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香港研究的國際意義:受制與反制,中英狹縫間的翻譯活動

我的研究其中一個最重要的關懷點,就是以翻譯研究的方法研究香港歷史及文學。換言之,領域(disciplines)是歷史、文學及翻譯,然而研究區域對象,是以「香港為中心」的地方研究(area studies)。

一個有遊行期間有參與者拉起香港區旗及中國國旗。

一個有遊行期間有參與者拉起香港區旗及中國國旗。攝:Stanley Leung/端傳媒

關詩珮

刊登於 2019-07-31

#關詩珮#端 x SHKS#評論#香港研究

「《端傳媒》x SHKS專欄」約我寫一篇文章介紹自己的研究,題目由我釐定。5月欣然答應後,因6月、7月香港時局的發展,心裡一直忐忑不安,紛擾時代中,字正腔圓地討論學術八股,看來不是當務之急。得專欄同仁同意,這裡不以學術理論展現論據論證,並結合當下香港公民社會爭取公義的一些事情,簡述過去十年研究香港的一些想法,貼近當下的社會狀況。

我的研究屬人文學中兩個傳統的範圍──文學及歷史,在今天世界很多頂尖大學甚至普通中小學都打破「科、系」(department 或disciplines)學術樊籬的新教育體制下,這樣的學術訓練屬非常傳統。然而,在這些傳統的範圍上,我摻雜了學界內一門相對新穎的學科——翻譯研究,並以此作為思想工具,通過翻譯研究既廣泛又專門的議題,如非文字(影像圖像、聲音語言等)翻譯的類型與內容、譯者背景、翻譯策略及方法、翻譯政治與道德,翻譯的權力等,以此勘察及分析主宰翻譯各種活動背後的what、when、how、who、where、why等問題。

這樣研究的理路,是要找出翻譯活動背後意識形態及政治目的。翻譯研究衝擊了傳統學科的舒適圈,賦予了舊學科更新力量(empowerment),最大的貢獻奠過於讓我們能於學術縫隙間,發掘及拯救一些在文化轉譯間被學界遺忘的人物、錯過的議題以及忽視的聲音。我的研究其中一個最重要的關懷點,就是以翻譯研究的方法研究香港歷史及文學。換言之,領域(disciplines)是歷史、文學及翻譯,然而研究區域對象,是以「香港為中心」的地方研究(area studies)。

我們都知道,在百多年英國殖民空間香港發生的人與事,無論處於中英歷史的哪個轉折點,如中華帝制及維多利亞時代結束、中華民國成立及其後遷台,國共內戰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美蘇冷戰時代、殖民制度消解及世界秩序重組,中共改革開放甚至近年中國崛起等等,香港都首當其衝見證歷史外,更因為英殖制度及處於中英之間的特殊關係,香港成為這些事件的力點(或給力點;fulcrum)。因此,香港研究的意義,除了是研究在香港「本體」發生的事情,更在於找出香港與區內(regional)、國別(national)、國際(international)的接觸點及互動關係。因此,我認為,香港研究並不只是內向(inward looking或inclusivity)式的深耕細作,跨越各種邊界(國族、語言區)歷史上曾來港或居港的邊緣人物,同樣值得我們研究。而且因為我們擁有本土知識(local knowledge),更應由我們來發掘及拯救這些跨界人物在港的行蹤,以此帶回國際社會,補充他們歷史中的缺頁,盡香港作為國際社會一員應釐行的責任。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