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專訪歷史學家周錫瑞:《紅太陽》已成為研究中國革命史獨一無二的「參考書」

「官方黨史記敘中的史實通常都是準確的,但會通過刻意篩選或是遺漏信息而扭曲歷史。如果你與中國普通民眾談論歷史,他們所知道的史實通常都是準確的,但只是極度地片面。 」

2019年9月7日北京古董市場,一些關於毛澤東書籍和紀念品的攤販。

2019年9月7日北京古董市場,一些關於毛澤東書籍和紀念品的攤販。攝:Noel Celis/AFP via Getty Images

特約撰稿人 異客 發自加利福尼亞州伯克利

刊登於 2020-05-02

#高華#周錫瑞#延安整風#中國革命史

高華教授代表作《紅太陽是如何升起的——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自2000年問世以來,一直備受矚目,有著不同尋常的影響。它既是中共黨史研究中的經典,又曾因一場「海關沒收」風波,成了廣為流傳的「禁書」。

今年二月,美國亞洲研究學會將其中國研究類著作的最高獎項「列文森獎」(Joseph Levenson Book Prize)的「特別榮譽獎」(Honorable Mention)授予《紅太陽》的英譯本,使這本書再度引發關注。概因列文森獎及其「特別榮譽獎」通常不會頒發給譯著及已逝學者,本屆評獎委員會對此解釋道:「高華耗費20年的心力所寫成的這部著作,深刻影響了人們對中國共產革命的理解。他對學術研究的熱忱奉獻、與作為一位學者所秉持的社會和歷史責任感,對中國及中國之外的學者是一種巨大的激勵。」

How the Red Sun Rose: 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Yan’an Rectification Movement, 1930–1945

作者:高華
譯者:Stacy Mosher and Guo Jian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11月

藉此契機,端傳媒採訪了《紅太陽》英譯本序言的作者、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UCSD)歷史系榮譽教授周錫瑞(Joseph W. Esherick),從高華教授的貢獻談起,探討了史學方法、歷史與政治的關係,也梳理回顧了「海外漢學」與中國近現代史領域近期的發展。

作為海外中國革命史研究的代表人物,周教授近年來正著力從社會史的角度研究「陝甘寧邊區的起源」。他力圖描繪陝甘寧地方社會自明末農民起義、清末「回變」、辛亥革命、直至1940年的長時段變遷,並以此勾勒出革命根據地形成的社會基礎。儘管同《紅太陽》的黨史研究角度大相徑庭,周教授的研究不啻與之相輔相成,為幫助我們理解中國革命的成功提供了從「地方」與「中央」到「起源」與「發展」的雙重脈絡。除此之外,周錫瑞教授還是這些年來海外中國近現代史學科發展中的領軍人物。他與畢克偉教授(Paul G. Pickowicz)在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創建的近代中國史項目,已經成為了北美學界最為成功的中國史博士項目之一。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