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耀廷解僱風暴:特首與建制之手如何伸入港大?

權力自特首而生,滑過看似繁複的程序,抵達港大的最高管治機構,15名委員的產生都與特首直接或間接有關。
在港大法律學院任教近30年的副教授戴耀廷,去年因為「佔中案」被判監,港大展開紀律程序檢討戴耀廷去留,港大校委會以 18 票比 2 票,通過開除戴耀廷的決定。
反修例運動一年 國家安全法 端傳媒五週年 香港

7月28日,22名港大校委開了一個3小時的閉門會議,以壓倒性的18票解僱了戴耀廷——在港大法律學院任教近30年的終身制副教授。港大這一決定迅速引發香港以至國際學界的關注,外界憂慮香港高等院校的治學自主已亮起紅燈。

伏線始於6年前。戴耀廷和時任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牧師朱耀明,三人共同發起爭取普選的佔領中環行動,後被起訴串謀作出公眾妨擾罪及煽惑他人作出公眾妨擾罪。官司擾攘數年,去年4月結案,戴耀廷被判囚16個月,其後提出上訴。戴入獄一個月後,港大校長張翔啟動了解僱戴耀廷的程序。

在109年歷史的香港大學,解僱一名終身制教授仍要走過頗為繁複的流程。首先,張翔委任一名副校長領導「探討充分解僱理由委員會」來調查戴耀廷,這個委員會的結論是,不判斷戴是否適合繼續任教。張翔之後把討論交到教務委員會(the Senate),這是港大最高的學術團體,由各院院長、教授等組成,教務委員會裁定:戴屬「行為不當」,但沒有充分的解僱理由。戴耀廷的去留,最終被交到港大校務委員會(the Council)的手上。

這是港大最高的管治機構,有權決定大學的財務和人事任命,由24名委員組成,其中15人為校外人士,多為城中權貴,目前一委員去世,而港大教授陳志武缺席會議。7月28日下午,校委會開始閉門會議,討論戴耀廷去留,大量傳媒等候門外。3小時後,校委開始離開,網上同時傳來消息:校委會推翻教委會的裁定,即時解僱戴耀廷。沒有人宣告會議完結,也沒有人告知解僱因由。在會議前後,對傳媒說話的只有一人,校務委員、本科生代表李梓成,但由於會議有保密協議,他表示可以透露的有限。

校委會impose(強加)了一些東西在港大上面,但我們不知道他們的想法。他們開完會就有司機接他們回家,平日不會踏足香港大學。

港大教授陳祖為

「校委會impose(強加)了一些東西在港大上面,但我們不知道他們的想法。他們開完會就有司機接他們回家,平日不會踏足香港大學。校委會主席已經不見學生,沒有溝通、沒有問責——nothing else!」港大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陳祖為對端傳媒表示。他曾作為民選代表進入港大校委會,一度努力嘗試改革自己大學的管治機構,不過如今他感覺,改革幾乎是不可能的。

到底,港大的校務委員會(校委會)是一個怎樣的組織?其中掌握大權的24名委員是誰,又是如何產生?在決定戴耀廷去留的3小時會議裏,他們討論了什麼?端傳媒嘗試層層剖析。

戴耀廷經歷了怎樣的流程?
戴耀廷經歷了怎樣的流程?

解僱戴耀廷的18票:穩勝的15票?

端傳媒接觸到一名不願具名的校務委員,其透露,與會22人中,校長張翔沒有投票,法律學者張達明曾協助戴耀廷官司,因利益衝突避席。最終,18票贊成解僱戴耀廷、2票反對。

該名校務委員透露,贊成解僱戴耀廷的18票中,有13票由校外人士所投出——他們不屬現任港大教師、僱員,也非港大學生,其中大多數是香港政商界的重要人物,部分自港大畢業。其透露,例如,前全國政協委員黃景強在會上指:「犯法就是犯法,戴耀廷犯刑事罪,看不到大學沒有理由解僱他」,另外4位委員有相似的說法。此外,四大會計師行畢馬威中國及香港區合夥人、前中大校長劉遵義之妻劉麥嘉軒在會上指:「我們是Council,不是教書人;教書人有教書人決定,我們有自己的決定」。

「有校務委員指,校委會要 “go beyond academics”(在學術以外做出決定)。」該名校務委員說。

端傳媒曾聯絡黃景強、劉麥嘉軒以核對上述說法,但至截稿時未獲回覆;亦曾聯絡沒有投票的校長張翔,港大發言人代為回覆,指因保密機制不便評論。

港大校委會掌握了大學財務和教書人的生殺大權。根據《香港大學條例》,校委會可行使大學的所有權力,管理大學的財政及人事任命,其成員中,校外人士和校內人士比例約為2:1。

社會上哪些人可以進入這個校委會?這與特首的權力密不可分。據法例,香港公立大學的校監由特首自動擔任,而校監有權任命一定比例的校委會或校董會成員;來到香港大學,校監有權任命7名校外人士擔任校委會成員,並指派其中一人為主席。

換言之,特首林鄭月娥直接委任7人進入港大校委會並指定主席,而接下來,主席可主持一個4人組成的「提名委員會」,再次提名6名校外人士進入校委會。此外,同樣由林鄭月娥擔任主席的校董會,可以推薦2名校外人士進入校委會。

權力自特首而降,滑過看似繁複的程序,抵達港大的最高管治機構,15名委員的產生都與特首直接或間接有關。

端傳媒研究整理,發現這15名校外人士中,8人是本地商界重要人物,3人來自醫學界,2人來自法律界,並且與時任或前特首、建制派和商界關係密切。15人中,5人曾任特首選委,掌有特首選舉的一票;其中4人是「團結香港基金」成員、顧問,進一步,連同這4人,校外委員中共6名是「再出發大聯盟」共同發起人。

「團結香港基金」和「再出發大聯盟」均由中國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董建華發起,「再出發」的另一名召集人為前特首梁振英。前者是2014年成立的智庫組織,後者則成立於2020年反修例運動之後,有超過1500名建制派及商界人士響應。

2017年12月15日,張翔獲委任為香港大學第16任校長,與校委會主席李國章一起見記者。
2017年12月15日,張翔獲委任為香港大學第16任校長,與校委會主席李國章一起見記者。

具體來看,主席李國章是外科醫生、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也是梁振英的重要支持者,於2012年有份提名梁振英參選特首。早於2015年,他就獲時任特首梁振英委任為港大校委,被指為梁介入港大的「御用人馬」。該年年底,在港大學生的反對呼聲底下,梁任命李國章為校委會主席,為期3年。2018年,新一屆特首林鄭月娥上台後續任李為主席。

黃永光為信和集團第三代,自林鄭競選特首期間擔任競選辦副主任,被外界認為是林鄭月娥在政商之間的中間人。2017年,有媒體追訪到黃在自家大宅、偕同其父黃志祥為林鄭和政商界二代設宴;報導又追溯林鄭任發展局局長時,信和在市區重建、或文化保育項目上都能受惠、「分一杯羹」。

香港初創企業協會主席趙子翹是今屆林鄭月娥新委任的成員,他被稱為創業科技界「app王」,旗下公司Cherrypicks 曾為賽馬會、匯豐銀行等設計手機應用程式;他又任職貿發局理事會成員、一帶一路及大灣區委員會等公職,並專研智慧城市。

此外,陳韻雲是律師、出身地產商世家,是地產代理監管局前主席;潘燊昌為精算師,他創立台灣安泰人壽,曾任友邦保險、中國太平洋保險等高層要職,現為利承昌集團主席。從缺的第24人,是今年6月去世的前會計師公會會長周光暉,他身兼浙江省政協委員、市區重建局非執行董事等公職,並曾出任多間上市公司的董事。

值得留意的是校董會委任的戴健文。戴健文「紅褲子」出身,曾任職香港電台副廣播處長,是林鄭競選期間的公關,他曾在反修例運動中,聯署要求林鄭暫緩修例。據端傳媒了解,他在校委會會上就解僱一事投反對票,我們曾與他聯絡,他婉拒受訪。

除上述15票之外,校委會中還有9名校內人士,其中涉及民選成份。除了校長張翔、司庫梁高美懿,港大全校教師、非教師的僱員,及以本科生、研究生,每3年可以按照他們所屬組別投票選出共7名校委代表。

不過,這些校內委員,也不乏與前特首相關的人士。其中,梁高美懿於2012年獲前特首梁振英委任為「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及政治委任制度官員薪津獨立委員會」成員,2017年則以金融界特首選委身份提名林鄭月娥。教師代表之中,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盧寵茂則曾在2012年支持梁振英參選。

港大校委會的24人是誰?
港大校委會的24人是誰?

據端傳媒了解,7月28日的會議上,22名委員進行了兩次不記名投票。第一次就是否等待戴耀廷上訴程序完成再作決定,最終18票贊成不待上訴。據悉,一名委員希望各人三思,待上訴結果再作裁定,但不獲接納。第二次,委員就是否贊成有「好的因由」解僱戴耀廷投票。最終結果為18票贊成、2票反對,戴耀廷被解僱,即時生效;其薪酬及長俸等福利隨之終止。會議同時確認,如戴下年上訴成功,校委會將重新審視。

解僱戴耀廷的「好的因由」是什麼?公眾無從得知。在港大這個最高權力機構,校務委員須簽署保密協議,據媒體報導,自2015年任命時任法律學院院長陳文敏為副校長的風波過後,保密原則進一步收緊,並指明校委會主席是唯一發言人。校委會主席李國章於裁決兩日後,僅接受《南華早報》訪問,否認解僱是政治決定,並指所有委員均沒有受到外部壓力影響。他重申,「港大不容罪犯做職員」。

就校委會的裁定,端傳媒以電郵及電話聯絡23名委員。6名委員回覆指因保密條例不便回應。我們曾連續兩天致電缺席會議的陳志武,未有人接聽電話。張達明則向端傳媒表示,因處理戴耀廷官司有利益衝突,不便公開評論。本報導首發後,李國章在8月12日以電郵回覆端傳媒查詢,他指校委會解僱戴耀廷並無政治考慮,主要考慮是戴被定罪判刑。信中未有明確答覆,校委會會否考慮向港大師生或教委會解釋裁決理由。

校委之一、建制派經民聯立法會議員石禮謙在電話中對端傳媒時表示,「你應該找香港大學,他們有責任解釋的。」端傳媒就事件兩度電郵香港大學及張翔,發言人回覆指港大嚴謹按照《香港大學條例》處理事件,並未進一步解釋。

港大學生會早前就事件發起聯署,並去信校委會要求撤回決定、公開理據。端傳媒取得主席李國章於8月10日回應學生會的信件,信件提到校委會有責任保護大學誠信和信譽,討論時須考慮包括學術及學術以外的所有方面;李又指沒有根據去撤銷這個深思熟慮的決定,並指學生會信件中的指控錯誤。

港大校委會本科生代表李梓成。
港大校委會本科生代表李梓成。

港大Big Boss:校監——特首

港大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陳祖為多年來鑽研港大管治架構。他分析指,今次校委會推翻教委會的建議而解僱戴耀廷,並沒有違反港大條例,因為條例本身就賦予校委會很大權力。

「校委會多年來一直具有不同權力,現在只是有權用盡,」在他看來,這些委員並沒有依從大學師生的意見去做決定,「感覺是一種外在觀點,否定了大學校內的主流觀點。」

在背靠龍虎山的辦公室裏,陳祖為講述他於2015年、獲全校教師高票委任入校委會的3年委員經驗。他曾被視為校委會的「改革派」。他從書櫃抽出一本小小的筆記簿,翻開第一頁,是他的黑色墨水筆跡——任職校務委員前後,他細研過校委會以及特首兼任校監的權力架構,其中有很多空間取決於個人如何使用權力。

他指出,校委會主席影響港大的程度很視乎他是否節制用權,例如,他認為校委會主席對校長所屬的中央管理小組(Senior Management Team),具有非正式的影響力。但反過來看,這也看校長本身有沒有周旋的意識和空間。

錯綜複雜的權力關係,最終指向的是兼任校監的香港特首。在研究港大架構的筆記簿上,他曾寫下一張「校監權力清單」:從決定畢業禮儀式、頒授名譽學位、更改香港大學規程;委任副校監、校董會成員、校委會主席以及成員,這些統統都要校監決定或同意。

這一次,戴耀廷已提出會就解僱裁定作出上訴,上訴的對象也是校監林鄭月娥。

2015年,港大負責學術及人力資源的副校長一職懸缺,遴選委員會推薦前法律學院院長、名譽資深大律師陳文敏,校委會就這事討論,但有聲音指陳文敏親民主派,文匯報亦曾經批評他在佔領中環一事上「與戴耀廷沆瀣一氣」。當年年初,法律界議員郭榮鏗引述校內消息,指時任特首梁振英遊說港大校委不要委任陳為副校長;《明報》前總編輯劉進圖亦撰文稱有政府人員致電校委,要求他們否決任命一事。

2015年7月28日,香港大學校委會開會決定,繼續押後處理副校長陳文敏的任命。數十名憤怒的學生衝入會議室要求校務委員會就有關決定作出交代,期間校委會成員李國章被學生包圍。
2015年7月28日,香港大學校委會開會決定,繼續押後處理副校長陳文敏的任命。數十名憤怒的學生衝入會議室要求校務委員會就有關決定作出交代,期間校委會成員李國章被學生包圍。

梁於當年3月委任有教育界「沙皇」之稱的李國章進入校委會。李國章是前中文大學校長,擔任教育統籌局局長時曾引發中大和教育學院合併的爭議,一些媒體又指他因教席早與港大結怨。他獲委任進校委會時,引發校內外極大的爭議。港大有學生當年不滿梁振英委任命李國章為校務委員,並認為港大拖延任命陳文敏,他們在學生代表馮敬恩中途離開會議室時,衝入會議室要求校方交代;其時盧寵茂在會上暈倒,狀況混亂。

最終,陳文敏的任命以12比8的票數被否決。風波過後,梁振英進一步委任李國章任校委會主席,導致2016年初學生發起圍堵校委的行動。

「梁振英是有權會用吧。當時港大上上下下很多人反對他任命李國章,都不得要領,你說政府的決心多厲害。」陳祖為回憶說,陳文敏任命事件後他被選入校委會,一度嘗試有沒有可能進行改革,要校監下放權力。

修改條例是政治現實上沒可能——校監和立法會,這兩關你根本過不到。你要校監削自己權嗎?

港大教授陳祖為

不過,要校監放權,必須先修改《香港大學條例》,這必須要過關斬將,通過校監、校委會、校董會和香港立法會。

「修改條例是政治現實上沒可能——校監和立法會,這兩關你根本過不到。你要校監削自己權嗎?」陳祖為說,3年的委員經驗讓他感覺改革困難重重。

校委會不是沒有嘗試過作出內部改革。陳文敏風波後,校委會聘請的三位海外專家——約克大學校監Malcom Grant、哈佛大學教授 William C. Kirby和退休高等法院法官阮雲道,檢討港大管治並撰寫報告,三位專家建議將特首作為校監的權力變成榮譽性質,並下放其委任校委、甚或校委會主席的權力給校委會。校委會成立6人工作小組跟進此事,施文信領頭,陳祖為是成員之一。

不過,小組最終沒有接納校監下放權力的建議。校委會後來以大比數通過這份報告,只建議成立顧問委員會及提名委員會,由校務委員分別向特首建議主席及委員的人選,但校監仍有最終決定權。2017年港大新設「顧問委員會」,向特首「建議」校委會主席人選。

此外,現時校委會採取2:1的校外、校內人士比,源於2003年的一份檢討報告。此前,港大校委會人數更多,共50人,校內校外人士比約為45比55。2003年,港大聘請海外專家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前任校長賴能教授等人檢討校委會結構,他們最終呈交報告《與時並進(Fit for Purpose)》,把校委會精簡至24人,踢走了副校長及一眾院長。

陳祖為認為,港大作為一家公營大學,有校外委員並不是問題,但人數比例應當平衡;而且問題在於,校外人士目前側重商界,慈善界、文藝界或科學界的多元和創意聲音,不能進入校委會。

當社會有重大的政治紛爭,外部力量發功,Party Whip(黨鞭)揮下來,這些校外專業人士就要歸邊。

港大教授陳祖為

在當下香港政治氣候兩極的局面下,校委會的制度改革或人選多元化,越來越難了。「政治氣候兩極化,政府要穩定、要控制嘛。專業界別裡比較同情抗爭的民主派人士,很難被任命入校委會。」

林鄭月娥競選至上任初期,陳祖為有感她願意委任開明派人士擔任一些政府公職;後來,她的委任轉趨保守。「這是大勢所趨,我想也不是她的個人意志。到這些時刻,都是大陸、中聯辦主導。」

「沒大事發生時,建制派的委員也可以理性討論。但當社會有重大的政治紛爭,外部力量發功,Party Whip(黨鞭)揮下來,這些校外專業人士就要歸邊。」況且,「建制圈中,戴耀廷不斷被抹黑攻擊,這些人對他從不sympathetic(同情)。」

2016年1月3日,香港大學校友關注組等20個團體,發起遊行捍衛院校自主,反對李國章出任港大校委會主席。
2016年1月3日,香港大學校友關注組等20個團體,發起遊行捍衛院校自主,反對李國章出任港大校委會主席。

「教委會是伙記,校委會是老闆」

在校委會裁定之前,教務委員會的決定被視為港大校內師生的最終意向。

教委會是港大最高的學術機關,今屆由52名校內人士組成,包括校長(主席)、各學院院長,民選的12名講座教授、6名其他教師;學生事務長,以及民選的3名學生代表等。教委會經過今年5月、7月兩次會議,最終裁定戴耀廷是「行為不當(misconduct)」,但沒有充分的解僱理由、「好的因由」(good cause)開除他的終身教席。

教委會中一名民選委員向端傳媒表示,戴耀廷5月曾出席會議,呈交陳詞並解釋佔領中環的原初想法。教委會一度傾向戴耀廷的官司上訴完結再作決定,但後來官司推遲至2021年,遂不再拖延。「會議提及,教委會以教職員角度出發,不單以法律角度看這件事。」

會上,大多聲音傾向讓戴耀廷留任。針對行為不當,有人認為違法不等於行為不當,他身為法律系副教授,推動香港民主進程及普選,是實踐教學理念;亦有人認為其行為的確影響民生。戴耀廷的陳詞,解釋原本計劃在公眾假期發起2至3天的佔領行動,把對市民的影響減至最低;他又對港大的影響致歉。向端傳媒透露消息的委員說,這一輪投票最終以約3比2的比例,裁定戴耀廷是行為不當。

第二輪投票針對是否有充分的解僱理由開除戴的教席。雖然有家長去信港大質疑戴的教席,但有委員認為,只有法律學院的教職員才可以評斷他的教學質素。據悉,法律學院就此事向戴和學生了解,並在會上說明戴從未在課堂上鼓吹學生參與行動,法律系學生亦未因此感到反感,證實戴的教學質素未有受判刑影響。

陳祖為教授。
陳祖為教授。

這位不具名的教務委員認為,法律學院表現出對戴的信任具有說服力,令在場一些中立委員最終改變態度。最後,投票以大比數通過裁定港大沒有充分解僱理由。但很快,這個建議被港大校委會推翻。

「我們Senate(議會)在下,Council(委員會)在上;我們是伙記,他們是老闆。伙記的意見,老闆不理。」一名不願具名的港大教授向端傳媒透露,他是教務委員會的一員,取態與教委會的最終裁定一致,即未有充分解僱理由,但問題是,港大的「老闆」是校委會。

我當自己是提供服務的公僕,最重要是這些接受大學教育的小朋友的利益。

一名不願具名的港大教授、教務委員會成員說,港大學生和納稅人才是大學生真正的老闆

這名港大教授一再強調,港大學生以及納稅人才是香港大學「真正的老闆」。他認為,校委會主席由特首委任,而理想之中,特首身為市民之首,是以市民之名行事;政府要向納稅人交代,港大亦應回應學生會近日發起的聯署。

他進一步指,身為大學教師,「我當自己是提供服務的公僕,最重要是這些接受大學教育的小朋友的利益。」

我們就此事向法律學院院長傅華伶查詢,至截稿時未有回覆。據媒體報導,他事件後向同事發信,指他感到非常難過和遺憾,又表示戴耀廷多年來對法律學院有寶貴貢獻。他指法律學院跟香港社會一樣正面對艱難時刻,有信心學院會團結捍衛法治和學術自由。

港大教授陳祖為始終認為,今次事件反映了校委會和校內師生之間有許多不信任;校委會只對政府負責,代表政府或建制聲音多於一切。

「所謂院校自主,是整間院校作為一個整體相對於政府。現在,院校自主其實是無從說起。」他頓一頓,又再重覆道,「無從說起。」

香港大學,正在going downhill

8月5日,戴耀廷在工作多年的法律學院辦公室收拾舊物。「沒離愁,自由如飛鳥」,他在最近新設推廣法治的Patreon平台寫道。被港大解僱後,這位前副教授告訴端傳媒,法律學院並未催促他離去,他預計8月底前離開任教近30年的香港大學。

戴耀廷1991年加入法律學院,經過3至7年的評核期,取得港大的終身教席。他最初申請當初級教員時,現已榮休的學院教授、國際憲法權威Yash Ghai (佳日思)有份面試他。日前佳日思受訪,指戴擅長的是憲法學,是為香港好而需認真看待的一科。

戴耀廷半生研究憲法、憲政、人權法,一名港大法律學系畢業生告訴端傳媒,「他在課上說司法覆核原則,一時開心就會講不停。他是對喜歡的研究課題極度著迷的典型學者。」這名港大舊生目前已成為大律師,其認為戴耀廷是法律學院重要的中生代學者。

此外,端傳媒接觸過的4名法律系學生或畢業生,都曾在戴耀廷課外的中小學法治工作坊當義工;戴提出的「法治四層論」為不少中小學教科書所參考。2000至2008年期間,他任職法律學院副院長,又因推動《基本法》及人權教育,獲政府頒授榮譽勳章。

「他可以像很多教授一樣不問世事,做一世教授。但他選擇了一條難行的路。」另一名法律系畢業生說道。戴耀廷的同事、法律學院公法講座教授陳文敏,則指解僱是校委會「一個背棄大學價值的政治決定」。

2019年4月24日,戴耀廷、陳健民、邵家臻、黃浩銘即時入獄,由囚車送往荔枝角懲教所。
2019年4月24日,戴耀廷、陳健民、邵家臻、黃浩銘即時入獄,由囚車送往荔枝角懲教所。

在陳祖為看來,設立「終身教席」的本意如同委任法官,在於確保一名學者可以在無外界及學校干預的壓力底下,提出他認為有益於社會思考的觀點。

他預料,這間百年高等學府、甚至整個的香港高等教育界的院校自主,或許會走入骨牌式的倒塌。他指,經解僱戴耀廷一事,校內人士對校外校務委員信任跌到谷底。他也憂慮大學的中央管理小組包括校長,未來有沒有信心維持大學價值,「抑或放軟手腳,校委說什麼就什麼,有幾多決心據理力爭?」

他說,政治壓力的號角一旦吹響,首先得看中央管理小組態度是否堅實,「否則大學就會像骨牌倒塌,一層壓一層,未必可以抵抗。」他又認為,大學已經無法再保護犯政治罪行的學者,內部的驚弓之鳥亦會愈來愈多,並出現自我審查。「解僱人不容易,但不讓你升職、續約很容易。」

走過2019年的反修例運動,香港政壇一片陰霾,社運人士被捕的消息不斷傳來,而教育界遭清算的消息也不斷出現。

最近,同於佔中案被判刑的浸會大學社工系講師邵家臻遭大學不獲續約,須於今年8月底前離開浸大;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助理教授葉蔭聰,也收到大學通知他的終身合約申請被否決,而且明年要離職。葉形容國安法後,「大學也要有點『超乎尋常』的理性,洗洗太平地。」

在港大任教30年的陳祖為還記得,2000年的時候,港大不一樣。當年,前港大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指控,時任特首兼校監的董建華透過當時的校長鄭耀宗施壓,要求停止有關香港政府的民調,事件引發極大爭議。港大校委會當時決議成立3人獨立調查小組,由當時終審法院的非常任法官鮑偉華任主席,並由電視直播聆訊。

報告最終確定鍾的指控屬實,鄭耀宗及時任副校長黃紹倫亦請辭。

2019年4月10日,佔中九子案判決,九名被告戴耀庭、陳健民、朱耀明、陳淑莊、邵家臻、張秀賢、鍾耀華、黃浩銘和李永達到達法院。
2019年4月10日,佔中九子案判決,九名被告戴耀庭、陳健民、朱耀明、陳淑莊、邵家臻、張秀賢、鍾耀華、黃浩銘和李永達到達法院。

來到今天,香港困局已成,陳祖為更指出,大學變作只追求排名和出版的「工廠」,年輕教師教研壓力增加、自身難保,「整個港大的文化漸趨專業化、個人化,大學作為發聲堡壘的概念,愈來愈稀薄。」

他形容,現在香港人像一個拳手站在擂台上面,賽事才剛剛開始,「現在才感受到對方一拳一拳打過來,暈暈地,但還沒跌下來。」

最近,陳祖為聽到年輕教師憂愁地問道,是否要繼續留在香港大學?他們越來越難認同這間大學。「他們認為港大已經 going downhill(走下坡)。港大的自由度、學府所追求的自由價值,的確是 going downhill。」大學裏,有些人甚至思索著離開香港。

不過,事件風波中的戴耀廷,似乎沒有離開香港的打算。他的Patreon平台,名為「香港法治重生計劃」,離開港大的他,計劃撰寫一本法治普及讀物。「成為一名自由學者,港大以外的天空讓我能如鳥兒自由飛翔。」戴耀廷寫道。

(實習記者李海欣對本文亦有重要貢獻。)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9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很深入的好文章!

  2. 好文章~~~

  3. 一間大學的墮落

  4. 香港落得如今田地,其中一大主因在於香港的權貴、精英及社會領袖的集體缺席,在最初仍未崩壞,而只是出現裂縫時,未有做好專業把關,絕大部分是明哲保身,怯於發聲。他們在平日很多都是一等一的好人,然而在政治面前卻成了缺席的懦夫,還自我感覺良好,以為自己是清高的隱士。等而下之者,更淪為政權的走狗爪牙,做政府的白手套,為政府的污穢行為背書,希望延長他們的收成期,用上自己在業界的名譽及地位,換取政權對他們的青眼。這些人在學術界,教育界,乃至法律,醫療,傳媒,娛樂,文藝,工程,會計,商業,金融等等等等,所在都有。因此,香港現在痛於極權猖獗社會分裂,其實是共孽,是香港人應得的。
    上世紀八十年代,同為亞洲四小龍的台灣及南韓,都走過了抗爭的慘痛歷史。二二八事件及光州事件,過程雖然不堪回首,幸而最後修成正果,到現在其後人才能享受民主自由的果實,畢竟freedom is not free, 民主自由的果子需用上人民的血汗來灌溉。當時,甚至到了現在,香港仍有不少人耻笑台韓兩地人民政治狂熱,誰料到了今天,香港終要走上抗爭的苦路。有香港抗爭的同路人說,現在是黎明前的黑暗,真不禁要撥點冷水。如對歷史稍有點認識都知道,現在哪門子看到黎明將會來臨了?充其量只是晚上八九時,才入黑不久而已。沒有流血的預備,沒有犧牲的決心,沒有長期作戰的打算,沒有殊死的勇武及卓越的智慧,沒有廣大民眾的支持,沒有國際社會的聲援,而希望能得到抗爭的成功,都只是緣木求魚。

  5. 张翔和陈志武是选择明哲保身,其他亲建制派的代表负责完成这件最肮脏的工作。教育界、传媒界、法律界和医疗界是香港一直稳守核心价值的堡垒,如今终于开始被逐一击破。

  6. 記得端曾經有文寫過,於亂世中,需以專業抵抗暴政。作為專業的堡壘,當大學被畸形的制度污染時,專業又何從談起。由老鼠樂園至武漢肺炎,港府習慣於找自己人拍馬吹捧,而專業缺席,造成無數大失誤。若想進一步染指大學,不如乾脆派黨委書記進駐香港各大組織,無需繼續欺騙國際社會。

  7. 非常及时深度的报道,采访到了不少insider。读完文章觉得港大的校委会如今与内地高校的校党委没有实质分别,李国章就像是港大的校党委书记。
    心中有两个疑问,张翔作为校长在如此重大的决议上为什么不投票?反正肯定能解雇戴耀廷所以不想脏了自己的手吗?陈志武教授又为何缺席会议?是真有更重要的事情还是不想掺合?

  8. 嗚呼痛哉!

  9. 「犯法就是犯法,戴耀廷犯刑事罪,看不到大學沒有理由解僱他」
    「港大不容罪犯做職員」
    戴耀廷的確犯了法,但我記得香港一個學者曾道:「假如法律是暴力的源頭呢?」前全國政協委員、外科醫生、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等等頭銜鏗鏘得擲地有聲,卻還是留在挪用這種空洞無物的論述,以論證其諂媚小人的行為。宦官當道,香港大學/香港又怎能不going down hill 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