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舉報、燒書、改章程⋯⋯「自由而無用」的靈魂,在中國遭遇了什麼?

或者,被期待的那種個體是——有用,能在996中擼起袖子加油幹的有用;但不需要自由,最好別有靈魂。

2018年9月3日,中國上海一所中學的操場上。

2018年9月3日,中國上海一所中學的操場上。攝:Johannes Eisele/AFP via Getty Images

比利小子

刊登於 2019-12-19

#互聯網政治#比利小子#評論

12月8日,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圖書館焚燒部分館藏書籍的新聞(原新聞發布於10月23日)在新浪微博上引起一些知識分子的討論,但很快就被刪帖。

12月10日,一則微信聊天記錄截圖在豆瓣、微博等網絡社區傳播。截圖中一位四川大學的學生說,何偉(Peter Hessler)在該校的非虛構寫作課程上與學生就國家主權、NBA休斯頓火箭隊經理莫雷的涉香港言論、歐美主流媒體是否「反華」、以及政府是否提供了準確的新聞信息等問題發生爭執。一度有網民擔心,這位在中國生活多年、細微觀察中國社會的非虛構作家,會不會在教學第一年就被學校解除職務。後來網傳何偉的朋友表示原帖不準確,何偉自己則無直接出面評論。

12月17日,教育部對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和陝西師範大學的章程修訂案的批覆在官方網站公開,新的大學章程普遍強化了黨委的作用,增加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表述,又淡化了學術自由、學生自治的表述。

2019年末,大陸網民為「自由而無用」的靈魂唱起哀歌。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