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流」起落 深度 評論 評論

吳崑玉:韓國瑜待拆三顆彈(一)——國民黨內部整合難題

韓國瑜身上也有三顆未爆彈,如果沒處理好,就會變成一個自殺炸彈客,不但炸死自己,連立委選舉、高雄市長都可能因此大敗,落入三輸局面。


2019年6月1日,韓國瑜首場總統初選造勢活動於凱道舉行。 攝:陳焯煇/端傳媒
2019年6月1日,韓國瑜首場總統初選造勢活動於凱道舉行。 攝:陳焯煇/端傳媒

國民黨確定由韓國瑜代表出征2020總統大位,初選對比式民調顯示,與蔡英文、柯文哲對壘時,韓的民調高達47.7%,蔡只有15.8%,柯只有18%,韓國瑜「必勝無疑」。

姑不論國民黨的民調有無造假或失真,就算韓國瑜現在真的有47.7%的支持度,也難以預期這數字能維持多久。國民黨候選人的民調數字,向來難逃「滑坡效應」,從連宋配、連勝文、到洪秀柱,其民調最高峰,就是初選過關或宣佈提名的那一天,此後一路向下,當選與否決定於其下滑的「斜率」。像去年那種「逆轉勝」的特例,幾乎絕無僅有。

韓國瑜現在所擁有的人氣與戰功,雖然比2016年的洪秀柱好得太多,畢竟他是去年國民黨逆轉勝的第一戰將,但韓國瑜身上也有三顆未爆彈,如果沒處理好,就會變成一個自殺炸彈客,不但炸死自己,連立委選舉、高雄市長都可能因此大敗,落入三輸局面。

第一顆炸彈當然是國民黨內部整合問題⋯⋯ 個人認為,郭董脫黨參選的機率幾乎是0。

第一顆炸彈當然是國民黨內部整合問題。初選記者會到場的周錫瑋與張亞中當然容易整合,卻也無足輕重。朱立倫在初選記者會下午,就表態要當國民黨的「黏著劑」,韓若許以副總統或行政院長之職,應該也能「收編」,並可以其財經專長與市長經驗,補強韓國瑜專業方面的弱點。問題比較大的,仍是砸了幾千萬救國民黨,又砸了上億元廣告打初選的郭董,以及早早跳出初選圈外的王金平。

郭董的問題比較單純。雖然初選過後,郭董家對於是否脫黨參選問題,傳出鴿派鷹派意見不同,但個人認為,郭董脫黨參選的機率幾乎是0。因為:

1、初選過程中,郭董自己犯錯不斷,一開始形象定位模糊,菁英裝親民,首富綁鞋帶。到了最後一週,又不斷犯大錯,「選不上就脫黨」聽起來就是恐嚇,惹毛鐵桿藍軍,加上韓國瑜妻子李佳芬的眼淚催同情,郭董完全潰敗。他在節目上拜託韓國瑜「讓讓老大哥」的溫情喊話,又感覺是想將國之大位私相授受,更令人反感。簡言之,他的形象已經被自己打垮了。

2、郭董民調數字太難看,沒有脫黨參選正當性與支持基礎。

3、郭在初選中,已證實灑再多錢也沒有用。在台灣選舉的術語中,「錢」被稱為「子彈」,組織、社團、派系這些人的組合被稱為「槍管」。像郭董這種有錢卻找不到人有效花的,就叫「有子彈,沒槍管」,在台語中叫作「潘啊」(網路音譯為「盤子」),跟國語的「凱子」差不多同義。照傳統國民黨的選戰方式,最佳組合應是「郭王配」或「王郭配」,因為一個有「槍管」,一個有「子彈」。郭脫黨參選,如果不找王金平,就等於再燒一次紙錢而已。

4、郭董若脫黨,只能尋求與王金平合作,以獲取「槍管」。或再與柯P合作,金援第三勢力。問題是,這三個人,沒有人願意屈居人下,擔任副手之位或幕後功臣,僅郭王二人合作的成功機率極低,「復仇者聯盟」最後可能只會變成「攪局者聯盟」,搞到自己身敗名裂。

總結來看,郭董脫黨參選的機率不高,但鐵定對於國民黨高層極度寒心——出了4500萬支援國民黨發薪水,最後被發張「好人卡」,再叫他出錢出力恐有困難;且在初選中,郭董與韓粉、中天等系統結怨已深,支持韓國瑜更不可能。郭董最合理而且可能的玩法,是善用金錢的力量,買下媒體,或掌握黨權(不一定是國民黨),成立一套自己的政治運作平台。

2019年6月25日高雄,2020年總統大選國民黨初選的政見發表會,郭台銘與韓國瑜同台。

2019年6月25日高雄,2020年總統大選國民黨初選的政見發表會,郭台銘與韓國瑜同台。攝:陳焯煇/端傳媒

不幸的是,王金平認為韓國瑜與國民黨的成功,是他操盤的成功。

王金平一向以國民黨忠貞黨員自豪,久任立法院長一職,使他與台灣各地方派系建立了深厚交情,結成一種鬆散的「本土藍」聯盟。大小立委與派系首領,幾乎所有人都欠過他的人情,多少賣他點面子。王在國民黨內,操作派系與組織,無出其右,大小選戰無役不與。就筆者在立法院擔任助理期間觀察所見,王自己有一套非常精密的民調與估票系統,搭配組織操作,其精確度連國民黨中央都自嘆不如。

去年國民黨大勝,歸功於韓國瑜在高雄的聲勢陡起,而韓之所以能一碗魯肉飯打到驚天動地,王金平嫡系的高雄白派全力動員,幫韓國瑜在鳳山、旗山、岡山辦了三場大型造勢晚會,功不可沒。但王金平卻在旗山造勢場上被韓粉噓聲逼到縮短講話。在韓國瑜聲勢上揚後,王金平又成功促成台中紅、黑兩派整合,助盧秀燕勝選。所以,去年1124選完後,許多人稱之為「派系的勝利」,也讓王信心滿滿。

不幸的是,王金平認為韓國瑜與國民黨的成功,是他操盤的成功(其實成功原因就是民眾想給民進黨一點教訓),大家鐵定要回報他,或至少在功勞簿上記上一筆,於是信心滿滿的決定參選總統。據與王親近的人士轉述,王在決定參選前,還曾在與某立委的飯局中,當場打電話給韓國瑜,獲得韓國瑜親口說「不會參選總統」的承諾。沒想到才過一個多月,形勢丕變,外省藍不準備還王金平這個人情,「非韓不投」硬挺韓參選總統。弄到後來,韓國瑜自己也想選了。

到了6月1日,韓國瑜凱道造勢,號稱40萬人,嚇倒所有想要問鼎總統大位的候選人,因為沒有任何國民黨候選人有能力號召這麼多人,辦出同樣場面活動。比此更令王金平傷心的,是代表雲林張家的張麗善、代表農會系統的彰化蕭景田,這些王以為是自己人的地方派系代表人物,全都站到韓國瑜的身後。花蓮造勢場上,與王交情甚篤的花蓮王傅崑萁系統也跳出來挺韓(傅的妻子為現任花蓮縣長徐榛蔚,帶齊議長、議員為韓站台)。王金平萬萬沒有想到,韓國瑜居然能夠打破近十年的不合,同時得到本土藍與外省藍的共同支持。原因無他,仍舊是血統論與關係取向在作祟——韓國瑜既是外省子弟,又是雲林本土派系的女婿,他之所以能當上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的總經理,全源自於張榮味系統的推薦和力保。自此,王金平自知大勢已去,於是退出初選,但仍未完全放棄大選,仍在各地舉辦王金平之友會成立活動。

這些大咖的向背,只是表面上的指標,問題也不難解,即使整合失敗,也難以起到「敗事有餘」的作用。韓國瑜真正的麻煩,是「韓粉」與其他國民黨支持者間的恩怨情仇。

這些大咖的向背,只是表面上的指標,問題也不難解,即使整合失敗,也難以起到「敗事有餘」的作用。韓國瑜真正的麻煩,是「韓粉」與其他國民黨支持者間的恩怨情仇,在初選中已經白熱化,恐怕心結難解,造成國民黨由下而上,大面積的分裂。

「韓粉」的組成,一直是個待解的謎題。最原始的核心主力,不少來自2006年的倒扁紅衫軍,這跟韓國瑜出身眷村、黃復興黨部,當過紅衫軍副總指揮,不無關係。所以韓粉愛唱「中華民國頌」,影片主題曲是「古月照今塵」,一片國旗海,並不讓人意外。但是韓粉的成份並不單純,2014以來在政治上相當壓抑的外省藍,2016後被蔡政府年金改革砍到見骨,又被羞辱到火冒三丈的退休軍公教,都在去年加入韓粉行列。接著,蔡政府推動「同性婚姻合法化」,又激怒了一大部份年齡大約50歲以上、家庭婚姻觀念較為保守的本土民眾,他們覺得自己一生所相信的基本價值,都被蔡英文破壞殆盡。加上一群依靠兩岸經濟或大陸遊客維生的基層民眾,他們在蔡政府上台後明顯感到生活壓力及失落感。種種對蔡政府的不滿力量結合起來,希望有人出來給蔡英文與民進黨一點教訓,韓國瑜就是這些人的交集,交集點就是:「只有韓國瑜能打敗民進黨。」跟2008年討厭陳水扁的人,集體將希望投射在馬英九身上一模一樣。

換句話說,韓國瑜是被反蔡的群眾「投射」出來的政治人物,他只是剛好在那個時間,那個地點,用那種語言,抓住了憋悶許久群眾的期待,成了群眾打倒蔡英文的希望。所以,綠軍狂追猛打韓國瑜,一點用都沒有,你怎麼能打倒一個投射在牆上的虛幻影像呢。

韓國瑜背後的主力運作團隊,其實就是以退休軍公教為主體的聯盟,他們在過去幾年抗爭中,已經藉由LINE群組、臉書社團,發展出廣泛而有效的組織動員及訊息傳播系統,同溫層其厚無比,而且因為全國各地都有政府組織與學校,所以軍公教系統具有龐大的政治動員能量,與超強的基層滲透力,他們在職時便與地方基層里長、議員、社團活躍人物等,建立起深厚交情,運作連結毫無阻礙。有位退休警官打趣說:「蔡英文根本不知道她惹到了什麼東西?惹火一個公務員,頂多影響一個家庭;惹毛一個老師,頂多影響好幾屆學生;但惹毛一個警察,就等於惹火一個管區。因為警察只要做得『過與不及』,就足以讓民眾怨恨這個政府,然後把帳算在總統頭上。」

去年高雄選舉,三山造勢的主力,就是這些退休軍公教及深藍群眾。他們不需要用遊覽車載,他們自己有錢有閒,會自己從台灣各地坐高鐵、住民宿、玩他一天,自己前往造勢現場,然後自行回家。去年的成功,讓他們覺得正在做一件簡單而有意義的事,於是發展出一種「流寇式」的組織及運動方式,只要韓國瑜出現的地方,最少有一、兩萬人會前去力挺,絕對不會冷場。6月1日凱道大造勢後,他們再度複製去年的成功模式,隨著韓國瑜南征北討,嚇到所有政治人物一身冷汗。

因為,從2006年紅衫軍後,再也沒有哪個政黨,能夠動員十萬人以上的熱情,舉辦這麼大場面的造勢活動。主動來支持的群眾,一定都是會投給你的群眾,比民調準確得多。所以,不只國民黨總統初選候選人被嚇到,民進黨與柯P陣營,一樣覺得不可思議。

當去年1124韓國瑜成功選上高雄市長後,韓粉主力的氣焰馬上高漲起來。首先,他們否定高雄白派與王金平的功勞,爭辯韓國瑜的魅力才是2020總統選舉扳倒蔡英文的唯一法寶,傳播「非韓不投」的訊息,威脅國民黨中央。其次,他們對於任何講韓國瑜壞話,或者批評韓國瑜不好的人,尤其是名人,展開無情的批判、圍剿、甚至恐嚇,黃光芹、李豔秋等人都深受其害。韓國瑜雖稱這些亂放話的人是「假韓粉」,其實這些人是鐵桿真韓粉,只不過可能用了假帳號,韓的說法只是在卸責切割。

到了郭董參選,若干已經受不了韓粉囂張樣態的人,包括偏藍的知識份子、財經人士、媒體記者、及經濟選民,開始轉向郭董,於是再度受到韓粉們的攻擊。支持郭董(果凍)的「果粉」們,開始退出群組,刪好友,不看中天,形成另一批「知識藍」、「菁英藍」、或「天龍藍」的群體,他們曾經鄙視柯P是個「小丑」,但韓國瑜卻讓他們覺得是個「騙子」,比小丑還可怕。當韓國瑜確定代表國民黨參選後,不少人表態可能轉挺柯P,或不會投票,甚至「寧可投給蔡英文,也不會投給韓國瑜」,並開始戲稱國民黨已經變成「國瑜黨」。

加上今年初「習五點」發表後,大批年輕人轉向反對「一國兩制」,使得韓國瑜今年的造勢場上,少了去年那些年輕面孔,只剩下中老年人。而「菁英藍」的出走,也使韓粉們的擴張力受到限制,家庭中,世代間,避免討論政治問題,子女與父母互相放棄了說服對方,子女會PO文說:「爸媽出門去參加韓國瑜造勢活動,其實也不錯,就當是老人家去旅遊和健身。」

2018年11月17日 , 韓國瑜在高雄市鳯山的造勢晚會,大會稱有十萬人參加。

2018年11月17日 , 韓國瑜在高雄市鳯山的造勢晚會,大會稱有十萬人參加。攝:陳焯煇/端傳媒

當韓粉過度積極的行為,讓知識藍或菁英藍走向冷漠、不講話、不溝通,像蔣萬安一樣覺得「韓粉比較不理性」,才是韓粉們無法跨越的鴻溝,才是國民黨內真正的裂痕。

在所有社群關係中,爭吵並不是最糟糕的,冷漠才是。當韓粉過度積極的行為,讓知識藍或菁英藍走向冷漠、不講話、不溝通,像蔣萬安一樣覺得「韓粉比較不理性」,才是韓粉們無法跨越的鴻溝,才是國民黨內真正的裂痕。因為拒絕對話的下一步,就是直接導向行動,包括對韓國瑜犯錯的酸言酸語、轉向柯P,或消極噤聲、不去投票,都會嚴重損害韓國瑜與國民黨的選票結構,逼使國民黨回到深藍的基本盤,甚至把原來挺國民黨的,和挺韓國瑜的本土派系,都打到對立面去,跟ISIS躲進清真寺一樣,音量很大,火力很足,但數量其實愈來愈少。

所以,韓國瑜的首要拆彈任務,不是再去激起韓粉們的熱情,而是找回王金平,穩住郭台銘,善用朱立倫,與之前結怨的媒體人物們和解,並找到知識藍可以接受,甚至欣賞的人才進入團隊,而且藉由這些結合過程,該道歉的去道歉,該摸頭的去摸頭,一次不夠就再去一次,用柔軟的身段,重新教育韓粉:愛與包容不是口號,而是勝選所需要的基本態度;重新樹立作戰目標:是讓台灣更好,不是消滅誰。不能讓韓粉的言論與行為不斷挑戰台灣民主社會的價值底線,也不能讓韓粉一直沉浸在高漲的腎上腺素之中,走上以往各種「粉」的失敗道路:鬥完其他人,就開始鬥自己人,然後路愈走愈窄,支持者愈來愈少。

此時便顯現出來王金平、郭台銘的重要性,他們不足以成事,但他們是明顯的指標。韓國瑜必須證明他像劉邦,能夠容人任賢,而不是一戰成名,就目中無人的項羽。他背後需要一個蕭何,幫他架橋鋪路,彌平過去半年以來造成的鴻溝與傷害,「鎮國家、撫百姓,給餽讓,不絕糧道。」如此,韓國瑜才有擴張力量的可能,才有擊敗蔡英文與柯文哲的希望。

(吳崑玉,前親民黨文宣部副主任,擔任過國會助理,多方參與政治實務,現在為自由撰稿人、政治評論員,及企業顧問)

觸摸世界的政經脈搏
你觀察時代的可靠伙伴

已是端會員?請 登入賬號

端傳媒
深度時政報導

華爾街日報
實時財訊

全球端會員
智識社群

每週精選
專題推送

了解更多
吳崑玉 韓國瑜 評論