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2020台灣大選

葉耀元:兩岸、極化、香港⋯⋯2020亡國感之戰這樣加速

筆者把台灣現在這股亡國感的論述歸咎於三大理由。

2019年12月2日,中壢舉行蔡英文造勢晚會。

2019年12月2日,中壢舉行蔡英文造勢晚會。攝:陳焯煇/端傳媒

刊登於 2019-12-11

#葉耀元#2020台灣大選#評論

【編註】:「亡國感」,台灣2020大選的主軸。泛藍和泛綠的選民,都有各自不同的亡國感,可是亡的,到底是誰的國?這場在台灣內部發生的國民身份認同的錯位,固然是一項三十年前的冷戰遺產,但縱觀過往台灣歷屆選舉,也不是這次選舉才特有的現象。而如今在「新冷戰」概念仍未系統形成、各種小熱戰卻嶄露苗頭的新時代下,今年的亡國感之戰又似乎頻頻加速。本週,端傳媒已發布兩篇亡國感的專題,從媒體聲量、總統候選人策略、冷戰及歷史角度對「亡國感」進行分析,本文旨在補充其他現實層面的角度。

去年台灣期中大選,民進黨遭受大敗之後,不管是媒體網絡或是輿論平台都興起了一股濃濃的「亡國感」論述。尤其是當時間越來越接近明年一月的總統大選,這股亡國感的論述只增不減,似乎台灣的未來就將在這場選舉中塵埃定讞,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然而有趣的是,這場亡國感的爭辯,似乎不僅僅只在泛綠的支持者內蔓延,泛藍的支持者同樣也抱持著這股亡國感的論述。到底亡國感的根源從何處而來,難道泛綠與泛藍所體會的亡國感,是同一種亡國感嗎?如果不是,那差異又在哪裡呢?

這篇文章將由幾個不同的角度切入,去談論亡國感的起源與演變。筆者把台灣現在這股亡國感的論述歸咎於三大理由——兩岸關係的變化、國內政治的兩極化、以及香港反送中抗爭給台灣人民帶來的啟發。

2018年7月17日桃園,台灣總統蔡英文在一個軍事基地舉行的儀式上揮手,背景為美國製阿帕奇AH-64E直升機。
2018年7月17日桃園,台灣總統蔡英文在一個軍事基地舉行的儀式上揮手,背景為美國製阿帕奇AH-64E直升機。攝:Sam Yeh/AFP via Getty Images

兩岸關係的變化

雖然說兩岸關係自頭到尾,從來就不是一個恆常的「現狀」,但台灣人對於現狀二字總有一種莫名的期待與想像,想像著兩岸不會發生任何軍事衝突,想像著兩岸之間的交流都是為了經濟利益,或想像著中國其實不會真的併吞台灣,把習近平所談的「武統」當作一個名詞的概念,認為這件事只是掛在嘴邊說說,絕對不會變成一個動詞或是現在進行式。的確,上述這些事情自台灣經歷過第一次總統直選(1996年)到今天,都還沒有發生核心的改變,但兩岸的關係在不同的時間點以及不同的執政者之下,也存在著微妙卻又顯著的變化。這些變化其實都在潛移默化之下對我們所認定的「現狀」進行過微調改變。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