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100多日,全球經歷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噩夢,每一天都刷新人們對於生死、疾病、國界、社交、愛恨的認知。根據昨日數據,全球有240多萬人被確診為2019冠狀病毒肺炎,死亡超過16萬人。在讓人感到沉重甚至疲乏的新聞背後,我們嘗試製作數據動畫,回顧和疏理這場噩夢是怎麼爆發的。
短短時間內,疫情如何從武漢,迅速擴張到全球?中國早期出現了怎樣的瞞報和疫情通報空白?而在海外,歐美國家又經歷了哪些政策之爭?有哪些重要拐點?在這場涉及生死和經濟命脈的戰役中,我們到底錯失了哪些關鍵的時機?
2019冠狀病毒僅有大約0.1微米,傳播威力極大,症狀又非常隱性。權威科學期刊《自然》中有研究指出,有30%-60%的患者,為無症狀及輕微症狀感染者。另有研究表示,這種病毒的感染者在病發後2-3日,日內病毒量就出現高峰期,這時候患者仍未入院,容易在社區潛伏和傳播病毒。《科學》雜誌中有研究表明,如果缺乏有效的干預措施,疫情可能延續足足兩年。或許,我們不得不繼續直面和紀錄這一場噩夢,也一同努力尋找喘息的空間。
資料來源:
端傳媒2019冠狀病毒統計資料庫;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CSSE)資訊;
Our World Data;
中國官方衛健委通報、WHO通報、美國CDC;
Nature:Covert coronavirus infections could be seeding new outbreaks;
Nowcasting and forecasting the potential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pread of the 2019-nCoV outbreak originating in Wuhan, China: a modelling study;
High Contagiousness and Rapid Spread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Projecting the transmission dynamics of SARS-CoV-2 through the postpandemic period;
Viral load of SARS-CoV-2 in clinical samples;
及綜合衛報、CNN、韓聯社、路透社、法新社、新華社等傳媒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