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趙家緯:全球洪災、高溫、熱浪⋯⋯2020反常氣候,與關鍵的未來三年

「地球」與「病毒」是兩個正在拳擊場上搏鬥的選手,而場邊還有一位塊頭更大、來者不善、等待上場的選手——他就是「氣候變遷」。

2020年6月21日,台灣嘉義,人們在觀看日環蝕。

2020年6月21日,台灣嘉義,人們在觀看日環蝕。攝:Lin Yen Ting/SOPA Images/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刊登於 2020-07-29

#趙家緯#評論

4月的《經濟學人》刊出了一幅諷刺漫畫,漫畫中,「地球」與「病毒」被繪製為兩個正在拳擊場上搏鬥的選手,兩人打得不可開交、難分勝負,與此同時觀眾卻無法不留意到,場邊還有一位塊頭更大、來者不善、等待上場的選手——他就是「氣候變遷」。

近期,兩岸三地都在面臨反常氣候甚至氣候災害。中國自6月起於長江流域發生洪災,6月份長江流域連續發布41天的暴雨預警,總降雨量較長期平均高出48%,為1961年以來最高。依據中國國家應急管理部統計,截至7月28日,主汛期(6月1日)以來,共有5481.1萬人次受災,4.1萬間房屋倒塌,158人死亡失蹤,直接經濟損失1444.3億。

台灣則面臨高溫問題。7月24日,台北市出現攝氏39.7度高溫,為自1896年台北市氣象站設站以來最高。今年6月15日至30日期間,更連續16天都超過36℃;而自1947年迄今,過往連續高溫日的紀錄為2016年時的7天,今年則一口氣較過往翻倍。

洪災、高溫,這些氣候現象所反映的實際問題並不在病毒之下。各國政府和社會在面對公衛緊急狀態之餘,也需採用同樣的行政資源與社會動員面對氣候緊急狀態。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