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2019冠狀病毒疫情

民主的「至暗時刻」,催生了一個更自信還是更焦慮的中國?

中國當下相對的安全狀態——尤其是相對西方國家的安全狀態,暗合了一直以來中國對其體制合法性論證的模式。

2020年4月8日,來自吉林省的醫護人員完成抗疫工作,在天河國際機場和武漢的醫護人員相擁道別。

2020年4月8日,來自吉林省的醫護人員完成抗疫工作,在天河國際機場和武漢的醫護人員相擁道別。攝:Hector Retamal/AFP via Getty Images

金雲深

刊登於 2020-04-10

#金雲深#中國#評論

1981年,阿馬蒂亞∙森(經濟學家,1998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對饑荒的研究中提出,與當時大眾所認知的「饑荒屬於天災」不同,饑荒的發生多屬於人禍,而人禍的發生又與政治制度——反對黨的存在、媒體自由、民眾抗議的途徑、民主選舉的權利——有着密切的關聯。森寫道,「在駭人聽聞的世界饑荒史上,從來沒有一個獨立、民主而有保障新聞自由的國家發生過真正的饑荒。無論找到哪裏,我們都找不到這一規律的例外。」

40年後在武漢發生的一切,起初似乎是「民主無饑荒」論在瘟疫語境下的再次印證。但出人意料的是,二月底,當中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時,疫情卻在歐洲再次爆發,並迅速發展成全球大流行,體制的對比甚至看起來出現了反轉。雖然韓裔德國學者韓炳哲把中韓等國的抗疫效率歸因為「東亞服從傳統」的觀點很快得到了批評和反駁,但「中國模式決定性地促成了抗疫成功」仍然是當下被中國國內、以及部分海外言論所廣為接受的敘事。端傳媒3月19日發表的《從信任危機到世界救星,中國政府如何重建「大國自信」敘事》一文,便梳理了疫情爆發以來的若干輿論熱點和宣傳重點,指出「宣傳系統在1月和2月份屢次失手之後,終於藉着國內疫情減緩、全球疫情暴發的『機會』,奪回了輿論場的話語權」。

隨着『大國自信』敘事的重建,輿論空間中的愛國情緒在歐美疫情爆發後再度高漲。一方面體現為體系性地生產和消費體制優越感與自信心,另一方面則體現為民族主義不斷塑造競爭者、假想敵,「逆練」燈塔主義。更堪玩味的是,參與者的「小粉紅」色彩淡化、參與者的普遍面貌不再是使用低幼語言、飯圈策略的年輕人——如果說海外爆發前的愛國潮主要仍是小粉紅在一片質疑聲中逆勢為「阿中哥哥」反黑,那麼海外疫情爆發後的愛國潮,則更像是普通人的體制信心與民族信心的全面復甦。

二月疫情在歐洲蔓延是愛國潮轉變的關鍵節點。那些曾被認為與中國體制密切相關的問題,在其他國家依次重演,「民主無大疫」的神話迅速破滅。中國當下相對的安全狀態——尤其是相對西方國家的安全狀態,更暗合了一直以來中國對其體制合法性論證的模式:生存和發展權高於並優先於其他更為抽象的人權,生存和發展權的保障不僅是更為重要的成就,還能彌補後者的缺失。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