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深度

韓戰七十年:一場被遺忘的戰爭,「兩個中國」與上萬戰俘的前線角力

今日是韓戰七十週年。這是一場重塑了東亞政治格局的戰爭,卻同時也是一場被遺忘的戰爭。它被歷史遺忘的祕密,藏在停戰後為期兩年餘的「談判」與「戰俘問題」之中。

反共戰俘展示「反共抗俄」等反共刺字。

反共戰俘展示「反共抗俄」等反共刺字。圖:麥克阿瑟紀念檔案館Dimitriv Boria攝影集

常成

刊登於 2020-06-24

#韓戰#金日成#兩韓關係#南韓#台灣#北韓

【編者按】1950年6月25日,是韓戰爆發日。當年今日,金日成統治下的朝鮮軍隊越過北緯38度線,向李承晚領導的韓國發動攻擊,揭開了三年韓戰的序幕。在韓戰七十週年前夕,2020年6月16日,在金日成孫女、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妹妹金與正提前警告下,北韓軍隊炸毀了位於兩韓邊界、北緯38度線附近的「南北共同聯絡事務所」。

北韓採取此一軍事行動的原因,據聞是因脱北者組織「自由北韓運動聯合」在京畿道金浦市將大量批判金正恩及其核武計劃的傳單包裹之後,用氣球送過了北緯38度線。傳單事件引起了北韓的強烈反應。但南北韓「互相發送傳單」的行為,自韓戰以來,從未稍歇。七十年後的今日,韓戰遺留的框架仍在影響朝鮮半島的命運,也影響周邊區域甚至世界的政治格局。

韓戰也改變了台灣的命運,讓50年代「兩個中國」的框架遺留至今,兩岸自此對峙七十年,亦成為今日「中華民國台灣」共同體的重要基礎。在韓戰爆發前,杜魯門政府原已宣布不會協防台灣,國際上多個智庫預估,共軍在1950年夏天便可進攻取下台灣,完成「統一」大業。但在韓戰爆發後兩天,6月27日,杜魯門宣布派遣第七艦隊協防台灣,不但防止共軍攻打台灣,也防止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國軍反攻大陸。

本文作者為香港科技大學副教授常成,文選自中國作家于勁書寫韓戰戰俘的長篇紀實之作《厄運》(香港天地出版)新版跋。原題為〈真實的歷史、真摯的靈魂——《厄運》與于勁〉,端傳媒取得授權轉載。

韓戰:上半場為領土,下半場為戰俘

韓戰打了三年一個月又兩天,而停戰談判從1951年7月10日至1953年7月27日延續了兩年多。在此兩年中,中朝與聯合國軍雙方在談判帳篷中舉行了575次會議,同時各自在戰場上遭受了巨大傷亡,但最終的停戰線只是從停戰談判開始時的實際控制線向南或向北移動了幾公里而已。

停戰談判開始後不久,各方原本以為難以解決的第二項議程「軍事分界線問題」早在11月27日就達成協議,而原被視為「枝節問題」的第四項議程「戰俘問題」卻意外地成為談判的最大難點。雙方在戰俘遣返問題上發生嚴重分歧:中國和朝鮮談判代表團堅持遣返全部戰俘,而聯合國軍代表於1952年1月2日提出「志願遣返」的原則,允許部份戰俘不被遣返。4月,聯合國軍戰俘營當局對戰俘進行甄別,近21,000名中國戰俘中有14,000餘人聲稱拒絕遣返回國,此結果自然遭到中方斷然拒絕。

因此,大致可以說,為了給一個中國戰俘去台灣的「自由」,幾乎有一個美國大兵因此喪生。

相比而言,朝鮮人民軍被俘人數高達15萬,卻非停戰的障礙。早在1952年初,金日成就已經意識到軍事統一無望,因此渴望盡快停戰。況且朝鮮並不需要更多的戰俘,因其曾將至少27,000名韓軍俘虜編入人民軍,而沒有將他們列入戰俘名單。 從朝鮮的角度看,為了中國戰俘──或更準確地說,中共的「面子」──而繼續戰爭是毫無意義的,因為遭受損失的是朝鮮國家與人民。而斯大林樂見中美兩國持續衝突,因此否決了金日成的停戰請求,支持毛澤東繼續戰爭。如果不是斯大林於1953年3月初突然死亡,蘇聯新領導人隨即要求中共盡快停戰,中共仍將不會接受部分遣返戰俘,打了三年的戰爭很可能還將繼續下去。

在邊打邊談的後兩年,12,300名美國士兵和至少90,000名中國士兵在朝鮮半島喪生,至少140,000朝鮮平民死於空襲。 因此,大致可以說,為了給一個中國戰俘去台灣的「自由」,幾乎有一個美國大兵因此喪生。同時,為了阻止一個中國戰俘去台灣,六個志願軍戰士、十個朝鮮平民,還有數目不詳的朝鮮人民軍戰士因此犧牲。在過去的六十多年,無論在美國、中國大陸、台灣或者南北朝鮮,這樣讓人怵目驚心的等式還從未被討論。這才是韓戰後半段的本質——殘酷而無謂的巨大犧牲。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