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 × 華爾街日報廣場

華爾街日報:疫情導致經濟低迷,中國為何尚未出台大規模刺激措施?

有跡象顯示中國經濟在沒有重大刺激舉措的情況下已經正在復甦。更重要的是,中國政府擔心大規模刺激措施可能會導致經濟局部過熱,尤其是房地產市場。

2020年4月30日,位於北京的一個建築工地。

2020年4月30日,位於北京的一個建築工地。攝:Thomas Peter/ Reuters/ 達志影像

華爾街日報記者 Jonathan Cheng

刊登於 2020-05-11

#2019冠狀病毒疫情#中國經濟#端 x 華爾街日報

本文原刊於《華爾街日報》,端傳媒獲授權轉載。目前,《華爾街日報》中文版全部內容僅向付費會員開放,我們強烈推薦您購買/升級成為「端傳媒尊享會員」,以低於原價 70% 的價格,暢讀端傳媒和《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中國剛剛經歷了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首個季度經濟萎縮。成百上千萬人失去了工作,而且新冠疫情妨礙企業運營已有三個多月時間。

那麼經濟刺激舉措在哪兒?

中國推出的貨幣和財政刺激方案規模還不能與日本、美國等世界上最大一些經濟體的手筆相提並論。美國2兆美元的刺激計劃中包括向個人支付款項、擴大失業保險覆蓋範圍,以及為陷入困境的行業提供貸款。中國政府現有的應對措施規模甚至不像其應對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2015年國內經濟增長大幅放緩等以往經濟危機時那樣大。

目前中國政府仍主要依賴行政措施緩解經濟低迷帶來的不利影響,比如政府減稅降費、鼓勵房東減免房租並要求企業限制裁員規模。中國政府已向金融體系注入流動性、降低借款利率,允許地方政府啟動基礎設施項目,一些城市還發放了消費券以刺激消費。

但是,儘管有可怕的預測稱中國將有數千萬人失業,全球經濟衰退也可能在今年重創中國的出口行業,但北京方面尚未出台重磅舉措,如政府在基建方面大規模支出或者更大幅度地下調貸款利率。

鑑於消費者支出因新冠疫情受限,官員們起初對傳統的刺激措施能否帶來很大幫助持質疑態度。而現在,有跡象顯示經濟在沒有重大舉措的情況下正在復甦。

或許最重要的是,中國政府擔心大規模刺激措施可能會導致經濟局部過熱,尤其是房地產市場。由於數十年來中國房價幾乎不間斷地上漲,許多中國人普遍認為房地產是一種避險投資,這樣的看法已然推高了房價。

這種情況在中國南方城市深圳最為明顯。儘管經濟出現歷史性下滑,但深圳有關部門仍在努力遏制房地產投機活動。

升温

中國政府憂心忡忡地關注着深圳等城市的房價,儘管有新冠病毒肆虐,但房價仍然在上漲。

官方統計數據顯示,深圳3月份房價同比上漲5.2%,在中國一線城市中漲速最快,也是該市約三年來的最高漲幅。

令監管機構警覺的是,深圳房價飆升的一個原因是,企業主利用了成本較低廉的新冠疫情相關信貸,然後將那些原本旨在維持企業生存的貸款轉移到了房地產市場。

4月下旬,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肖遠企表示,銀行一定要監控資金流向,確保資金運用在申請貸款時的標的上,對於違規把貸款流入到房地產市場的行為要堅決予以糾正。

在全球經濟陷入深度衰退之際,中國決策者對房地產市場泡沫感到擔憂,這表明「動物本能」正在迅速回歸中國這個最先受到新冠疫情衝擊的國家。

在這場危機的頭兩個月,即今年2月和3月,中國決策者只是在邊緣地帶進行干預,確保金融體系擁有充足的流動性,並適度降低借款利率,與此同時,他們把主要精力放在封鎖措施上,以控制疫情。

這導致中國經濟在第一季度損失慘重,當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下降6.8%,這是自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以來首次出現經濟萎縮。

中國決策層的顧問、經濟學家余永定表示,此前隨著工廠關閉和供應鏈癱瘓,財政和貨幣政策難以起到作用。他稱,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即使想花錢也不能花。

現在,新冠疫情在中國基本得到控制,眼下的問題是中國消費者能否在沒有強力刺激措施的幫助下推動經濟強勁復甦。

最近幾天,奢侈品巨頭LVMH Moet Hennessy Louis Vuitton SE和瑞典家具生產商宜家(IKEA)等西方公司再次大力提及中國消費的反彈,並對利潤前景給出樂觀預期。此外,汽車銷量將迎來兩年來首次月度同比增長。大眾汽車(Volkswagen AG)董事會成員Juergen Stackmann上周三告訴記者:「很明顯,中國正經歷典型的V型復甦。」

2020年4月8日,武漢一家汽車廠在城市解封後復工。
2020年4月8日,武漢一家汽車廠在城市解封後復工。

但目前尚不清楚這一復甦能持續多久,一些人認為,在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的情況下,中國放開財政閘門鼓勵國內消費的時機已經到來。尤其因為,隨著新冠疫情給西方國家造成嚴重打擊,中國出口將面臨壓力。出口曾經是中國經濟增長引擎,目前在GDP中的佔比不到五分之一。

滙豐(HSBC)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學家王然(Julia Wang)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提醒客戶稱,家庭和抵押貸款債務的上升可能會抑制消費,她呼籲採取更多刺激措施來鼓勵需求。3月份零售額同比下降15.8%,而1-2月份的零售額同比下降了20.5%。

余永定說,最重要的是刺激總需求。他建議決策者允許財政赤字與GDP之比超過3%的傳統上限,達到5%,甚至更高。

麥格理(Macquarie)經濟學家胡偉俊(Larry Hu)預計,單是失業和對不穩定性的擔憂就會促使中國決策者採取更果斷的行動。他預計失業率可能會從新冠疫情之前的約5%提高近一倍,達到9.4%左右。他表示,如果情況真的很糟糕,使得新增2,000萬失業人口的可能性上升,很難想像北京方面不會採取行動。

這可能只是因為大規模政府支出計劃仍在制定當中。通常在3月初舉行的年度全國人大會議因疫情而推遲,最近重新安排在本月晚些時候召開。

但有理由認為,如果經濟復甦本身足夠強勁,中國領導人可能會暫不推出大規模財政措施。這是因為中國決策者擔心,採取更大規模的措施可能會給經濟復甦提供太多刺激,從而使長達數年的降低家庭和企業債務的努力失敗。

債務增加

中國的債務水平低於其他大型經濟體,但政府擔心上行趨勢。

智庫MacroPolo經濟學家Houze Song寫道,若直接推出無差別的刺激計劃,會造成巨大的道德風險。這名經濟學家表示,中國政府的判斷似乎是,這場大流行的影響似乎會持續一段時間,在為持久戰作準備時,實施短期強刺激會浪費彈藥。

此外,中國的家庭儲蓄水平很高,一些經濟學家認為,這令政府沒有選擇向居民個人派發現金,因為很大一部分派發的現金不太可能花掉。花旗集團(Citigroup)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表示,考慮到人們有非常強的儲蓄傾向,若派發現金,人們會將其中一部分錢存入銀行賬戶。

中國領導人暫未推出大規模刺激可能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鑑於疫情帶來的衝擊異常之大,他們可能已經放棄了今年雄心勃勃的經濟增長目標。

在4月份召開的最近一次會議上,中共決策機構中共中央政治局沒有提到致力於實現2020年主要經濟目標。經濟學家稱,若要實現這些目標,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率至少要達到5.5%。在疫情爆發後,要實現這一增長率目標已經變得遙不可及。

當一年一度的全國人大會議於5月22日召開時,最大膽的經濟目標可能是一開始就不設定年度經濟目標。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