無此一機制。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