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深度被疫情改變的生活

後疫情時代,那些返回家鄉的年輕人

疫情讓原本循著既有軌道運轉的人生計劃,一下亂了章法。隱匿在日常生活中的焦慮、矛盾,都被逼出原形,他們必須提前做出選擇,但選擇依舊那麼困難。

2020年3月20日,北京車站一個乘客拿著行李箱經過。

2020年3月20日,北京車站一個乘客拿著行李箱經過。攝:Thomas Peter/ Reuters/ 達志影像

端傳媒記者 門悅悅 發自長沙

刊登於 2020-06-01

#後疫情時代#2019冠狀病毒疫情

十六開本的《公共基礎知識》、母親的唸叨、刷題,27歲的丁倩文又開始面對考公務員的一切。如果成功,她將第二次回到體制內,再次回到四年前,她不顧一切也要逃走的家鄉長沙。

但接近中午,她仍躺在床上,母親在門前喊:「怎麼辦,你這輩子怎麼辦,工作找不到,你還睡。」她一動不動。

三個月前,她還是一家著名外國航空公司的空姐,税前月薪3萬多(人民幣,下同),一個月有一半時間住在海外的公司酒店裏,有員工特惠機票,飛去任何地方只需四、五百元。現在這份工作凍結在沒有盡頭的無薪假中,從3月休到4月,4月到5月,最新通知是至少延伸至6月底。國際航聯預測,如果嚴格的旅行限制持續3個月,全球航空和相關行業的2500萬個工作機會將受到威脅。

疫情對就業的衝擊不僅在航空業。中國大陸一季度GDP下降6.8%,成為有統計以來的首次負增長。多個領域爆出裁員消息。互聯網招聘企業前程無憂、家電企業海信公司均承認會在疫情中裁員,主營業務有地產和院線的萬達集團、中國最大的電子代工廠富士康也傳出變相減薪和裁員的消息。剛畢業的學生面臨無工作可找的困境。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聯合智聯招聘公司發佈的大學生CIER指數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大學生招聘需求人數較去年同期減少了16.77%,求職申請人數卻增加了69.82%。通過繼續讀書延後就業壓力的方法也不太可行——2020年考研報名人數為341萬,創歷史新高,但依照往年約80萬人的錄取規模,即使教育部宣佈擴招18.9萬人,仍有240萬名學生面臨「落榜」後再戰還是找工作的問題。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