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在印度遭封禁後,擁有逾8億全球活躍用戶的TikTok又在美國收到「最後通牒」——限時90日內剝離其美國業務。困於中美兩國摩擦中的TikTok亦在隱私問題上備受關注。今年1月,軟件公司 Check Point 稱,TikTok存在安全漏洞,黑客可入侵賬戶刪改內容,並盜取用戶電子郵件等私密資料,TikTok後表示已修復。就在2019年底,中國大陸明星李小璐和PGone的視頻在未經創作者發佈的情況下流出,亦引發了公眾對用戶隱私安全的擔憂。
像TikTok這樣的短視頻網站後台,究竟是如何運轉的?平台員工是否可以看到短視頻草稿箱的內容並下載?為何類似內容在不同平台上頻頻出現?所謂的爆款內容又是如何炮製的?曾在中國大陸某短視頻平台做運營的譚成(化名),在行業保密協議失效後,講述了其在工作中看到的用戶隱私保護亂象。以下是譚成的口述:
我第一次對個人隱私有印象是大二,大概10年前。在搜索網站實習的一位師兄回來告訴我們,一定要保護好電話號碼,他根據我的電話找到了幾天前的網購記錄。
那個師兄所有社交媒體的賬號都用太空卡,東西都不存網上。他離職的時候特地找了隱私部門的人,請對方把自己在數據庫中的信息刪掉。
這些事情你知道後會有兩種心態,第一種是你會佛(註:網絡用語,指無所謂),我那些可以看到後台的前同事就是這樣;第二種是你覺得很可怕,但其實對於我們這種已在互聯網留下很多痕跡的人來說,已經沒太多可掩蓋的了,只能說盡可能保護吧。
短視頻大工廠:「大家會以為這個賬號是真的」
短視頻運營中,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叫影子賬戶。
之前有人爆料說,其他平台上的信息被移植到了馬蜂窩(註:大陸旅行論壇)上,其實這個事情太常見了,大家用爬蟲技術建立影子賬號(Shadow User)搶用戶,互相爬來爬去,已經是一個業界行規。
在大多數UGC(註:用戶生產內容)的互聯網平台,用戶會被分為自然用戶和影子賬號,自然用戶一般僅佔20%左右,佔30%的已算很高了。互聯網產品的一個衡量標準叫在線時長,就是一個人每天多少時間用這款產品。你每天除了吃飯、睡覺、正常工作之外,還剩多少時間能讓這麼多產品瓜分?
影子賬戶分內部影子和外部影子。外部影子就是其他類似產品的內容,比如視頻行業有Instagram、抖音、Youtube、快手、bilibili等,還有一些國外你根本就不知道是什麼名字的產品,內部影子則是平台不同地區的內容循環使用,比如韓國的同事覺得中國某賬號不錯,就複製到韓國區。
我們的後台很複雜。運營的頁面有一些標籤或賬號,可以看到所有視頻,旁邊會分內部影子、外部影子。運營可以全選視頻,直接點擊生成一個影子賬號,每一個視頻又可以再編輯——換音樂、背景、重新編輯描述,及為賬號上傳頭像。
影子賬號的複製大致分三種。第一種是賬號直接複製,原賬號及內容會直接複製成另一個影子賬號;第二種是將一個原賬號內容分散至其他不同假帳號;第三種是集合同類型內容製作一個假賬號。
運營團隊會告訴技術人員要爬哪些賬號和視頻。在批量複製和搬運前,這些視頻會先被機器過濾,去掉原平台logo,以及在中國——一些政治信息不能出現,在不同國家色情暴力的限制也都不一樣。
在短視頻行業,很多人都在做這樣的工作,即使是一個中高層的運營也會做,這就是短視頻生產的一個大工廠。這在短視頻產品冷啟動時期是非常慣用的方法,從最開始創造出一種繁榮的景象。而平台的增長,就是通過這些方式吸引用戶,讓自然用戶的比例增大,但影子賬戶依舊存在。
一個非常好的運營,一天能做1000個假的「原創」視頻,甚至很多可能都再編輯過,換個封面、加個標籤,你在後台可以看到所有的操作信息和視頻所有的數據。
於是,一個越南用戶在Instagram上發的舞蹈視頻,因為(和中國人)相貌相似,經過爬蟲複製和再編輯音樂後,可能就變成了一個抖音中國賬戶的內容。被複製的內容下也會有很多評論、點讚和轉發,一些是機器操作的,還有一部分可能是真人——因為大家會以為這個賬號是真的。無論博主還是評論,你都不知道賬戶背後的控制者,也許是機器,也許是運營的人,也可能是自然用戶。
一些用戶也會喜歡自己的賬號被複制,因為臉是不變的,無論哪個平台,大家會看到我的臉,我就在火。我們也不會複製很火的賬號,會做的一般是一些中部偏上或是中部質量的,沒什麼影響力又有一小批粉絲的18線網紅是最容易被複制的。如果他自己發現了沒有異議就OK,我們不會主動去說。有異議的就投訴。
運營與審查:「你看到的每一條都不是偶然的」
所有你能看到的視頻內容,只是說符合這個平台露出規律的內容,在這之前都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審核和運營。一個短視頻平台中國國內區可能審核就上百人,也有很多外國人,因為如果做海外,你可能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
審核會分好幾道,機器先過至少2道或3道,篩選掉比如暴力色情、視頻質量過低,也會監測原創,有個最基本的版權保護。機器之後是人工審核,在人手比較緊缺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要去做。
人工審核每個人每天別的都不做,就只審視頻。一頁20個視頻,一個人一天至少也得審二、三十頁。審核團隊是有績效指標的,每天會規定你審核多少視頻,而審核完的視頻到運營又被打掉了多少,這就是審核團隊的績效。
審核並不是刪除,其實是一個流量池裏「踩」的概念,或者是隱藏。傳統的網絡裏面也不存在刪除這個概念,是抹不掉你痕跡的,只不過是你自己看到和沒看到的區別而已。在後台,點入用戶個人頁面下就會知道哪些是用戶刪的,哪些是運營踩的。
一個視頻被生產出來之後,就會先到一個大的流量池,審核會降低或隱藏曝光,通過審核的就在流量池裏慢慢攀升,到達熱門的位置,運營如發現它熱門的原因是色情暴力,會重新打到池子裏,如果覺得它沒有攀升潛質,也會打回去。從這裏面其實還會衍生出來一個精品池的概念,如果你是個新註冊用戶,進來我讓你看到的全部都是熱門視頻裏表現在頭部的。這些閲讀量也不一定是真的,它可能是運營給你布置的,這樣你可以在流量池中更靠前,但隨之你真實閲讀量也會增加。
短視頻的運營,就是評估網站視頻裏,有哪些是應該加推動頂到熱門的,有哪些讓它自然增長的,有哪些是想做廣告曝光的。運營會決定視頻的曝光率,你看到的每一條都不是偶然的。
增加曝光是後台的運作,可能就加了1萬的流量,一個視頻在整個供應流(註:用戶看到的視頻推薦界面)裏面的排序就會靠前。目前的供應流,一種是每條信息的位置都有固定價格,需要廣告商對位置競價。另一種是根據你的註冊信息評估你可能會喜歡看什麼,根據以前你喜歡過什麼視頻推薦,以及我運營就是覺得這個視頻好,想讓你看到,加曝光然後把它插到你的供應流裏面。同時,用我們自己軟件製作的視頻,獲得的曝光會更高。另外還有一些視頻或內容網站會在供應流里加一個類別——「我的關注」。
此外我們也會有策劃,和媒體討論發稿是一樣的,所有的短視頻平台都在想辦法靠近或生產熱點。
比如一些很火的神曲,他要成為一個流行的前提,就是很多人跟風或模仿。短視頻公司有研發部門,人不多但都非常高學歷,他們的工作就是研究音樂庫,判斷這些歌曲可能會給人的情緒帶來什麼樣的波動,怎麼影響人的心理,並考察歌曲的曲調和節奏與以前的流行歌之間有沒有相通之處,來判斷這個歌曲如果被接入到平台,成為一個人人都可以用的背景音樂,有沒有可能爆,這是一個非常完備的流程。
再比如手機上每天發的推送,這也是有運營設置和數據驅動的。我之前跟研發部門提的需求是想提升我推送的量,過兩天他們告訴我,你的這個國家在幾點到幾點發推送是最有效的,以及你推送的標識設成紫色的背景,會比設成紅色的背景點擊率高,這都是可以被精細化地運營到極致的。
短視頻公司同樣有政治任務,會有要求你生產某一個政治任務類型的視頻,甚至有一些政府活動,也會要求有視頻策劃,比如我向國旗敬個禮、和國旗合照等。還有國旗的表情包,或《我愛你中國》的音樂,其實就是一個政治任務,它只是用這種方法去嵌入到短視頻,讓你不自覺地接受,覺得他就是個功能,但其實每個功能背後都是有原因的。
隱私黑洞:「隱私條款的結果,很多時候不是被保護了,而是你的隱私被讓渡了」
如果沒有接觸過,超級大後台可能是非常難想像的一件事,所以它的權限挺嚴格的。它很多區塊必須是你的賬號有權限才能登錄,而且只能用公司電腦登錄,或者需要密鑰,你離開了你的座位就需要關掉後台。但你接觸過,就對能看到用戶已刪除或未發布的視頻,並且還能把它下載下來,不會覺得奇怪,因為他是個太基礎的功能。
用戶後台頁面,除頭像等基本信息之外主要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用戶的所有信息,第二部分是用戶所有的視頻。
用戶信息裏,有手機號、地理位置、IP地址、設備信息等。你只要開了定位,或只要使用了設備聯網,我就一定會知道你人在哪裏。
在第二部分,點入到單個視頻的時候,會看到上半部分是視頻的信息(視頻、拍攝設備、地點等),底下是所有運營操作痕跡,比如一審減了11萬次曝光,二審頂了多少次曝光,運營在哪一天幾分幾秒,由誰操作,推到了熱門,你全部都可以看到詳細信息。
任何一個視頻只要點擊就可以直接從後台下載,下載後可從電腦裏導到其他地方,要不要複製和發布,完全是看你個人的素質,沒有人查,沒有人審。我當時都經常下一些小動物的短視頻給伴侶看,因為覺得很可愛。
所以明星李小璐和PGone的草稿箱視頻在後台被看到太正常了,被人下載下來當然是不道德,但也是一個沒什麼門檻的事。這個事情焦點也不會在平台上,可能有人會小小問一下,但很多人其實已經習慣了自己隱私泄露的狀態,所以很快就過去了,沒有人會去想說短視頻後台是一個多麼強大的後台,你為什麼能看到這些信息、下載這些信息。
其實隱私安全是很難保證的,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公司有義務或是好處,主動為你保護它。用戶數據就像一個在小圈子裏講的秘密一樣,你只要告訴了一個人,所有人都會知道。還有一個比較黑客的東西,其實應該是推薦和算法裏面會看到,就是你手機的相冊信息和聽筒。
在一些購物軟件裏,比如我們聊到登山鞋,它有我的麥克風權限,當你打開軟件的時候就會發現給你推薦了登山鞋。還有可以讀取相冊,比如你今天在相冊裏面存了一個咖啡杯,打開軟件就會看到推薦咖啡杯,這已經不是特例了,盜取你的隱私是無孔不入的。
還有一些輸入法,不管你登錄不登錄,其實你打字的數據都會被記錄,被記錄就被上傳了。而網站的Cookie,無論你接受不接受,都會記錄,我追蹤這個信息問你同不同意,並不代表在其他層面我沒有追蹤你的信息,可能其他層面我根本就沒問你。
一些社交媒體的隱私設置是有很細的項目可以管理的,比如「廣告偏好」,看起來像只是決定你的廣告而已,但其實點進來就會發現,感情狀況、教育等所有的信息都跟你的隱私相關。進一步,你可能關了你所有隱私權限,但會允許對方根據你發布的貼文向你推送合適的廣告,這本身就已經在讓渡你的隱私權了,因為其實你並不知道所用軟件廣告供應的第三方是誰,你的數據會被提供給哪個供應商,不然為什麼一些大社交平台年年因為個人隱私的事被告。
此外,你還需要選是不是同公司另一個平台可以看到你發布的信息,也就是說A可能會依據你在A旗下B的使用情況來推送廣告。這些設定是特別細的,可能有一些默認都是開的。
所以基本上你要想讓一個APP不去搜集到你的信息,其實是要做很多努力的。
新華社的視頻編輯部有一個超級賬號,權限跟我們運營的權限是一樣的,可以隨便查看和使用我們短視頻庫裏面的視頻。
至於說隱私條款修改,是法務要求必須給普通用戶看的,但跟具體的一線工作人員是沒什麼關係的。首先那些條款,你絕大多數情況下也不會一條條看,都直接點擊同意了。同時,所有法務都會把它再編輯成對平台最有利的。從修改條款到一線人員遵守條款,這中間是一個太長的鏈條。
而且隱私條款絕大多數情況下,其實是政府對平台的限制,所以你會看到隱私條款的後果,很多時候不是你的隱私被保護了,而是你的隱私被讓渡了。
比如說,它要求你要綁定手機,甚至身份證號碼。其實坦白講,對於平台來說,你的手機號、身份證信息,對我們意義不大,我們不需要知道,需要知道的那個東西,叫用戶畫像。我需要知道你今年多大年齡,平常喜歡什麼,平常還看什麼APP,你會在什麼時間打開手機,你用的設備是什麼系統,你使用什麼語言,你平常在哪發視頻。
互聯網公司的用戶數據,其實是非常寶貴的,不會輕易讓渡給其他公司,但如果政府要的話,就是一定要給。
我後來無意中在我們的系統裏發現了一個項目,是新華社的視頻編輯部有一個超級賬號,他們的權限跟我們運營的權限是一樣的,也就是他可以隨便查看和使用我們短視頻庫裏面的視頻。
殘酷觀看
促使我辭職的一件事,是2018年底加州大火,當時有很多視頻,研發部門的人就來找我,說可以去做這些視頻的片段,推給另一個地區的人,他覺得流量一定會很高,因為這個事情很有噱頭。當時我就很委婉地跟他說,這個視頻他們不一定喜歡,然後他跟我說,看美國加州這些有錢人的房子被燒,難道不開心嗎?
整個運營生產鏈完全沒有任何道德和倫理可言,但身在其中的大部分人不會覺得這是問題,整個團隊裏好像就我一個人覺得很痛苦。我覺得短視頻很可惡一點是,它剝奪了那些智識和機會本就相對缺乏的人、可以用來提升自我的時間,讓你越來越接受這個現狀。那些送外賣的人、小販,他們時刻都拿着短視頻在刷。
而且,有一些視頻能帶來很大流量的原因,不是因為這個事情有多牛逼,而是它很殘酷。
我看過一個建築工地小哥健身的視頻,很火,但你會發現他身上所有的勞保裝備都是不合格的,工地烏煙瘴氣;還有一個農村的小男孩,他用所有撿來的廢品給自己搭了個架子鼓,然後還特別酷;那個大概四五歲的小男孩給更小的孩子拿大鐵鍋做飯的視頻,也特別火。但我會覺得很難受,他們沒有得到正當教育,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對兒童保護稍微好一點的國家,這樣做飯的視頻是要犯法的,是要報給警察機關去查的。
事實上,短視頻平台是有這個數據,可以很快追蹤到具體地點,但沒有人做。
在這個行業裏面,流量導向、熱點導向、噱頭導向,會讓你整個人理解事情的邏輯完全錯亂和扭曲。很多人在社會中應得到價值認可的機會被剝奪了,他們原本可以像多年前的蘇珊大媽(Susan Magdalane Boyle)一樣,但如今只能在短視頻裏,當一個那麼多流量的人。
@Dandirion 還有一本書willpower doesn't work 也是批判所謂的自制力論點,認爲人的行爲受制於環境,因此改變環境即可改變生活。
配合著中共治下,就是進一步討道德淪喪了
好文章!
被短视频展现出来的现实很残酷,所以不被展现出来、不被看到就万事大吉了吗?莫不是因为老爷心善见不得穷人。
所谓自我提升的时间被短视频所占所以使底层打工者麻痹并安于现状的说法,也是十分地何不食肉糜。使残酷现实持续的,决不是她们「自我提升」志向的缺乏,也不是因为少了想处于不同现状的欲望和决心,这是稍微站在对方角度上考虑就能十分清楚的事情。
新华社的后台账号很有意思。
後面的反思是數位落差。
對於個資外泄,真正關鍵的是掌握這些資訊的政權如何使用,是否保障人權。現代社會的每個人都如同透明人,有效防止資訊繼續泄漏的就盡可能努力去防吧。
這篇真是好文,而且非常重要。端主編有考慮開放給公眾嗎?
影音平台背後的大方向,可以任人操縱的權限才叫人可怕。明白受訪者最後的慨歎,重點在於有大數據不是應該改進貧苦大眾的權利嗎?
好文,但希望內容能再多經過點整理和潤飾,而不是幾乎像逐字稿一樣。
好文章,我觉得字节比任何其他互联网公司都更受我党重视,因为头条和抖音分别掌控了不同阶层人的信息获取方式,或者说洗脑的途径,这也是我最看不起字节的地方,腾讯和阿里好在还有一些服务,字节只有洗脑
短视频就是劣币驱逐良币,我一直当检索工具用
但是很容易沉迷的
我很认同 @Dandirion 的看法,我们应当基于「人」的角度去设计、评价和修改我们所创造和使用的一切「工具」,而不应当用「工具」为标准去衡量——或者说去考验一个「人」的自制力。要让工具去适应人,而不是人去适应工具。
个人觉得大众对隐私的丧失有些后知后觉,生活中其实早已无隐私可言,我从没相信过任何国内隐私保护条文。
08年高中时候,就听闻2007年我们学校有学生因印了一批带反日情绪口号的tshirt,被国安局某些部门直接找上了门,不过情节不重,批评教育了事而已。
大学时候谈恋爱,我十分确定ex通过他在公安局的关系查过我的开房记录,好笑的是婚姻关系那是都没有全国联网,一个江苏地级市的小派出所却可以查远在北方的我;同时我的亲属还有好友的爸爸,也都分别通过公安局的关系查过他们孩子的交友情况。好友爸爸查出她的ex父亲进过监狱,当时父女几近闹翻。加上我们搞语言处理的小圈子传说的一些“用安徽全省的电话记录训练语音识别模型”,还有无处不在的图像识别... 进入中国,已经没有隐私可言。更不用提2015年《国安法》了。
自由的思想不能公开表达,时刻被监控,已经没有隐私可言。如今这些app对隐私的侵犯,围绕着的是流量即金钱;实际头脑一早就被盯住,如今只是加上钱包也被人剖开罢了。在现实的prc,此题无解。
私隱就像是美女的裙底春,男士們都知道不應看但人人都想看,而且能賣錢呢。
可怕……
這篇好文章 謝謝端
端好像把評論他人留言的功能關掉了對嗎
@sjl 的观点很有代表性,其中的核心预设是「有人天生就没有自制力」。这也是很难直接与用户对话 make a change 的要因。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到底什么是自制力?停下来想想,至少能明白这个预设是值得推敲的。
据我所知,以神经科学为基础的研究已经否认了这一点,研究支持自制力是可塑的。面向大众的内容可见基于哈佛公开课的书籍《自制力》(Possessiveness)。
从教育学的角度而言,有一组概念值得更多人关注:固定思维 vs 成长思维。鸡汤地说,前者认为一切都已经注定,我们什么都改变不了,因此选择回避困难与挑战,觉得输了是很丢脸的事。后者则认为自身可以改变,失败意味着有不足、可改进,从而拥抱挑战。
以上是对事实的甄别与探讨,是极其耗时耗力的。而且若我没有相关知识,还会落得一个「你也否认不了我,所以我说的有道理」的「下」场。但我认为这已经偏题太远了。简而言之,如今,以「为你好」之名的言说必然遭受「凭什么听你的」之抵触。有历史原因,也是伦理道德研究面临的挑战。
既然「为你好」是偏题的角度,那切题的角度是什么?我认为,若是以「他开心我开心有什么不好」为幌子去行动,便是有意无意忽视两个「开心」的区别,是罔顾他人幸福。既然都是开心,那二者对调生活,愿意吗?以此判断,我认为虽粗暴但有效。这是谎言,是自欺。
无论是不是短视频受众,无论是不是运营或开发,没人乐意生活在谎言中,没人乐意生活在自欺里。我想,这应当能作为一处共识。
世界快速发展,事物的复杂性隐没了直观的善恶判断,人们要做什么只需要一个说得通的理由,而要否认什么却要面对各个层面甚至是不相关的扯皮辩论。我不时感慨「鲜有人会把自己当成是文革中的红卫兵」,但愿自己能真的别成为某种红卫兵。
好文章
很残酷。这些高科技新贵和赌场叠码仔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后者被视为偏门黑道,而前者确一副翩翩君子模样,成为各国领导人的座上宾。在我们沉醉于科技改变世界的兴奋感中,却不愿思考这一切都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这句话应该施加在互联网的运营者与内容提供者,而非使用者身上。我们需要更加严格的隐私法律去规范它们的行为。本文将矛头指向Tik Tok,但这绝不意味着其他互联网企业就与此无关。我们需要警惕的甚至不仅仅是隐私问题,巨无霸的Google,Facebook们在各自领域的垄断甚至超过了洛克菲勒的年代。洛克菲勒毫无疑问是个伟大的慈善家,他是个好人,但他的石油公司需要分成七家。现在是分拆Google的时候了吗?你想好怎样分拆它了吗?
好文章,謝謝端。
好文,不过作者认为让人上瘾的产品剥夺了他人不多的学习时间,但是这部分人要么是没兴趣学习,要么是没有钱学习,现代社会让人上瘾的产品那么多,游戏,电视剧,小说,没有自制力的人,即使没有短视频产品也不会去学习的. 不过互联网公司的逻辑确实是简单粗暴的把人物化为数据,多数人会对具体的个体产生同情,但是却很难对数据化的群体产生负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